一种模拟溢流期间压井的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5405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192706.7

    申请日:2015-04-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溢流期间压井的实验方法。首先,组装实验装置,第二,钻井液正循环实验方法,第三,气体溢流过程实验方法,第四,地层液相流体实验方法,第五,气液两相流体溢流实验方法,可以实现司钻法压井模拟实验,可以实现工程师法压井模拟实验,可以实现反循环法压井模拟实验。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专门设计的实验装置,实现了司钻法模拟实验、工程师法模拟实验、反循环法压模拟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加深学生对压井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掌握三种压井方法具体的压井工艺过程,从而理解三种压井方法的优缺点,为以后工作处理溢流井涌等紧急情况打下基础。

    一种丛式井井间距离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0069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10674338.9

    申请日:2017-08-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丛式井井间距离测量方法,该方法将在钻井的钻头破碎岩石激励的声振信号作为信号源,通过监测邻井的声振信号,提取具有冲击特征的声振信号,识别在钻井钻头在邻井处激发的特征声振信号,根据特征声振信号得到防碰预警能量信号,采用基于衰减系数回归的丛式井距离计算模型计算在钻井钻头与监测邻井井眼之间的距离。本发明根据接收物理量的衰减特性进行衰减系数回归实现井间距离计算,计算所得井间距离误差小,精度高,不受邻井磁干扰的影响,稳定且可靠性高。

    一种模拟固井过程中注水泥的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63541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510192689.7

    申请日:2015-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固井过程中注水泥的实验方法。首先,组装实验设备,所述实验设备包括井筒模拟系统、钻井液循环系统、注水泥系统、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其中井筒模拟系统包括模拟钻柱的有机玻璃内管、模拟套管的有机玻璃外管、内旋转电机、单流阀,第二,模拟钻井液正循环,固井正循环注水泥、钻井液反循环、固井反循环注水泥等。有益效果是:该方法简单易操作,学生能够亲自模拟操作,对固井过程中正循环注水泥、反循环钻井液、反循环注水泥等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固井过程中正循环注水泥、反循环注水泥的理解和掌握。

    一种基于Excel绘制地质体及地质要素倾斜玫瑰花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5593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269353.0

    申请日:2016-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243 G06T1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Excel绘制地质体及地质要素倾斜玫瑰花图的方法,通过使用Microsoft Excel2010软件制作倾斜玫瑰花图绘制的Excel模板文件。其技术方案是:1.制作Excel表格。包括在表格中输入所测量的地质体产状的原始数据;处理原始数据,对倾向及倾角进行分组统计并换算为方位角坐标;刻画方位角坐标系,求得圆坐标以及方位角刻度线坐标。2.绘制倾斜玫瑰花图。将处理所得的圆坐标、方位角刻度线坐标、倾向和倾角坐标通过散点图的形式绘制成倾斜玫瑰花图。优点是:只需输入原始数据,就能自动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并且成图,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灵活多变、适应性强、数据容量大、准确性高、图件美观,使得倾斜玫瑰花图的绘制时间大大缩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用于固定便携式钻机钻进方向的野外工作架

    公开(公告)号:CN105382302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704779.X

    申请日:2015-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H1/00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便携式钻机钻进方向的野外工作架。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钻机固定板、滑动块、中央支架、中央支架固定开关、侧向支架、侧向支架脚架和连接杆等;所述钻机固定板上装有滑动块,所述钻机固定板与中央支架顶端相连;所述中央支架装有中央支架固定开关;所述侧向支架一端与中央支架连接,另一端装有侧向支架脚架;所述侧向支架与所述中央支架之间用连接杆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固定钻机沿直线方向钻进,确保钻取的岩芯是笔直的而非弯曲的。

    一种模拟钻井过程中地层流体溢流及井漏的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0013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192727.9

    申请日:2015-04-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钻井过程中地层流体溢流及井漏的实验方法,其技术方案是:首先,组装实验装置,第二,钻井液正循环实验方法;第三,气体溢流过程实验方法;第四,地层液相流体实验方法,第五,气液两相流体溢流实验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从而可以观察气体溢流、气液两相流体溢流过程中的流型变化,关井、正常循环过程中三种溢流情况下及井漏的井口油压、套压变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地层流体侵入井筒及井漏的过程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加深了学生对地层流体溢流及井漏期间参数变化的理解和掌握。

    一种深水油基钻井液钻井溢流情况的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4834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718849.2

    申请日:2014-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开发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水油基钻井液钻井溢流情况的监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深水油基钻井液钻井溢流情况的监测方法基于井筒环空多相流动理论、闪蒸理论和井筒环空油基钻井液的相态变化特征,考虑环空结构内液膜、外液膜、倾角及气芯中含有液滴的影响,考虑流型对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和环空结构及流型对传质传热及动量传递方式的影响,建立了深水溢流压井期间井筒环空瞬态多相流动模型,以确定井筒环空瞬态多相流动参数沿井深的分布,为深水油气井早期溢流情况提供精确的监测结果,以及为后续的压井施工方式等提供理论基础。

    一种丛式井井间距离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00690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710674338.9

    申请日:2017-08-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丛式井井间距离测量方法,该方法将在钻井的钻头破碎岩石激励的声振信号作为信号源,通过监测邻井的声振信号,提取具有冲击特征的声振信号,识别在钻井钻头在邻井处激发的特征声振信号,根据特征声振信号得到防碰预警能量信号,采用基于衰减系数回归的丛式井距离计算模型计算在钻井钻头与监测邻井井眼之间的距离。本发明根据接收物理量的衰减特性进行衰减系数回归实现井间距离计算,计算所得井间距离误差小,精度高,不受邻井磁干扰的影响,稳定且可靠性高。

    一种深水油基钻井液钻井溢流情况的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4834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410718849.2

    申请日:2014-1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开发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水油基钻井液钻井溢流情况的监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深水油基钻井液钻井溢流情况的监测方法基于井筒环空多相流动理论、闪蒸理论和井筒环空油基钻井液的相态变化特征,考虑环空结构内液膜、外液膜、倾角及气芯中含有液滴的影响,考虑流型对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和环空结构及流型对传质传热及动量传递方式的影响,建立了深水溢流压井期间井筒环空瞬态多相流动模型,以确定井筒环空瞬态多相流动参数沿井深的分布,为深水油气井早期溢流情况提供精确的监测结果,以及为后续的压井施工方式等提供理论基础。

    一种便于岩芯标记的岩芯定向器

    公开(公告)号:CN105545239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704778.5

    申请日:2015-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岩芯标记的岩芯定向器,包括铝管、刻刀、刻刀控制杆、定向平台、地质罗盘、定向平台控制杆、定向平台指针和定向平台刻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管开口处安装有刻刀,所述刻刀与所述铝管垂直安装,所示刻刀两侧锋利,所述刻刀与所述铝管之间用滑轮连接,所述刻刀可在所述铝管开口处移动,所述刻刀远离所述铝管开口端安装有刻刀控制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岩芯刻画标记装置与岩芯定向器一体化设计,有效避免了岩芯刻画标记装置的遗失,而且在刻画标记时,可同时对岩芯柱和围岩壁进行标记,后期可利用围岩壁上的划痕进行二次测量,有效解决数据遗忘带来的困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