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0443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126528.2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F17/13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洞‑缝‑洞模式的井控动态储量评价方法及系统,其适用于断控缝洞型易挥发油藏,包括:收集关于待评价井的地质及生产资料;基于物质平衡原理,考虑易挥发原油压缩系数随压力的变化,建立双洞串联模式的微分物质平衡方程,基于此,结合地质及生产资料,获得计算用油藏平均压力序列和计算用井底流压序列;建立关于计算用油藏平均压力与实测井底静压之间的第一目标函数和关于计算用井底流压与实测井底流压之间的第二目标函数,利用地质及生产资料,分别求解两个目标函数,从而获得油藏动态储量。本发明为缝洞型油藏单井动态储量评价、动用程度分析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47867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0042963.2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相泡沫体系、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四相泡沫体系的组成包括气体和非气体,所述非气体包括改性MoS2纳米片、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水;所述四相泡沫体系的体积为形成泡沫前液相体积的3.75至5倍。
-
公开(公告)号:CN114086933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010767808.8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井解释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设备,通过基于油藏参数针对包括溶孔和溶洞与裂缝组成的串珠状缝洞模式构建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根据该试井解释模型求取试井的实空间井底压力解并利用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绘制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通过将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进行拟合,最后可以利用得到的拟合曲线进行试井解释。该方法通过结合地层性质,综合考虑地层中的溶孔,提高对地层中串珠状缝洞模式描述的精度,可以有利于确定出大尺寸溶洞、裂缝的分布状况,并能够直接获取到溶洞、裂缝和溶孔的相关物性参数,有利于提高试井解释的精度,方法简单、便捷且更贴近实际的地层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7102895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610094193.0
申请日:2016-02-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行网格处理器自适应分配方法和系统。该方法求取处理器总数的素数,并确定并行网格模型各方向的边长;将最大素数分配给当前具有最大边长的方向,然后将当前最大边长除以所分配的最大素数,并将结果与其它边长进行比较,再将第二大素数分配给其中最大边长的方向,如此类推直至所有素数分配完毕;然后对各方向下的素数分别求和,获得的和为各方向应当分配的处理器个数;最后按照各方向应当分配的处理器个数分配处理器,以便执行网格运算。本发明能够提高处理器分配的均衡性、合理性,减少网格各方向的数据交换量,有效改善并行网格模型的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3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0695890.1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Q50/02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深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裂缝闭合识别方法,涉及油藏工程技术领域,包含:针对目标油藏,选取用于进行裂缝闭合识别的生产数据段,确定生产数据段对应的生产动态数据;基于生产动态数据,计算得到拟物质平衡时间、相邻两个有效数据点的产液曲线斜率以及产液曲线截距,以计算得到生产数据段内各数据点对应的裂缝闭合识别参数;依据裂缝闭合识别参数,确定目标油藏的裂缝闭合段。与传统物理实验、数值模拟手段相比,本发明能快速便捷地识别出超深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裂缝闭合段,具有时间短、快速识别特点,且由于是基于实际油藏油井生产动态数据识别裂缝闭合,可操作性强,方便在现场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29413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010113620.1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洞型油藏注气、注水波及最小裂缝尺寸确定方法,包括:设计和制作缝洞型油藏物理模型;针对缝洞型油藏物理模型进行注气驱替实验和注水驱替实验,并得到注入气和注入水对各裂缝的波及情况;建立注气波及最小裂缝尺寸的计算模型和注水波及最小裂缝尺寸的计算模型;以及利用注气波及最小裂缝尺寸的计算模型和注水波及最小裂缝尺寸的计算模型,确定注气波及最小裂缝尺寸和注水波及最小裂缝尺寸。本发明设计和制作缝洞型油藏物理模型,开展注气和注水驱替实验,直观确定注入气或注入水对裂缝的波及情况;通过建立计算模型确定注气、注水波及最小裂缝尺寸,以正确描述注气或注水后剩余油分布特征,合理指导油田矿场注气或注水。
-
公开(公告)号:CN11329413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113620.1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洞型油藏注气、注水波及最小裂缝尺寸确定方法,包括:设计和制作缝洞型油藏物理模型;针对缝洞型油藏物理模型进行注气驱替实验和注水驱替实验,并得到注入气和注入水对各裂缝的波及情况;建立注气波及最小裂缝尺寸的计算模型和注水波及最小裂缝尺寸的计算模型;以及利用注气波及最小裂缝尺寸的计算模型和注水波及最小裂缝尺寸的计算模型,确定注气波及最小裂缝尺寸和注水波及最小裂缝尺寸。本发明设计和制作缝洞型油藏物理模型,开展注气和注水驱替实验,直观确定注入气或注入水对裂缝的波及情况;通过建立计算模型确定注气、注水波及最小裂缝尺寸,以正确描述注气或注水后剩余油分布特征,合理指导油田矿场注气或注水。
-
公开(公告)号:CN111550231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110045.7
申请日:2019-02-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洞型油藏基础井网完善程度的评价方法,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缝洞型油藏基础井网完善程度的评价方法,根据缝洞型油藏储集体离散分布、储量主要集中在洞中等的地质特征,提出以井网控储指数和井网控洞指数为评价指标对缝洞型油藏井网完善程度进行评价,能够反映缝洞型油藏以洞为开发中心的特点,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准确、更具针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313759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610264206.4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渗稠油油藏直井热采压力分布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变启动压力梯度模型建立步骤,根据直井井底不同位置温度分布建立低渗稠油油藏变启动压力梯度模型;渗流模型建立步骤,根据变启动压力梯度分布特征对直井热采渗流场分区以建立对应各分区的渗流方程;压力分布预测模型建立步骤,根据变启动压力梯度模型对各分区的渗流方程进行求解以得到各分区的压力分布预测模型。本发明为优化合理开发方式和井网井距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469333A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519222.9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渗稠油油藏水平井热采压力分布预测方法,包括:建立启动压力梯度-距水平井轴径向距离关系式;基于保角变换原理建立水平井变温度场压力梯度分布模型;基于启动压力梯度-距水平井轴径向距离关系式和变温度场压力梯度分布模型进行水平井热采压力分布预测。本发明通过建立水平井热采变温度场渗流模式,明确低流度区块热采的最大泄油半径,从而为优化合理开发方式和井网井距提供理论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