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260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33620.X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10/00 , C08F110/06 , C08F4/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领域,公开了一种丙烯聚合物及用于制备丙烯聚合物的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丙烯聚合物包括银元素和镁元素,所述丙烯聚合物中银元素与镁元素的摩尔比为(0.001‑100):1;所述丙烯聚合物的耐洗脱度≧79%;所述丙烯聚合物的熔点≦162.5℃;用于制备丙烯聚合物的催化剂载体包括如结构式(II)所示的化合物和银元素;#imgabs0#式(II);所述催化剂载体中,银元素和式(II)所示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10‑0.30):1;其中,式(II)所示的化合物以Mg的摩尔量计;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催化剂载体不易发生粘连且形貌较好,用于烯烃聚合时,可以得到一种流动性好、熔点较低以及形态好的抗菌聚丙烯微球。
-
公开(公告)号:CN11991260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30509.5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凌永泰 , 周俊领 , 杨睿 , 刘月祥 , 夏先知 , 赵瑾 , 谭扬 , 李威莅 , 高富堂 , 刘涛 , 陈龙 , 任春红 , 马长友 , 谢吉嘉 , 张天一 , 万真 , 段瑞林
IPC: C08F10/00 , C08F110/06 , C08F4/6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与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应用。所述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是包含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1)含镁溶液;所述含镁溶液为卤化镁与有机环氧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在惰性溶剂中充分反应形成的均匀溶液;2)含银溶液;所述含银溶液为羧酸银和/或硝酸银的乙醇溶液;3)钛化合物;4)助析出剂;任选地,所述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还包括电子体化合物;本发明制备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的颗粒形态良好、活性好,使用其制备的聚合物基本无异形。
-
公开(公告)号:CN11991260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28482.6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10/00 , C08F110/06 , C08F4/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领域,公开了一种烯烃聚合用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烯烃聚合用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卤化镁和醇类化合物混合后,与环氧乙烷类化合物反应,得到第一反应物;(2)将步骤(1)得到的第一反应物在溶剂中溶解得到第一混合物;(3)在步骤(2)得到的第一混合物中加入羧酸银乙醇溶液得到第二混合物,固化,得到所述烯烃聚合用催化剂载体;任选的,所述步骤(1)还包括加入惰性液体溶剂;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载体不易发生粘连且形貌较好;采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载体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9864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22452.2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10/00 , C08F110/06 , C08F4/02 , C08F4/6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催化剂组分包括含钛化合物、双烷氧基取代烷烃、载体,其中,所述载体包括以下组分的混合物和/或反应产物:(A)酚酞和/或其衍生物、(B)有机醇、(C)卤化镁、(D)环氧烷烃、(E)任选的表面活性剂。所述催化剂组分可以提高烯烃聚合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并且能获得更高堆积密度的烯烃聚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7467044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865578.8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10/00 , C08F110/06 , C08F4/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领域,公开了一种烯烃聚合用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烯烃聚合用催化剂载体的合成原料包括铋源化合物、单质硫、通式为MgXY的卤化镁、通式为ROH的化合物和环氧乙烷类化合物;其中,通式MgXY中,X为卤素,Y为卤素、C1‑C14的烷基、C1‑C14的烷氧基、C6‑C14的芳基或C6‑C14的芳氧基;通式ROH中,R为C1‑C8的直链烷基、C3‑C8的支链烷基或C3‑C8的环烷基;所述环氧乙烷类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I)所示: 其中,R5和R6各自独立为氢、C1‑C5的直链烷基或C3‑C5支链烷基,其中,烷基上的氢任选地被卤原子取代;本发明制备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载体的颗粒形态良好、表面光滑、基本无异形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1991260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35108.9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10/00 , C08F110/06 , C08F4/02 , C08F4/6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包括载体、钛化合物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所述载体选自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的物质中的至少一种;#imgabs0#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II)所示;#imgabs1##imgabs2#本发明所述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中使用的载体具有粒径分布窄、载体颗粒形态好、平均粒径更小的特点,使用本发明所述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可以通过原位聚合得到含银的、形貌良好的、耐洗脱度更高的、堆密度更高的聚合物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1834818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066385.0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1/10 , C08F10/00 , C08F2/01 , C08F110/06 , C08F210/06 , C08F210/16 , C08F2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烯烃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烯烃催化剂的聚合评价装置以及聚合评价方法。所述聚合评价装置包括反应釜I‑1和气相配气罐I‑3;所述反应釜I‑1内置有温度控制组件T和压力控制组件P;所述气相配气罐I‑3的顶部出口与所述反应釜I‑1相连接,并通过插底气相物料入口A向所述反应釜I‑1配送气体组分。本方法能够通过控温预聚合的方法在反应釜中原位生成种子床,在不外加种子床的条件下完成聚烯烃催化剂的气相聚合评价,提高了聚烯烃催化剂气相聚合评价的活性、稳定性和评价效率,增强了气相聚合小试评价与气相中试和工业生产的相关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2456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386232.0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凌永泰 , 周俊领 , 冯再兴 , 张晓帆 , 夏先知 , 刘月祥 , 伊卓 , 赵瑾 , 谢伦嘉 , 陈龙 , 任春红 , 谢吉嘉 , 杨睿 , 高富堂 , 刘涛 , 李威莅 , 杜超 , 谭扬 , 马长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催化剂,公开了一种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催化剂组分包括镁元素、钛元素和内给电子体;其中,内给电子体包括磷酸酯和α‑氰基丁二酸酯和/或取代α‑氰基丁二酸酯,磷酸酯与镁元素的摩尔比为0.0002‑0.002:1。该催化剂用于烯烃聚合尤其用于丙烯聚合时,所得聚合物具有较高的Z+1均分子量、刚韧平衡性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92454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301813.5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10/00 , C08F110/06 , C08F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镁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含镁催化剂载体包括以下组分的混合物或反应产物:(A)含镁化合物、(B)醇类化合物、(C)环氧化合物、(D)酚酞和/或其衍生物。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含镁催化剂载体颗粒形态规整、表面光滑,且颗粒尺寸比较集中,基本没有异形粒子存在。将所述载体引入到烯烃聚合催化剂中,能够提高烯烃聚合催化剂在烯烃聚合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立体定向能力,并且能获得更高堆积密度的烯烃聚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77569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1140205.0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110/08 , C08F210/08 , C08F4/6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烯烃聚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丁烯‑1及其制备方法,该聚丁烯‑1的重均分子量≥115×104,分子量分布Mw/Mn为4.5‑10,不含塑化剂。该制备方法包括: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丁烯‑1和任选的其它α‑烯烃聚合反应得到聚丁烯‑1;所述催化剂含有固体催化剂组分、烷基铝化合物和外给电子体;其中,所述固体催化剂组分含有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i)含镁化合物;(ii)含钛化合物;以及(iii)内给电子体,其含有二醚类化合物和磷酸酯类化合物;所述烷基铝化合物为三异丁基铝和/或一氯二乙基铝。本发明的聚丁烯‑1具有超高的分子量以及中等宽度的分子量分布,且不含塑化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