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054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1077697.8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L29/04 , C08K5/053 , C08K5/06 , C08K5/17 , C08K3/34 , C08K5/098 , C08K5/20 , C08K5/092 , C08J5/18 , C08L7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醇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聚乙烯醇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含有聚乙烯醇、增塑剂、熔体流动改性剂和稳定剂;以重量份数计,所述聚乙烯醇的含量为65~85份,所述增塑剂的含量为12~30份,所述熔体流动改性剂的含量为2.5~4重量份,所述稳定剂的含量为0.5~1重量份。本发明的组合物可满足熔融挤出连续双向拉伸需求,快速制得聚乙烯醇薄膜,且薄膜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669397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181140.8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加工的高流动性低表面浮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易加工的高流动性低表面浮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主要包含以高流动性聚丙烯为基体的长玻纤增强聚丙烯(LGF‑PP)和超高流动性聚丙烯(PP‑H)和含有短纤维的聚丙烯组成。所述的三种粒子通过物理混合及熔融混合后即可用于制品的成型加工。所述制备方法制造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廉,能有效改善制品表面的浮纤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70308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422082.3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9D11/52 , C09D11/033 , C09D11/03 , B41M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印刷油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石墨烯导电印刷油墨、涂层、印刷品及其制备方法。该石墨烯导电印刷油墨含有石墨烯、水性粘结剂、分散剂和水,所述分散剂为羧甲基纤维素碱金属盐和/或碱木质素。本发明的石墨烯导电印刷油墨导电性能优异且石墨烯稳定分散,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绿色环保,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50545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1077081.0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L29/04 , C08L97/00 , C08K5/053 , C08K5/34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乙烯醇热塑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塑性聚乙烯醇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含有聚乙烯醇和复配增塑剂,以聚乙烯醇的含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复配增塑剂的含量为28~67重量份;所述复配增塑剂含有甘油、木质素、离子液体和水,以甘油的含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木质素的含量为10~40重量份,所述离子液体的含量为5~20重量份,所述水的含量为10~20重量份。本发明的组合物可降低聚乙烯醇熔点,改善其加工流动性,提高增塑体系稳定性,抑制聚乙烯醇内甘油等小分子的迁移与析出,避免加工过程中聚乙烯醇内水分子剧烈逸散导致的气泡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919206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770659.4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D213/74 , C07C205/37 , C07C205/22 , C07C201/12 , C08G63/87 , C08G6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吡啶‑苯酚化合物、用其制备的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吡啶‑苯酚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式(I)中,R1选自氨基、二甲氨基或吡咯烷基;R2选自硝基、氟或三氟甲基;R3选自氢、甲氧基、甲基、异丙基、叔丁基或氟;R4选自氢、甲氧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或氟。本发明的吡啶‑苯酚化合物是一种高效的有机催化剂,可催化环状单体开环聚合制备脂肪族聚酯,环状单体的转化率高,且合成的聚酯分散系数(PDI)低。本发明的催化剂对环境并不敏感(对空气和水稳定),不含金属,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选择性高且聚合速度快。#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91920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774064.6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D213/18 , C07D213/62 , C07D213/74 , C07D291/06 , C07D291/08 , C08G63/82 , C08G6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酯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吡啶‑乙酰磺酰胺化合物,所述吡啶‑乙酰磺酰胺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式(I)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二甲氨基、吡咯烷基、氢、C1‑C10的取代或未被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3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C10的取代或未被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本发明的吡啶‑乙酰磺酰胺化合物可作为制备聚酯的催化剂,通过氢键的作用催化聚合反应,实现活性可控开环聚合,且相比已有报道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效率高、催化条件温和、无金属残留等特点,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84957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485595.3
申请日:2023-04-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32B27/32 , B29D7/01 , B32B27/20 , B32B27/18 , B32B27/06 , B32B27/02 , B32B27/12 , B32B7/02 , B32B7/10 , B32B37/06 , B32B37/10 , B32B37/08 , D03D15/533 , D03D15/283 , D03D15/292 , D03D13/00 , D03D25/00 , C08L23/12 , C08L23/14 , C08K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抗静电聚丙烯片材、抗静电聚丙烯织物、高强度高抗冲抗静电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聚丙烯片材,包括层A和位于层A两侧的层B、层B’,结构为BAB’;其中层A含有均聚聚丙烯a、抗冲共聚聚丙烯b和导电填料,层B与层B’相同或不同,各自含有导电填料、无规共聚聚丙烯x和热粘合增强剂y。由本发明的抗静电聚丙烯片材经热压等得到抗静电聚丙烯复合材料,该抗静电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在具有很好的层间剥离强度,即便在较低的热压温度下和较宽的热压温度范围内,得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层间剥离强度依然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00415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475004.X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增连续纤维增强聚乙醇酸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连续纤维增强聚乙醇酸导热复合材料包括内芯材料和至少一层外层材料;所述内芯材料包括第一聚乙醇酸树脂、玻璃纤维和第一助剂,所述玻璃纤维从所述内芯材料的一端连续延伸至其相对端;所述外层材料包裹所述内芯材料,所述外层材料包括第二聚乙醇酸树脂、导热填料及第二助剂。本发明的连续纤维增强聚乙醇酸导热复合材料基于多组分、多模块体系设计,在大幅提升聚乙醇酸中导热填料添加比例的同时,还可使导热填料分散均匀,充分发挥填料间的协同作用,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导热性能,使其满足导热材料领域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69397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180645.2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塑料领域的一种轻质低表面浮纤的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轻质低表面浮纤的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包含以下组分:聚丙烯(PP)、长玻纤(LGF)、中空玻璃微珠(HGB);其中,以所述的轻质低表面浮纤的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份数计,所述的聚丙烯(PP)为60~70重量份,所述长玻纤(LGF)为25~29重量份,所述中空玻璃微珠(HGB)为3~15重量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造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廉,能够有效改善制品表面的浮纤问题,并且实现材料的轻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07926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110266750.3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井点的第一测井速度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中包括:所述井点处的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确定速度突变层段;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层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基于所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