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06659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310279118.8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3/26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超高导流能力的压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判断目标储层的地质力学参数是否适合本发明压裂工艺;2、判断目标井完井射孔是否适合本发明压裂工艺,若不适合则需要改变井底的射孔方案;3、压裂前对相关压裂材料的选取;4、对目标井使用本发明压裂工艺独特的泵注程序进行压裂。上述该压裂工艺是在地层中形成一个个的“支撑剂支柱”,地层裂缝的导流能力不是依靠支撑剂的充填层来提高的,而是通过“支撑剂支柱”之间的通道让油气通过,这些开放的流动通道显著的增加了导流能力,现有常规压裂工艺导流能力一般不超过200μm2·cm,而本发明实现超高导流能力的压裂工艺,比常规压裂工艺导流能力高1-3个数量级,本发明减少裂缝内的压力降,有助于提高排液能力,增加了有效裂缝半长和储层增产体积,从而提高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321627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81751.0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超高导流能力的压裂脉冲加砂系统,包括外部控制单元、内部受控单元、外部压裂泵车机组、混砂车和储液罐;所述混砂车内盛装有压裂用的混砂液,所述储液罐中盛装有压裂用的基液,所述外部控制单元通过内部受控单元实现混砂车内的混砂液和储液罐中的基液间隔交替泵入所述的外部压裂泵车机组,最终外部压裂泵车机组实现向地下开采裂缝中间隔交替泵入混砂液和基液。该系统通过此系统的控制实现对加有纤维的支撑剂段塞的脉冲式注入,大大提高了支撑裂缝的导流能力,并且不会造成由于混砂车的不断开启以及关闭引起的滞后效应、减小对所述混砂车本身的伤害,同时该系统还有效避免了支撑剂注入时的憋压。
-
公开(公告)号:CN102865061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210407602.X
申请日:2012-10-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剂的蜂窝式铺置方法,包括步骤如下:选取吸附普通支撑剂的油溶性颗粒、普通支撑剂和压裂液按以下体积比在混砂车中混合均匀,形成混砂液;压裂开始时,将前置液泵入地层,使地层形成一定宽度和长度的裂缝;将混砂液泵入地层,以支撑已经形成的裂缝几何形状。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支撑剂的蜂窝式铺置方法在开采原油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油溶性颗粒吸附普通支撑剂、油溶特性,将混砂液注入地层裂缝:地层在油溶性颗粒未溶解前被压实,所述普通支撑剂形成蜂窝式排列;油溶性颗粒随原油排出地层,由于油溶性颗粒的缺失而形成的蜂窝式排列的孔隙,从而使得裂缝内的孔隙度大大提高,裂缝导流能力也将增加数5-10倍。
-
公开(公告)号:CN103321627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281751.0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超高导流能力的压裂脉冲加砂系统,包括外部控制单元、内部受控单元、外部压裂泵车机组、混砂车和储液罐;所述混砂车内盛装有压裂用的混砂液,所述储液罐中盛装有压裂用的基液,所述外部控制单元通过内部受控单元实现混砂车内的混砂液和储液罐中的基液间隔交替泵入所述的外部压裂泵车机组,最终外部压裂泵车机组实现向地下开采裂缝中间隔交替泵入混砂液和基液。该系统通过此系统的控制实现对加有纤维的支撑剂段塞的脉冲式注入,大大提高了支撑裂缝的导流能力,并且不会造成由于混砂车的不断开启以及关闭引起的滞后效应、减小对所述混砂车本身的伤害,同时该系统还有效避免了支撑剂注入时的憋压。
-
公开(公告)号:CN101204756A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710115874.1
申请日:2007-12-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B23K26/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热力结合的金属板材激光成形方法。工件置于三维数控平台上,一端固定,连续激光束以一定的扫描速度沿给定的运动轨迹加热金属板材表面,在激光束后约1~3个光斑直径的距离处施加压力。由于在热态条件下板材的弹性模量和屈服极限大大下降,激光束对工件局部加热诱发的不均匀热应力与压应力相结合使板材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量,从而提高板材的成形效率。该方法不仅适于常规金属材料,而且也可应用于高硬脆难变形材料的成形,在航空航天、微电子和船舶制造领域有着较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306659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79118.8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3/26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超高导流能力的压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判断目标储层的地质力学参数是否适合本发明压裂工艺;2、判断目标井完井射孔是否适合本发明压裂工艺,若不适合则需要改变井底的射孔方案;3、压裂前对相关压裂材料的选取;4、对目标井使用本发明压裂工艺独特的泵注程序进行压裂。上述该压裂工艺是在地层中形成一个个的“支撑剂支柱”,地层裂缝的导流能力不是依靠支撑剂的充填层来提高的,而是通过“支撑剂支柱”之间的通道让油气通过,这些开放的流动通道显著的增加了导流能力,现有常规压裂工艺导流能力一般不超过200μm2·cm,而本发明实现超高导流能力的压裂工艺,比常规压裂工艺导流能力高1-3个数量级,本发明减少裂缝内的压力降,有助于提高排液能力,增加了有效裂缝半长和储层增产体积,从而提高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86506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407602.X
申请日:2012-10-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剂的蜂窝式铺置方法,包括步骤如下:选取吸附普通支撑剂的油溶性颗粒、普通支撑剂和压裂液按以下体积比在混砂车中混合均匀,形成混砂液;压裂开始时,将前置液泵入地层,使地层形成一定宽度和长度的裂缝;将混砂液泵入地层,以支撑已经形成的裂缝几何形状。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支撑剂的蜂窝式铺置方法在开采原油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油溶性颗粒吸附普通支撑剂、油溶特性,将混砂液注入地层裂缝:地层在油溶性颗粒未溶解前被压实,所述普通支撑剂形成蜂窝式排列;油溶性颗粒随原油排出地层,由于油溶性颗粒的缺失而形成的蜂窝式排列的孔隙,从而使得裂缝内的孔隙度大大提高,裂缝导流能力也将增加数5-10倍。
-
公开(公告)号:CN203362148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397580.3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3/26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现超高导流能力的压裂脉冲加砂系统,包括外部控制单元、内部受控单元、外部压裂泵车机组、混砂车和储液罐;所述混砂车内盛装有压裂用的混砂液,所述储液罐中盛装有压裂用的基液,所述外部控制单元通过内部受控单元实现混砂车内的混砂液和储液罐中的基液间隔交替泵入所述的外部压裂泵车机组,最终外部压裂泵车机组实现向地下开采裂缝中间隔交替泵入混砂液和基液。该系统通过此系统的控制实现对加有纤维的支撑剂段塞的脉冲式注入,大大提高了支撑裂缝的导流能力,并且不会造成由于混砂车的不断开启以及关闭引起的滞后效应、减小对所述混砂车本身的伤害,同时该系统还有效避免了支撑剂注入时的憋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