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92866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74068.2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水井近井地带能耗实验系统和方法,本发明构建的注水井近井地带能耗实验系统可以重现射孔完井以及储层污染带特征,真实模拟水驱径向流动过程,得到压力变化规律,为评价影响注水能耗的主控因素提供支撑。本发明采用的嵌入式分布式光纤压力与应变传感技术不仅能测量储层液体传递的压力,同时也能测量由于岩石骨架压缩或膨胀传递的压力,实现不同注水方式下储层中能量变化的实时监测,为研究注水策略和能耗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253905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011344352.0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面管网与地下油藏复杂系统生产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定需要进行注采制度调整的海上油田群及油田区块;建立海上油田群“多级递进式”生产‑集输结构模型;建立地面管网与地下油藏复杂系统生产优化数学模型;通过对油田现场统计资料或有限次油藏数值模拟结果的整理形成时间序列数据,并生成训练、验证深度学习模型所需的样本点;建立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油藏数值模拟代理模型,并进行训练和参数调整;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代理模型和协方差矩阵自适应进化策略进行优化求解;验证海上油田群的注采制度优化调整效果。本发明能够在海上设施液量能力限制等多约束条件下,对海上油田群中多个油田区块的注采制度进行快速、统筹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33197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1910640343.7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声音监测和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的水力压裂监测方法,利用单模感声光纤从井下反射回来的声音信号和利用多模感温光纤从井下反射回来的温度信号进行处理后得到:水力压裂过程中各压裂段的压开情况、和/或压后生产过程中各压裂层段的实时流量,和或/含水情况。本发明所述监测方法属于一种近场监测,能够实时监测压裂层段内各个射孔孔眼的压裂情况;一次入井可以实现多级水力压裂监测,并能监测当前压裂层段对相邻已压裂层段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8617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88497.8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朴牛(山东)能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声波监测数据的井筒流体类型识别方法,对DAS系统采集的声波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相关的滤波和归一化处理之后的声波数据;进行声波特征参数提取,得到与井筒流体类型相关的声波特征;将低方差散射特征集a和短时时频特征集b融合形成的融合特征集c;将得到的声波特征输入至分类算法中进行训练为识别模型;将声波监测数据输入识别模型,输出井筒流体类型。本发明将低方差散射特征与短时时频特征相结合形成融合特征用于流体类型识别,融合特征属于多源特征,综合了低方差散射特征与短时时频特征中包含的信息,为井筒流体类型的准确识别提供了更多数据源,有效解决单一特征识别流体类型准确率低的问题,极大提高了识别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41572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343028.7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东营市福利德石油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编码器—解码器网络的预测剩余油分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构建随机偏微分方程(SPDE)替代模型,实现不确定性的传播,将该物理问题转换为图像到图像的回归问题;步骤二、针对图像到图像回归的物理问题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实现捕获高维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复杂非线性映射关系;步骤三、将渗透率场输入图像以及饱和度场标签图像作为训练数据,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训练剩余油预测模型;步骤四、利用均方误差根RMSE和决定系数R2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评估,评价应用于实际生产开发可行性。本发明能够更加简单快速的预测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变化,与传统数值模拟方法相比,能够更加简单快速的预测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944575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910251506.2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质敏感性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水质决策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计算每口井控制储层的孔隙体积Vφi;(2)计算每口井的无因次注入量Qi;(3)计算注水开发前每口井控制储层的平均渗透率目前注水水质下每口井控制储层的渗透率水质敏感系数θi,以及目前考虑注水历史的每口井控制储层的渗透率Ki;(4)计算目前注水系统控制储层的平均渗透率(5)在水质推荐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来确定目前注水系统应该具体选择哪种注水水质。本发明不仅对解决高含水期开发矛盾,满足长期注水开发后储层的注水需求有很好帮助,而且对降低能耗、节约成本,适应低油价时代也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756821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810525009.2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井井下热电发电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井筒、流体循环模块和电能外输模块。井筒包括套管、油管、热电发电模块和冷流体注入管。套管内壁与热电发电模块外壁之间的空间形成油套环空流动通道。油管内部空间形成油管内流动通道。冷流体注入管嵌入设置在油套环空流动通道中。流体循环模块包括冷流体注入管线、冷流体注入泵、冷流体流出管线、冷流体储存容器、冷流体流入管线、油套环空循环流出热流体利用模块、油套环空循环流出流体流动管线、地层产出热流体流出管线、地层产出热流体利用模块和热利用后的地层产出液流动管线。本发明能节省大量建造成本和运行成本、保证稳定的电能供给,且不会影响油井产出水的后续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715239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610045033.7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视化纳米磁流体平板驱油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可视化纳米磁流体平板驱油实验装置,包括:中间容器、填砂平板、平板夹持器、磁场发生器、注入端压力表、采出端压力表、流体计量器、真空泵,填砂平板由平板夹持器固定,在填砂平板上不同位置钻眼并套上橡胶管用来模拟井点;中间容器通过驱替液输送管线与填砂平板注入端相连,流体计量器及真空泵通过采出液输送管线与填砂平板采出端相连;磁场发生器布置于填砂平板四周。本发明提供的实验装置结构简单、布设方便,能够模拟不同非均质特征多孔介质驱油过程,实验过程及结果可为油田实施纳米磁流体驱油、进一步挖潜剩余油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具有一定的指导及借鉴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932909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610495099.6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H02N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加冷源型干热岩热电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冷却介质存储装置、冷却介质地面流动管线、冷却介质注入装置、井下热电发电模块、冷却介质流入管线、冷却介质流出管线、负极导线和正极导线;井下热电发电模块全部置于干热岩储层范围内;冷却介质存储装置、冷却介质地面流动管线、冷却介质注入装置、冷却介质流入分配管汇、热电发电模块井下散热器、冷却介质流出集液管汇、冷却介质流出管线构成冷却介质流动循环系统;井下热电发电模块、正极导线、地面负载和负极导线依次连接形成闭合电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仅需一口钻穿干热岩储层的地热井,无需建造人工热储,利用布置在井下的热电模块实现干热岩储层就地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0704493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283871.2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4 , G01N3/60 , G01N15/08 , G01N25/18 , G01N2203/0222 , G01N2203/04
Abstract: 一种岩石热致裂实验用的岩心夹持器,包括:可拆卸密封腔、在所述密封腔内轴向设置有供盛放岩心的密封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套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给岩心一侧端面加热的加热器。本发明采用岩心单侧端面受热设计,与现有岩石热致裂实验方法中采用的岩心整体受热设计存在显著差别,更符合工程应用背景。本发明可模拟岩心饱和不同地层流体并且承受围压下的岩石热开裂过程,同时在加热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打开或关闭岩心夹持器上下游的阀门来控制岩石矿物因热化学反应产生的气态物质以及岩心内所饱和的流体因高温作用产生的气态物质的逸散,实现岩心非密闭加热和岩心密闭加热模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