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水隧道止水拼装模板施工辅助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426322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210022932.0

    申请日:20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水隧道止水拼装模板施工辅助机构,包括有矩形框架,矩形框架顶板上活动设置有上U型架,上U型架固定有定位机构,上U型架与下U型架固定连接,下U型架上固定有驱气机构,驱气机构和定位机构之间经Y型输气管实现连通,下U型架经第三驱动杆与上液压筒连接,中液压筒左、右两端各设有一根第一驱动杆,第一驱动杆另一端与驱动架固定连接,驱动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装件,下液压筒固定安装在矩形框架的底板上,下液压筒分别经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与中液压筒、上液压筒连通,下液压筒与矩形框架底板上活动安装的驱动件固定连接。本发明具备自动拼接以及自动拆分功能,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止水效率。

    一种可高温报警的风力发电设备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0299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326930.6

    申请日:2024-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高温报警的风力发电设备,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包括风机叶、转轴、增速齿轮箱、发电机、第一输送管、冷却盘管、转环、热敏挤压块、放置环腔等装置;通过设置的两个热敏挤压块旋转,交替循环挤压输送软管,使其产生吸力,进而使得输送软管、第二输送管、冷却盘管、第一输送管、导流螺旋槽内的水循环流动,吸收机舱壳内的热量,实现机舱壳内部的持续散热,且转环采用热胀冷缩材质,当机舱壳内温度越高时,转环体积变大,进而使得输送软管循环流动的水流速度提高,提高机舱壳的水冷散热效果,解决了大多数情况下的风力发电机组在高温环境下主机内部热量不好发散的问题。

    一种水电站涌水部位灌浆施工方法及灌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059505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1544104.5

    申请日:2021-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站涌水部位灌浆设备,包括有止水杆,止水杆的左端杆身上固定套接有封板和锥形板,封板位于锥形板的左侧,锥形板的内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安装槽,安装槽的侧壁上转动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摆板,摆板远离止水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顶板。灌浆前,将止水杆插入涌水孔内,通过止水杆和封板将涌水孔封堵住,改善了涌水对灌浆造成阻碍影响的问题;通过设置锥形板可提高适用范围;向外伸出的顶板可提高锥形板的安装稳定性和封堵效果,灌浆后,通过止水杆和封板将固结灌浆与涌水处隔离开来,更好的保证了灌浆的施工质量。

    一种引水隧道止水拼装模板施工辅助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426322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022932.0

    申请日:20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水隧道止水拼装模板施工辅助机构,包括有矩形框架,矩形框架顶板上活动设置有上U型架,上U型架固定有定位机构,上U型架与下U型架固定连接,下U型架上固定有驱气机构,驱气机构和定位机构之间经Y型输气管实现连通,下U型架经第三驱动杆与上液压筒连接,中液压筒左、右两端各设有一根第一驱动杆,第一驱动杆另一端与驱动架固定连接,驱动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装件,下液压筒固定安装在矩形框架的底板上,下液压筒分别经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与中液压筒、上液压筒连通,下液压筒与矩形框架底板上活动安装的驱动件固定连接。本发明具备自动拼接以及自动拆分功能,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止水效率。

    一种风电叶片疲劳测试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42110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446098.8

    申请日:2022-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疲劳测试装置,涉及风电叶片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检测箱,检测箱的两端均连接卡臂,内侧连接激振器,顶端连接吹风箱,底端连接抽风箱;所述吹风箱和抽风箱的内侧均连接风力扇,抽风箱的内侧靠顶端连接除尘布袋。本发明通过设置抽风箱和吹风箱,可以在检测箱的内侧形成小型风洞,使其内侧一直存在流动的高速气流,同时向检测箱的内侧放入砂石,让砂石在气流在的吹动下高速撞击叶片,从而可以有效的模拟叶片在外界环境下所遭受的损伤和侵蚀,之后配合激振器晃动检测,可以更加准确的测试出叶片的抗疲劳数值。

    一种隧道施工用注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9812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39859.6

    申请日:2021-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用注浆装置,壳体的底部边沿上沿竖向滑动连接有连接框,壳体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套接有滚轮,转轴与驱动机构连接,壳体的前端面开设有排出口,排出口的后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斗,连接斗的后端连接有注浆管,注浆管贯穿壳体的后端面且后端朝向下方弯折延伸、其弯折处设置有牵引机构,注浆管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喷出孔、且其朝向下方延伸位置处滑动套装有硬质管,注浆管的下端连接注浆机。采用该装置配合在台车上任一点处进行开设通槽即可使用,且使用时工人位置集中,大大提升了注浆效率,且可整体从拱顶处取出,而且可以保障拱顶注浆的充盈程度,防止出现间隙过大的问题,提升了施工品质。

    一种高地应力大断面软岩隧洞的联合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360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18056.1

    申请日:2024-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地应力大断面软岩隧洞的联合支护方法,属于地下洞室开挖支护施工技术领域,通过预应力锚杆在安装后施加预紧力,增强岩层间的摩擦,夹紧锚固范围内的围岩,形成稳固的承载结构;通过合理分布预应力锚杆,受压区域相互叠加作用,实现对围岩的加固;预应力锚索通过连接预应力锚杆支护与深部围岩,并激发深部围岩的承载能力;锚索施工长度灵活,与预应力锚杆形成互补的联合加固作用;锚筋桩通过增强锚固体与岩土体的黏结摩擦,提高锚固体的承压能力。解决了普通围岩支护在高地应力大断面、超埋深变质软岩洞段难以实现围岩的稳定与安全的问题、工程软岩大变形等问题,进而提高支护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