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33458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010590918.1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碳驱混相前缘的检测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二氧化碳驱油领域。该方法首先模拟二氧化碳驱油过程;然后按编号顺序采集产出油气样品,记录气体突破前不同时刻产出油气样品数据;之后折算各产出地层原油的折算体积,计算各产出地层原油在长岩心中的校正体积;再通过对各产出底层原油的折算体积和校正体积的叠加得到产出油气样品在长岩心中的体积,结合长岩心内孔隙的总截面积,计算各产出油气样品对应的采样时间内混相前缘在长岩心中的移动距离,从而确定二氧化碳驱混相前缘的运动位置。本发明通过将混相前缘在长岩心中运动的距离等效为产出油气样品在其中运动距离,直观地表征了混相前缘的运动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394446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10693053.1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低渗透油藏最小动用孔喉半径的方法,属于石油开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利用目标储层的岩心样品,获取目标储层的启动压力梯度、界面张力和润湿角;注采过程中采集目标储层的注入压力和油井压力;结合目标储层的注入压力、油井压力、启动压力梯度、界面张力和润湿角,以及目标储层离注入井的距离、目标储层的注采井距和井筒半径,利用已构建好的最小动用孔喉半径公式计算最小动用孔喉半径;所述最小动用孔喉半径公式根据刚好驱替孔喉处原油时的驱替力等于毛管力的原则构建。本发明确定最小动用孔喉半径时综合考虑了毛管力、启动压力梯度和现场开发时各种压力的影响,考虑更加全面,更贴近实际生产应用,结果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5239973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09772.7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凝析气藏解堵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属油田开发实验技术领域。该实验装置由凝析气藏模型、注入系统、采出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组成;利用该实验装置开展模拟气层主模型的岩心和模拟近井地带模型的岩心准备,对准备好的岩心进行抽真空、饱和凝析气,建立起凝析气藏解堵实验模型,进行模拟凝析气藏渗流通道堵塞实验和解堵实验,依据获取的实验数据,制定凝析气藏解堵方案,即可在实验室内模拟凝析气藏的地层温度、压力和衰竭开发过程,实现对凝析气藏的降压开采、注气吞吐解堵的动态模拟,确定模拟凝析气藏的解堵注入气量和注入周期。操作简便易行,无需现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833458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0590918.1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碳驱混相前缘的检测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二氧化碳驱油领域。该方法首先模拟二氧化碳驱油过程;然后按编号顺序采集产出油气样品,记录气体突破前不同时刻产出油气样品数据;之后折算各产出地层原油的折算体积,计算各产出地层原油在长岩心中的校正体积;再通过对各产出底层原油的折算体积和校正体积的叠加得到产出油气样品在长岩心中的体积,结合长岩心内孔隙的总截面积,计算各产出油气样品对应的采样时间内混相前缘在长岩心中的移动距离,从而确定二氧化碳驱混相前缘的运动位置。本发明通过将混相前缘在长岩心中运动的距离等效为产出油气样品在其中运动距离,直观地表征了混相前缘的运动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294988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1175093.0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渗透油藏储层产量预测方法及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构建方法包括:1)构建压裂裂缝前端与油井井底之间压差表达式;构建椭圆坐标系的椭圆边界与油井、注水井连线交点处与压裂裂缝前端之间的压差表达式;构建注水井井底与裂椭圆坐标系的椭圆边界与油井、注水井连线交点处之间的压差表达式;2)根据步骤1)中得到的各压差表达式,并依据流体在两种流动的交界处压力相等的原则,得到注水井井底压力和油井井底压力之间的关系表达式,求解,即得。本发明的构建方法考虑了水力压裂后裂缝对低渗透储层渗流的影响,提高了预测模型预测得到的低渗透油藏储层水力压裂后产能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9619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1911007527.6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特高含水油藏可动油饱和度的方法。本发明的确定特高含水油藏可动油饱和度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高倍数水驱后的目标储层岩心样品的油相相对渗透率曲线以及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确定高倍数水驱后的残余油饱和度,然后根据高倍数水驱前的残余油饱和度以及高倍数水驱后的残余油饱和度确定可动油饱和度。本发明的方法精度高,可以反映特高含水期的渗流特征,并且可以应用于油田现场,为注水开发油藏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239973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1510709772.7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凝析气藏解堵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属油田开发实验技术领域。该实验装置由凝析气藏模型、注入系统、采出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组成;利用该实验装置开展模拟气层主模型的岩心和模拟近井地带模型的岩心准备,对准备好的岩心进行抽真空、饱和凝析气,建立起凝析气藏解堵实验模型,进行模拟凝析气藏渗流通道堵塞实验和解堵实验,依据获取的实验数据,制定凝析气藏解堵方案,即可在实验室内模拟凝析气藏的地层温度、压力和衰竭开发过程,实现对凝析气藏的降压开采、注气吞吐解堵的动态模拟,确定模拟凝析气藏的解堵注入气量和注入周期。操作简便易行,无需现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03826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610895480.1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50/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非均质储层五点井网水驱波及系数的方法,属于石油开发技术领域,利用表征目标储层的物性参数、流体特征参数和驱油效率,确定非均质储层五点井网中一口水井与一口油井之间的单根流管的流量,构建五点井网中单个计算单元的产量模型和五点井网的产量模型,在建立目标储层五点井网的水驱波及系数与驱替倍数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储层五点井网的水驱波及系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平面非均质对水驱波及系数的影响,水驱波及系数计算精度高的非均质油层五点井网水驱波及系数确定方法,为非均质油藏数值模拟及现场开发调整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559247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10890541.X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Q5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水驱实验注入速度的方法,属于石油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水驱实验注入速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目标储层的流动速度、流体特征参数,确定目标储层的雷诺数Rep;2)根据Rep=Rem,确定实验岩心雷诺数Rem;3)利用实验岩心流体特征参数、实验岩心尺寸和实验岩心雷诺数确定水驱实验注入速度。本发明的确定水驱实验注入速度的方法,依据现场注水开发和水驱实验流动相似时两者的雷诺数相等的原则,确定水驱实验注入速度,为注水开发油藏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409114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95107.6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9B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低渗油藏人工裂缝二维填砂模型的制作方法,本发明属于石油开发技术领域。该制作方法依据目标储层的注水井与油井之间的距离和二维填砂模具尺寸的比例确定人工裂缝模型的长度,并保持人工裂缝模型角度与目标储层的人工裂缝角度相同,制作符合低渗油藏实际的人工裂缝填砂模型,在实验室内模拟低渗透油藏人工压裂后的注水井的人工裂缝长度、裂缝方向,评价人工裂缝对低渗透油藏压裂开发后的水驱油效果,研究结果可用于油藏开发方案的调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