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8940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0884526.5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7D5/00
Abstract: 一种管道保温材料的使用寿命预测方法、存储介质和设备,属于管道的保温性能预测领域,通过收集现有管道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参数,并以此建立不同类别保温材料在不同温度区间下的使用时间与导热系数对应的衰减预测模型,再依据衰减预测模型和导热系数参考方程计算最大使用年限和已使用年限,两者的差值即为待预测保温管道上保温材料的剩余使用寿命。本发明能够预估出在役管道保温材料剩余寿命,为企业提前制定改造计划提供数据支撑,避免从诊断到改造期间的能源浪费及经济损失;而且,通过新检测的保温材料的数据对衰减预测模型进行优化,不断提升衰减预测模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0632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1001171.7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裂化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催化裂化脱硫废水处理方法的系统包括脱硫废水蒸发设备、脱硫废水‑烟气换热设备、脱硫废水预处理设备、脱硫塔和净化烟气换热设备。通过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处理系统,实现了催化裂化脱硫废水的间接蒸发和再生烟气余热的梯级利用,克服了烟气直接蒸发脱硫废水存在的不足,解决了传统脱硫废水处理方法中工艺复杂、处理成本高、废水难以回收利用、烟气余热难以利用的问题,消除了脱硫烟气的白烟现象,减少了脱硫系统补水量,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6975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111021157.9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氧燃烧方法,涉及有氧燃烧技术领域。一种富氧燃烧方法是利用吸氧单元、释氧单元和燃烧单元进行处理,包括:利用载氧体与含氧气体在吸氧单元进行反应得到富氧载氧体;富氧载氧体在高温烟气的作用下,在释氧单元释放出氧气,得到富氧气体和贫氧载氧体;利用富氧气体与燃料混合在燃烧单元进行燃烧。发明人创造性地将化学链制氧和有氧燃烧反应结合实现富氧燃烧,能够在不显著增加制氧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富氧燃烧,提高有氧燃烧的反应速率和热效率。由于助燃剂富氧气体中氮气含量很少,减少了氮气带走燃烧热量造成的热量损失,使燃烧后得到的烟气中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和水,便于二氧化碳的分离利用,并且减少了氮氧化物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674767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27286.5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产氢气的空气分离系统及方法,属于空气分离及氢气制取技术领域;包括四个透氧膜反应器和两个冷凝器;其中,第四透氧膜反应器(R4)制氧侧出口连通第二冷凝器(C2),第二冷凝器(C2)设有冷凝水排水口和氧气出口;第三透氧膜反应器(R3)制氮侧入口与第四透氧膜反应器(R4)空气侧出口连通;第二透氧膜反应器(R2)燃料侧进口与第三透氧膜反应器(R3)燃料侧出口连通;第一透氧膜反应器(R1)燃料侧入口与第二透氧膜反应器(R2)燃料侧出口以及氢气侧出口连通,第一透氧膜反应器(R1)氢气侧出口连通第一冷凝器(C1),第一冷凝器(C1)设有冷凝水排水口和氢气出口;本发明通过合理的流程安排同时制得了氢气、氧气和氮气,方法简单、高效,非常具有经济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4553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893058.8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副产氢气的富氧再生催化裂化工艺及系统,富氧再生催化裂化系统包括催化反应器、催化剂再生器、释氧反应器、制氢反应器、吸氧反应器、常温水源、空气源、燃料气源、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第五换热器、第一冷凝器以及第二冷凝器。本发明采用化学链制氧技术实现催化剂富氧再生,同时利用催化剂富氧再生释放的热量制取氢气,从而提高催化裂化装置的烧焦能力和加工能力,提高产品收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解决常规空气再生催化裂化技术烧焦能力较低、再生烟气量大,后续处理工艺复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9772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993549.X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B4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加热炉系统及原料油加热方法,包括第一组电加热炉,第一组电加热炉由依次并联的第一电加热炉、第二电加热炉和第三电加热炉组成,所述电加热炉内均设有第一电加热元件;所述第一组电加热炉连接第二组电加热炉,第二组电加热炉由依次并联的第四电加热炉和第五电加热炉组成,所述电加热炉内均设有第二电加热元件;所述第二组电加热炉通过管道连接到第六电加热炉,所述第六电加热炉内设有第三电加热元件,所述电加热元件与电力控制系统相连接。本发明通过改变加热炉用能形式,调整加热炉系统结构,解决加热炉运行中原料油易发生结焦及加热温度控制不均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0329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94156.X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7D17/00 , F23L7/00 , F23L15/00 , C02F1/66 , C02F9/04 , C02F101/10 , C02F101/20 , C02F1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和燃烧系统,涉及加热炉余热回收领域。该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设置有燃料气进口、加湿空气进口和烟气出口的加热炉、设置有第一烟气通道和第一液体通道的耐腐蚀空气预热器、中和罐、净化装置、设置有空气进口、加湿空气出口、喷淋用水进口和喷淋余液出口的喷淋塔和烟囱;烟气出口与第一烟气通道连通,第一烟气通道与烟囱连通;加湿空气出口与加湿空气进口连通;第一烟气通道与中和罐连通,中和罐与净化装置连通;净化装置和喷淋余液出口同时与第一液体通道连通,第一液体通道与喷淋用水进口连通。其利用空气加湿及冷凝液回用的方法回收加热炉烟气冷凝潜热,提高加热炉综合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25658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110612608.X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炉调节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加热炉调节技术领域。加热炉调节方法包括:首先,获取待处理加热炉的燃烧状况判定区间和实时运行参数;其次,将燃烧状况判定区间和实时运行参数输入预设的第一燃烧稳定性判定模型,计算得到预测燃烧状况,其中,第一燃烧稳定性判定模型基于神经网络初始模型训练得到;然后,根据预测燃烧状况对待处理加热炉的运行状态进行调节。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实现加热炉自动调节,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观察火焰燃烧状况,结合烟气中氧含量、CO含量等参数,依靠人工经验进行调节,所导致的加热炉调节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1275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893043.1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副产氢气的富氧燃烧加热炉系统及方法,富氧燃烧加热炉系统包括加热炉、释氧反应器、制氢反应器、吸氧反应器,常温水源、空气源、燃料气源、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第一冷凝器以及第二冷凝器。本发明的富氧燃烧加热炉系统采用化学链制氧技术为加热炉提供富氧气体,同时通过在释氧反应器通入燃料气为制氧和制氢过程提供热量,促进释氧反应快速进行,同时,优化系统的换热流程,提高进入制氢反应器水蒸气的温度,从而实现加热炉富氧燃烧系统快速高效运行,并最大限度制取氢气。
-
公开(公告)号:CN11537125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95179.3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H1/14 , F24H9/1818 , F24H9/20 , F24H15/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原料油加热的电加热系统,一种用于原料油加热的电加热炉系统,包括并联的第一电加热炉和第二电加热炉,所述第一电加热炉和第二电加热炉内分别设置有并联的四组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通过管道连接到并联的两组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外壁设有第一电加热元件,所述第一电加热元件通过导线与第一电力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外壁设有第二电加热元件,所述第二电加热元件通过导线与第二电力控制系统相连接。该电加热炉系统通过调整电加热炉系统结构,解决加热炉运行中原料油易发生结焦及加热过程的精细化控制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