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64176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710146150.7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2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心含水饱和度测量系统,包括:外壳,其具有一开口,开口上密封有能拆卸的上盖,外壳内安装有上反射板和位于上反射板下方的下反射板,外壳上设有能连接真空泵的抽真空接口;岩心盛放容器能转动地设于外壳的内部,其上端设有岩心入口,岩心盛放容器位于上反射板和下反射板之间,岩心盛放容器与外壳之间形成加热环腔,抽真空接口与加热环腔相对连通,加热环腔通过岩心入口与岩心盛放容器的内腔相连通;微波发生器安装于所述外壳内,其具有能量输出端,能量输出端位于加热环腔内;离子计安装于上反射板,离子计通过岩心入口能伸入岩心盛放容器的内腔。本发明能够加快岩心水中离子的扩散,效率高,且岩心的受热更为均匀,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8267798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301519.1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沉积相控油气概率的方法及装置。该确定沉积相控油气概率的方法包括获取目的层沉积相平面分布图;获取不同类型油气藏在对应目的层的数量和储量;统计不同沉积相中各类油气藏数量百分比和储量百分比;根据数量、储量及其百分比建立相控指数;根据相控指数对目的层沉积相平面分布图中的沉积相进行赋值建立沉积相控油气概率平面图。本发明首次提出了沉积相对油气藏的控制可以从油气藏数量和储量两个方面表征,将油气藏进一步划分为岩性类和构造类两大类,更客观更准确的实现了不同类型沉积相对不同类别油气藏综合控制作用的定量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06803021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050053.8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常规与非常规储层的油气资源量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烃源岩生烃潜力指数,获得烃源岩的排烃率;根据烃源岩的排烃率,得到烃源岩排烃强度;根据烃源岩排烃强度,得到烃源岩排烃量;根据烃源岩排烃量,得到源外常规、致密储层的油气资源量;根据轻烃补偿校正公式,获得源内残留液态烃率;根据源内残留液态烃率,得到源内残留液态烃量;根据残留气油比,获得源内残留气态烃率;根据源内残留气态烃率,得到源内残留气态烃量;根据源内残留液态烃量和源内残留气态烃量,得到源内残留油气资源量;根据源外致密储层油气资源量和源内残留油气资源量,得到非常规油气资源量,完成对常规与非常规储层的油气资源量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652564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710030811.X
申请日:2017-0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烷在石油中的溶解度的测定方法。该甲烷在石油中的溶解度的测定方法包括:获得多组研究区储层的温度、压力及对应的深度数据;实验室条件下,测得甲烷在研究区不同产出层位石油中的溶解度;建立溶解度数学模型;建立地层温度随深度变化模型,建立地层压力随深度变化模型;获得待测点的地层温度和地层压力,根据溶解度数学模型,确定储层中甲烷在石油中的溶解度。本发明的甲烷在石油中的溶解度的测定方法更客观、更快捷的获得了实际储层条件下甲烷在石油中的溶解度,对预测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情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177141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1492487.6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型药物载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层包裹核壳型脂质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将聚合物纳米粒与脂质体膜进行水合反应,并将进行水合反应后得到的产物进行至少一次冻融处理。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水溶性药物制剂包封率低的问题,制备得到的包裹有脂质体和纳米粒双层结构的复合物包封率高,从而提高药物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7714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492487.6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型药物载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层包裹核壳型脂质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将聚合物纳米粒与脂质体膜进行水合反应,并将进行水合反应后得到的产物进行至少一次冻融处理。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水溶性药物制剂包封率低的问题,制备得到的包裹有脂质体和纳米粒双层结构的复合物包封率高,从而提高药物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267798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810301519.1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沉积相控油气概率的方法及装置。该确定沉积相控油气概率的方法包括获取目的层沉积相平面分布图;获取不同类型油气藏在对应目的层的数量和储量;统计不同沉积相中各类油气藏数量百分比和储量百分比;根据数量、储量及其百分比建立相控指数;根据相控指数对目的层沉积相平面分布图中的沉积相进行赋值建立沉积相控油气概率平面图。本发明首次提出了沉积相对油气藏的控制可以从油气藏数量和储量两个方面表征,将油气藏进一步划分为岩性类和构造类两大类,更客观更准确的实现了不同类型沉积相对不同类别油气藏综合控制作用的定量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0844647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208445.7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量预测断块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所述断块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该主控因素包括烃源灶、相、断裂带及区域盖层,且区域盖层、相、断裂带及烃源灶在纵向上自上而下排列;根据烃源灶控油气特征,建立烃源灶控油气地质模型,确定断块油气藏在烃源灶单因素控制下的成藏概率;根据相控油气特征,建立相控油气地质模型,确定断块油气藏在相单因素控制下的成藏概率;根据断裂带控油气特征,建立断裂带控油气地质模型,确定断块油气藏在断裂带单因素控制下的成藏概率;根据区域盖层控油气特征,建立区域盖层控油气地质模型,确定断块油气藏在区域盖层单因素控制下的成藏概率;确定该断块油气藏的成藏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06417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46150.7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2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心含水饱和度测量系统,包括:外壳,其具有一开口,开口上密封有能拆卸的上盖,外壳内安装有上反射板和位于上反射板下方的下反射板,外壳上设有能连接真空泵的抽真空接口;岩心盛放容器能转动地设于外壳的内部,其上端设有岩心入口,岩心盛放容器位于上反射板和下反射板之间,岩心盛放容器与外壳之间形成加热环腔,抽真空接口与加热环腔相对连通,加热环腔通过岩心入口与岩心盛放容器的内腔相连通;微波发生器安装于所述外壳内,其具有能量输出端,能量输出端位于加热环腔内;离子计安装于上反射板,离子计通过岩心入口能伸入岩心盛放容器的内腔。本发明能够加快岩心水中离子的扩散,效率高,且岩心的受热更为均匀,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6803021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710050053.8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常规与非常规储层的油气资源量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烃源岩生烃潜力指数,获得烃源岩的排烃率;根据烃源岩的排烃率,得到烃源岩排烃强度;根据烃源岩排烃强度,得到烃源岩排烃量;根据烃源岩排烃量,得到源外常规、致密储层的油气资源量;根据轻烃补偿校正公式,获得源内残留液态烃率;根据源内残留液态烃率,得到源内残留液态烃量;根据残留气油比,获得源内残留气态烃率;根据源内残留气态烃率,得到源内残留气态烃量;根据源内残留液态烃量和源内残留气态烃量,得到源内残留油气资源量;根据源外致密储层油气资源量和源内残留油气资源量,得到非常规油气资源量,完成对常规与非常规储层的油气资源量的评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