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3283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757332.8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加华地学(武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T17/0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围岩侧压力系数修正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和隧洞轴线模型;根据地质条件,利用三维地质模型对隧洞轴线模型进行综合地质分段,并结合隧洞内的高应力和应力松弛现象确定边界分段;根据综合地质分段后的各洞段内地质特点将洞段划分为压性带、张性带和其他三种类型;结合洞内次级断裂统计结果,基于压性带、张性带和其他三种类型分别修正侧压力系数值。该方法充分利用包含各种地质条件的可视化三维地质模型和隧洞轴线模型,对隧洞进行综合地质分段。在此基础上,根据各洞段围岩所处的地质力学环境修正侧压力系数取值,提高地应力计算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56726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237203.2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生物固化的土体边坡加固施工装置,属于边坡加固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土体边坡加固方式施工周期长、对环境影响大、且成本较高的问题。所述装置包括:喷钻模块,其包括喷浆管、套设在喷浆管外侧的钻孔管、连接在钻孔管底端的钻头,以及用于驱动钻头旋转的驱动件;喷浆管的管壁上设有出浆孔,钻孔管管壁上设有空窗;喷浆管和钻孔管之间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于将钻孔管和喷浆管限定在喷浆位置或钻孔位置;其中,喷浆位置为钻孔管的空窗与喷浆管上的出浆孔重合,钻孔位置为钻孔管的管壁封闭喷浆管上的出浆孔;供液模块,与喷浆管连接,用于向喷浆管提供微生物溶液,微生物溶液用于固化土体。本发明用于土体边坡的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11597770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25460.4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围岩时效破裂的方法,包括获取隧洞围岩上的裂隙信息;在隧洞的侧壁、底壁及拱顶处均设置锚拉板;将锚杆依次穿过锚拉板和围岩,并根据裂隙信息,确定锚杆的预紧力。本发明的抑制围岩时效破裂的方法,在隧洞开挖影响范围内,设置了锚杆加锚拉板的结构,通过锚杆与锚拉板联合作用,可便捷、高效、快速的为开挖面提供支撑,避免了传统开挖与支撑之间的时间间隔导致的岩体劣化问题。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在锚拉板远离围岩侧设置了衬砌,从而形成锚杆加锚拉板加衬砌的联合受力结构,使得受力更为均匀,支撑力更强,提升隧洞施工中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53653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26786.4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软弱破碎围岩的自钻组合式锚杆支护方法,包括:在待锚岩体预设位置钻孔;探测钻孔,判断利用预设锚杆对待锚岩体进行支护后能否满足支护强度,如否,将预钻锚杆与自钻锚杆设置在钻孔内,并向钻孔内注入浆液;在浆液凝固后,将自钻锚杆继续钻入至预设深度;向自钻锚杆内注入浆液。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用于软弱破碎围岩的自钻组合式锚杆支护方法,保证在常规支护施工发现预设锚固方式不足时,迅速采用本发明方式进行支护,使自钻锚杆锚进岩体深处,能便捷、安全、高效、快速的为锚固岩体提供支撑,避免传统支护强度不足导致的岩体破坏,并且本组合方式可以增大锚杆的灌浆支护范围,加强支护的整体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9645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29679.X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C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层状围岩隧洞防垮塌开挖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在隧洞开挖掌子面两侧沿设计轮廓线爆破预裂缝;步骤二:在两侧所述预裂缝之间,由下至上分层开挖所述掌子面直至拱顶保护层;步骤三:将锚杆依次穿过所述拱顶保护层及拱顶深处稳固岩层;步骤四:爆破开挖所述拱顶保护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隧洞开挖掌子面两侧沿设计轮廓线爆破预裂缝,可以减少超欠挖现象的发生,有效控制开挖轮廓。由下至上分层开挖掌子面直至拱顶保护层,使用全长粘结型锚杆支护拱顶保护层及拱顶上部岩层,有效防止施工中拱顶垮塌,最后开挖拱顶保护层,并对裸露锚杆进行弯折处理,确保拱顶的稳固。
-
公开(公告)号:CN11427985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155368.X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土石料变形模量的现场试验方法,试验步骤如下:开挖试验洞并进行地面、洞顶整平;洞内试样铺设并对试验进行增湿,使其湿度达到饱和;安装施加荷载的测试仪器,使测试仪器上端与试验洞洞顶连接,下端位于试样上面;对试样分级加载荷载,同时,对每级荷载下沉降量进行观测;根据施压荷载及沉降量进行试样变形模量计算。相比于室内试验得到的变形模量,本发明通过洞内载荷试验得到的土石料变形模量与实际工程相同,可直接用于实际工程的变形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836090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89020.5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面板的防护膜施工装置,属于混凝土建筑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混凝土面板容易产生表面裂缝,导致其抗渗性能差、安全寿命短的问题。所述装置包括:移动单元,用于沿混凝土浇筑方向在混凝土面板浇筑区域内移动;喷洒单元,连接在移动单元上,用于在移动单元的带动下向浇筑的混凝土上移动喷洒生物菌液和胶结液;生物菌液与胶结液反应生成防护膜;滚压单元,连接在移动单元上,且在移动单元的移动方向上,滚压单元位于喷洒单元的后侧,用于在移动单元的带动下对喷洒了生物菌液和胶结液的未凝固混凝土进行移动滚压。本发明用于混凝土面板防护膜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757432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57955.4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5 , G06F18/214 , G06N3/0442 , G06Q10/0635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海量监测巡检信息融合模型的大坝安全评估方法,包括:获取大坝多个坝段的监测数据和巡检数据;分别对监测数据和巡检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监测特征和巡检特征;根据监测特征和巡检特征训练融合模型,获取融合模型输出的每个坝段的安全值;根据每个坝段的安全值,确定大坝的安全值。本发明的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多种不同数据源的监测数据和巡检数据,从而能够更全面、准确的评估大坝的安全状态,提高了大坝安全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对大坝多源监测数据和巡检数据的实时分析和模型更新,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预警,对于大坝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非常重要,可以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57432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57955.4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5 , G06F18/214 , G06N3/0442 , G06Q10/0635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海量监测巡检信息融合模型的大坝安全评估方法,包括:获取大坝多个坝段的监测数据和巡检数据;分别对监测数据和巡检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监测特征和巡检特征;根据监测特征和巡检特征训练融合模型,获取融合模型输出的每个坝段的安全值;根据每个坝段的安全值,确定大坝的安全值。本发明的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多种不同数据源的监测数据和巡检数据,从而能够更全面、准确的评估大坝的安全状态,提高了大坝安全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对大坝多源监测数据和巡检数据的实时分析和模型更新,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预警,对于大坝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非常重要,可以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97775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34009.3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中系统包括送气设备、第一储气室、第二储气室、第三储气室和发电设备;送气设备与第一储气室通过管路连通;第二储气室和第三储气室均通过管路与第一储气室和发电设备连通;每条管路上均设置有控制阀和压力计,且第一储气室的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二储气室和第三储气室的压力之和,第二储气室的压力和第三储气室的压力均为对应发电设备中发电机组的额定压力。本发明能够提高储气利用率、减少储气压力损失、提高充气效率,并能维持气体压力稳定,确保气体发电的能效转换效率及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