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开发井网的全局优化和决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3000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111677098.0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开发井网的全局优化和决策方法。本发明针对立体井网开发的特点,能够对每个开发单元进行建模并基于优化方法求得最优解集,并能在给定决策/优化目标参数的基础上建立决策图,实现对每个开发单元在整体上中所处的地位和优化潜力的直观评估,进一步给出综合决策系数,为方案是否优化给出定量参数。进一步在所有立体井网的开发单元的层面上,实现在给定参数组合下,对各个开发层系最优方案的评价、对全局优化方案的决策并给出决策图和综合决策系数。本发明是一种有效的立体开发井网的全局决策方法,能够为立体开发井网全局优化提供支撑,为立体井网整体开发设计以及后续方案修正提供积极指导。

    一种立体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和布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9729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1682843.0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和布井方法。本发明方法的原理是将井距优化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有条件约束的非线性多元协同优化的最小值求解问题。针对立体井网开发的特点,能够对每个开发单元进行建模并基于优化方法求得优化后的井距,并能在给定三维直角坐标系中的三维帕累托前沿面上表征最优解集,实现对每个开发单元在整体上中所处的地位和优化潜力的直观评估。进一步在更新各类常数和参数后,通过监测输入参数的变化,能够重新计算,实时更新最优解在空间中的位置,为判断方案是否更为有利提供决策结论。本发明方法计算简单,原理易懂,直观有效,计算迅速,可操作性强。

    基于岩石的基质扩散过程实时动态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6645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210996516.0

    申请日:2022-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岩石的基质扩散过程实时动态监测方法。本发明主要通过空间中各个测点同位素气体的浓度和占比随时间的变化的监测,实现页岩气扩散过程的实时动态监测,具体地,在样品内部的指定位置分布多个集气室,每个集气室作为一个测点,首先抽真空然后充注常规甲烷气,在上下游形成稳态渗流,然后将上游气源切换为带同位素的同位素甲烷气13CH4,同位素甲烷气在扩散过程中,通过同位素测量仪定时抽取测点的气体,分析气体组分,确定各个测点的同位素甲烷气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最终即可监测甲烷气在对流扩散、吸附解吸共同作用下的扩散规律。

    各向异性储层水力裂缝起裂条件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6379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67354.3

    申请日:2022-10-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开发领域,公开了一种各向异性储层水力裂缝起裂条件的预测方法,包括:根据远场地应力引起的各向异性储层井周应力分量和钻井引起的各向异性储层井周应力分量确定各向异性储层井周总应力分量,其中,所述钻井引起的各向异性储层井周应力分量通过借助构建本构方程、平衡方程、协调应变方程、应变‑位移的关系和边界条件进行确定;根据射孔孔眼的应力集中效应、井筒的应力集中效应和所述各向异性储层井周总应力分量确定射孔孔眼周围的应力分量;根据拉伸破坏准则和所述射孔孔眼周围的应力分量确定临界张性破裂压力。本发明可有效把控低效或无效起裂的射孔簇的生成数量,有效降低井壁失稳风险。

    空间应力场主动利用效果的静态评价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32998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59080.8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文涉及油气田开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间应力场主动利用效果的静态评价方法、装置及设备。其方法包括,计算立体井网空间中各裂缝的裂缝方向与所述立体井网空间的原始地应力场的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夹角;根据所述夹角和所述立体井网空间中的裂缝数量计算缝网复杂度系数;根据所述缝网复杂度系数定量评价立体井网空间应力场的主动利用效果。通过本文实施例,实现了根据立体井网空间中已存在的裂缝数量和各裂缝的裂缝方向定量评价空间应力场主动利用效果,进而提高了评价精度。

    一种立体井网空间应力场主动利用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9786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64143.9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一种立体井网空间应力场主动利用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目标井网的若干压裂方案;根据压裂方案对所述目标井网进行压裂模拟,确定所述目标井网的压裂结构,其中,所述压裂结构表征所述目标井网中裂缝数量和裂缝形态;根据压裂结构,确定压裂方案的应力场主动利用系数和缝网复杂系数,其中,应力场主动利用系数表征压裂模拟过程的应力场主动利用效果,缝网复杂系数表征压裂模拟过程的裂缝区域的占比;根据应力场主动利用系数和所述缝网复杂系数,选取最优压裂方案,以使所述目标井网压裂,通过上述方法可以确定利用空间应力场最充分的压裂方案,并通过乘积运算,选取最优的压裂方案,指导现实目标井网压裂。

    一种饱和度与渗透率耦合检测的水锁解除能力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42163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811228424.8

    申请日:2018-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饱和度与渗透率耦合检测的水锁解除能力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评价的岩心包裹绝缘层,并在绝缘层的表面上间隔布置若干对激励电极和检测电极;向岩心施加围压并注入气源,测量得到岩心上下游两端压力差和流出岩心的气体流量,即得岩心的渗透率;停止注入气源,利用信号发生和处理系统得到岩心的电导率分布;同时进行下述步骤1)和2)即实现对岩心的水锁解除能力评价:1)使岩心饱和液体或部分饱和液体,利用信号发生和处理系统得到岩心的电导率分布,进而得到岩心的饱和度分布的变化;2)向岩心施加围压并向岩心注入气源,测量得到岩心的上下游两端压力差和流出岩心的气体流量,即得到岩心的渗透率的变化。

    压裂液的滞留模拟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07359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358442.8

    申请日:2018-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裂液的滞留模拟系统,包括:供液设备、供气设备、图像采集设备和至少两个可压缩变形的面板;供液设备、供气设备分别与每一个可压缩变形的面板连接;图像采集设备朝向可压缩变形的面板;每一个可压缩变形的面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裂缝;供液设备,用于向可压缩变形的面板的表面引入压裂液;供气设备,用于在压裂液进行弹性返排之后,向可压缩变形的面板的表面引入气体,以使滞留的压裂液进行返排;图像采集设备,用于引入压裂液时,采集可压缩变形的面板上的压裂液的第一分布图像;在可压缩变形的面板中滞留的压裂液进行返排时,采集可压缩变形的面板上的压裂液的第二分布图像,从而模拟压裂液在地层中的裂缝网络中滞留分布情况。

    一种基于孔隙压缩实验确定岩石有效应力系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89823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10320028.3

    申请日:2014-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孔隙压缩实验确定岩石有效应力系数的方法,在同一岩石的同一方向上选取物性相近的岩心,抽真空饱和流体,在维持孔隙压力为室压的情况下,逐渐增加三轴围压,测定加压过程中孔隙排出的流体体积,确定岩石孔隙压缩系数,拟合有效应力与孔隙压缩系数的拟合函数,测量饱和岩心的孔隙压力恒定值和增加围压后的孔隙压力值,确定岩心孔隙体积减小量,根据岩石骨架承受的有效应力和岩石孔隙压缩系数的计算公式,最终确定岩石有效应力系数值。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低渗透、超低渗透储层应力的研究,测试设备简单,原理清晰,方法简洁、测量结果准确。

    一种基于电容耦合的自发渗吸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5396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228767.4

    申请日:2018-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容耦合的自发渗吸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包括围压控制系统、电导率监测系统和液面控制系统;围压控制系统用于对岩心施加围压;液面控制系统用于向岩心注入液体;电导率监测系统包括信号发生和处理系统和电极;信号发生和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交流激励源、感性模块、信号处理系统和处理成像和控制系统;电极为若干对间隔分布于岩心表面的激励电极和检测电极,激励电极与感性模块电连接,检测电极与信号处理系统电连接。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能实时监测岩心自发渗吸过程中饱和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可以使用于从活塞式驱替到非活塞式驱替的多种自发渗吸驱替模式;能够实时生成岩石表面和内部的饱和度云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