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7076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48769.6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海相页岩地层抬升过程中含气量变化的方法。方法包括:S1、通过密闭连接系统将岩心连接供气装置和尾端气体计量装置;S2、在岩心与尾端气体计量装置之间设置回压控制,其压力为一定深度地层的流体压力;对岩心施加与一定深度地层等同的地层压力及对应的温度;S3、通过供气装置向岩心提供气体,使得岩心的入口端与出口端的压力相同;S4、通过计算获得岩心在对应一定地层深度状态的含气量;S5、变换不同深度地层的压力与温度值,获得对应不同地层深度岩心的含气量。本发明可从气体的供气量出发,通过模拟地层中岩石的真实环境,获得海相页岩不同深度的真实含气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252692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315546.4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3/16 , E21B43/2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空气氧化热破裂提高页岩油采收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空气通过注入井注入至页岩油藏,页岩地层热破裂,页岩油导流至生产井,采收得到页岩油;所述页岩油藏包括富含有机物的油藏,所述有机物包括干酪根;所述空气的注入量与所述注入井和生产井之间的地层孔隙体积相当。本发明将空气通过注入井注入至页岩油藏,空气和页岩中的页岩油、干酪根等有机物反生空气氧化反应生热甚至燃烧,页岩地层温度升高而热破裂,页岩的导流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页岩油导流至生产井,采集得到页岩油。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页岩油的采收率达到8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76172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79042.2
申请日:2017-02-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nventor: 张昆 , 姜振学 , 刘天琳 , 谢雪恋 , 阴丽诗 , 贾承造 , 宋岩 , 高之业 , 高凤琳 , 王幸蒙 , 黄璞 , 王朋飞 , 李宜润 , 黄睿哲 , 薛子鑫 , 黄一舟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相页岩地层有利层段的识别方法,包括:获取海相页岩地层的第一测井数据,并根据第一测井数据将海相页岩地层划分为富铀层段、含铀层段以及贫铀层段;再获取海相页岩地层的第二测井数据,并根据第二测井数据将海相页岩地层划分高电阻率层段、中电阻率层段以及低电阻率层段;最后根据海相页岩地层划分的富铀层段、含铀层段以及贫铀层段与高电阻率层段、中电阻率层段以及低电阻率层段,确定海相页岩地层的有利层段。本发明通过两种测井数据识别海相页岩地层的有利层段,所需数据较少且易获取,识别过程简单、快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获取数据较多、计算过程较为复杂、计算周期过长,不利于页岩油气的及时开发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458489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410727185.6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泥页岩吸附气含量预测方法和装置,通过根据在研究区采集获得的各泥页岩样本在不同温度T下的兰氏体积VL,建立兰氏体积VL、温度T和泥页岩样本的有机质丰度TOC之间的第一关系式,以及根据各泥页岩样本在不同温度T下的兰氏压力PL,建立兰氏压力PL的对数与温度T的倒数之间的第二关系式,进而将第一关系式和第二关系式代入兰氏方程,获得温度T、压力P、泥页岩样本的有机质丰度TOC与吸附气含量V的第三关系式,最后根据第三关系式,预测研究区的吸附气含量V,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泥页岩吸附气含量预测准确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124274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48029.X
申请日:2016-08-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地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铺砂装置,涉及构造地质学研究领域。所述用于地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铺砂装置,包括:实验台,所述实验台上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设有铺砂机构,所述铺砂机构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铺砂机构沿所述支撑机构移动,通过所述铺砂机构沿所述支撑机构移动在所述实验台上铺设砂层。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地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铺砂装置,通过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铺砂机构沿所述支撑机构移动,在所述实验台上铺设砂层,有效减轻了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小了铺砂工作周期,提高了地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61728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710079042.2
申请日:2017-02-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nventor: 张昆 , 姜振学 , 刘天琳 , 谢雪恋 , 阴丽诗 , 贾承造 , 宋岩 , 高之业 , 高凤琳 , 王幸蒙 , 黄璞 , 王朋飞 , 李宜润 , 黄睿哲 , 薛子鑫 , 黄一舟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相页岩地层有利层段的识别方法,包括:获取海相页岩地层的第一测井数据,并根据第一测井数据将海相页岩地层划分为富铀层段、含铀层段以及贫铀层段;再获取海相页岩地层的第二测井数据,并根据第二测井数据将海相页岩地层划分高电阻率层段、中电阻率层段以及低电阻率层段;最后根据海相页岩地层划分的富铀层段、含铀层段以及贫铀层段与高电阻率层段、中电阻率层段以及低电阻率层段,确定海相页岩地层的有利层段。本发明通过两种测井数据识别海相页岩地层的有利层段,所需数据较少且易获取,识别过程简单、快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获取数据较多、计算过程较为复杂、计算周期过长,不利于页岩油气的及时开发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524439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684941.5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nventor: 张昆 , 姜振学 , 黄一舟 , 刘天琳 , 谢雪恋 , 阴丽诗 , 贾承造 , 宋岩 , 王朋飞 , 金璨 , 高之业 , 薛子鑫 , 文铭 , 刘伟伟 , 程四洪 , 陈煌 , 黄璞 , 高凤琳 , 王幸蒙 , 李宜润 , 黄睿哲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相页岩地层破裂深度的预测方法和装置,包括:施加第一轴压和第一围压至至少两组第一岩芯中的每一个第一岩芯上,施加至不同的第一岩芯上的第一轴压值不同,第一岩芯在第一轴压与第一围压下处于平衡状态;在第一围压为初始值的基础上,以递减规律改变施加至第一岩芯上的第一围压;获取第二围压,第二围压为第一岩芯破裂时刻施加至其上的围压;根据第二围压,获取海相页岩的轴压与海相页岩地层破裂深度的关系,每组第一岩芯的数目为大于等于1。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预测方法,考虑了地应力的对海相页岩地层破裂的影响因素,提高了海相页岩地层破裂深度预测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51686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13628.6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6Z9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页岩气选区评价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待选区域的区域地质背景,划分待选区域的区域地质背景分类,采取待选区域的目的层岩样,并对岩样进行烃源岩特征分析,根据待选区域的地震资料获得待选区域的页岩气保存条件静态指标,根据在待选区域内钻取的预探井的沉积埋藏史和生排烃史获得待选区域的页岩气保存条件动态指标,若待选区域页岩气保存条件动态指标符合预设页岩气保存条件动态指标划分标准,则判断待选区域能够进行大规模开采。本发明提供的页岩气选区评价方法及装置适用于我国复杂的地质特点,细化选区评价标准,降低勘探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668089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04985.9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V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页岩地层沉积微相的识别方法,包括:获取页岩地层中第一元素、第二元素的含量,并计算得到第一元素与第二元素的含量比,再获取页岩地层中第一矿物、第二矿物、第三矿物的含量,并计算得到第一矿物、第二矿物、第三矿物的含量百分比,然后根据得到的第一元素与第二元素的含量比,以及第一矿物、第二矿物、第三矿物的含量百分比,确定页岩地层的沉积微相,本发明能够准确识别页岩地层的沉积微相,以便根据页岩地层的沉积微相准确地预测页岩地层的有利层段,进而更高效地开发页岩地层中的油气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4458489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27185.6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泥页岩吸附气含量预测方法和装置,通过根据在研究区采集获得的各泥页岩样本在不同温度T下的兰氏体积VL,建立兰氏体积VL、温度T和泥页岩样本的有机质丰度TOC之间的第一关系式,以及根据各泥页岩样本在不同温度T下的兰氏压力PL,建立兰氏压力PL的对数与温度T的倒数之间的第二关系式,进而将第一关系式和第二关系式代入兰氏方程,获得温度T、压力P、泥页岩样本的有机质丰度TOC与吸附气含量V的第三关系式,最后根据第三关系式,预测研究区的吸附气含量V,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泥页岩吸附气含量预测准确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