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5374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0950790.X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Q50/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诊断缝洞油藏储层参数的方法、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缝洞油藏无限导流裂缝模型的第一早期近似解和第一解析解;根据第一早期近似解构建第一导流能力影响函数;根据第一解析解、第一导流能力影响函数构建有限导流裂缝解析解模型,以获取缝洞油藏压裂井井底的理论压力数据;获取缝洞油藏压裂井井底的实际压力数据;根据实际压力数据和理论压力数据确定缝洞油藏储层参数的求取值,简明易懂,操作简单,大幅度减少了计算时间,提高了缝洞油藏储层参数的解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8337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85456.X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平井同井缝间热流体及热流体耦合催化剂开采油页岩的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所述开采油页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水平井井筒分段压裂,以形成多条垂直于水平井井筒的压裂裂缝,所述压裂裂缝分为第一组压裂裂缝和第二组压裂裂缝;在油管上对应于所述第一部分裂缝的位置射孔;经由所述油管和套管形成的环形空间,向所述第二组压裂裂缝注入水蒸气;以及在监测到有油气产物产出时,开启设置在所述水平井井口处的采油阀,所述油页岩中经加热得到的油气产物进入所述环形空间,并经所述第一组压裂裂缝对应的所述射孔进入所述油管被采出。通过上述方案,可以更加精细改善油页岩原位改质,提高加热效率,缩短油页岩开采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100693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215681.2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确定通过萃取实验萃取出的油量的方法和装置,属于油藏开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岩心的初始重量、岩心重量停止变化后的第一重量、用于进行萃取实验的实验气体在岩心重量停止变化时的密度、萃取实验的环境温度、岩心所饱和油液的油液密度,确定通过萃取实验萃取出的油量体积,其中,在实验气体的状态达到超临界状态时,通过计算法确定实验气体的密度;以及在实验气体的状态为气态时,通过测定法确定实验气体的密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验气体的状态选择合适的气体密度确定方法,能够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331572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810032637.7
申请日:2018-01-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平井井下气液分离回注采油系统,包括分离系统和回注系统,所述分离系统与所述回注系统连接,且二者均设置在水平井井下的油套环形空间内;所述分离系统由重力分离区和旋流分离区组成,所述重力分离区和所述旋流分离区均与水平面平行。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水平井井下气液分离回注采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出液在重力分离区经过重力分离;采出液在旋流分离区利用离心力进一步分离;分离出的气体经过涡轮压缩机增加后回注至地层,分离出的液体采出至地面。在致密油藏开发过程中,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能够将地层压力维持在原始地层压力的80%,均匀地补充了地层压力,加强渗吸,采油产量至少提高20%。
-
公开(公告)号:CN107740688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710735940.9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水诱发微裂缝二维扩展的物理模拟实验方法,首先制作用于实验的平板露头模型,然后通过开展不同注水压力下注水模拟实验,分析不同方向上渗透率的变化特征,通过给予不同的围压条件,模拟不同围压对渗透率的影响,通过模拟储层非均质情况下,不同方向渗透率对裂缝扩展的影响。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系统地模拟注入压力及储层非均质性的裂缝扩展规律,有利于研究实验研究裂缝分布对渗流的影响和注水时裂缝延伸的方向性及扩展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0997306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187496.0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确定碳化水驱油过程中碳化水对储层伤害程度的方法,属于油藏开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建立复合长岩心系统;获取复合长岩心系统的初始渗透率;使复合长岩心系统饱和地层水、饱和油以及老化以得到含油的复合长岩心系统,使用含油的复合长岩心系统模拟储层;采用碳化水溶液对含油的复合长岩心系统进行驱替,并在含油的复合长岩心系统的出液含水率达到预设值时停止驱替;获取含油的复合长岩心系统被驱替后的渗透率;以及根据初始渗透率与驱替后的渗透率的比较结果确定碳化水溶液对复合长岩心系统的伤害程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为碳化水驱油过程中的碳化水溶液对储层伤害的预测、保护及防治提供可靠的指导和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05550438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510919003.X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骨状多分支水平井产油气位置的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关井一段时间内的井底压力,得到井底压力差与时间的变化关系;根据测井完井资料和部分分支井的流量监测结果确定压力监测解释模型的初始参数;比较井底压力差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与预设关系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进行下一步骤,若不相等,则进行修正,得到实测压力计算参数,以诊断有效产油或产气各段分支井的长度、位置和流量。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诊断系统,包括压力测量单元、判断单元、压力计算参数处理单元、压力监测控制单元、测井完井资料处理单元和部分分支井段流量监测结果处理单元。该方法和系统考虑了各段分支井产油或产气不均匀的影响,有针对性制定增产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0932398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115846.4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碳化水腐蚀实验的实验系统和实验方法,涉及包含碳化水领域。该实验系统包括:碳化水动态腐蚀系统,其包括反应釜以及设置在反应釜内的搅拌器和用于固定实验样品的固定装置;压力控制系统,包括压力检测模块和压力调节模块,分别与反应釜相连接,用于检测和调节反应釜内部的压力;处理模块,与压力控制系统相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反应釜内部的压力和预设压力,控制压力调节模块工作,以调节反应釜内部的压力。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具有搅拌器的反应釜,可以展开针对适应我国非常规油藏物性和油藏条件下的碳化水溶液动态腐蚀的实验研究,为开发方案提供参考实验结果,为油田开采设备的材料提供合适的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05332696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510730997.0
申请日:2015-11-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平井多参数组合找水测量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缆接头、传输接头、工作筒和下护套;所述工作筒内依次设置供电单元、井下深度测量装置、信号处理单元、综合含水单元和数据采集单元,井下深度测量装置和信号处理单元与上位机无线连接;所述井下深度测量装置包括CCL测量短接和/或监控摄像装置;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恒温元能量间、压力探头、流速探头、感温探头和含水率传感电极。该测量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便捷;通过上位机的迭代运算可获得更多参数,多参数组合可全面掌握流体性质;增设了综合含水单元,延长了测试探头与流体的接触时间,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具有地下和地上双重存储数据的功能,避免数据丢失。
-
公开(公告)号:CN108343421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032101.5
申请日:2018-01-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平井井下气液分离井上回注采油系统,包括分离系统和回注系统,所述分离系统设置在水平井井下的油套环形空间内,所述回注系统设置在水平井井上的地面空间内,在水平井的井口处设置气体收集器;所述分离系统由重力分离区和旋流分离区组成,所述重力分离区和所述旋流分离区均与水平面平行。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水平井井下气液分离井上回注采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出液在重力分离区经过重力分离;采出液在旋流分离区利用离心力进一步分离;分离出的气体经过涡轮压缩机增加后回注至地层,分离出的液体采出至地面。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能够将地层压力维持在原始地层压力的80%,均匀地补充了地层压力,加强渗吸,采油产量至少提高2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