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陷性黄土场地风电塔架扩展基础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7302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010095873.0

    申请日:2020-02-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基基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陷性黄土场地风电塔架扩展基础及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基坑的基坑底上表面的复合地基垫层、连接在复合地基垫层上的风电机组塔架基础、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风电机组塔架基础四周的第一次回填土、暗散水、第二次回填土和地表覆土层构成。本发明在较大范围内对基础进行多道防水保护,降低了地基浸水可能,减少资源耗费,降低风电塔架地基基础投资。本发明通过多道防水,消除湿陷因素,安全经济。本发明恢复了地表,保护了环境。本发明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材料,节约资源。本发明通过呈三角形布置于基坑底的挤密桩破坏黄土原有结构,消除或部分消除地基的湿陷性,提高了地基承载力。

    一种漂浮式海上测风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487284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351672.1

    申请日:202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浮式海上测风平台,包括上舱体和连接在上舱体下方的下舱体,所述上舱体和下舱体均为中空结构,下舱体顶面和上舱体底部均开有电线管道孔,上舱体内连接有载物平台,载物平台用于放置测试设备,下舱体内连接有电力控制系统和载重物,电力控制系统上还连接有通过电线管道孔伸入上舱体的电线管道,所述上舱体外表面连接有太阳能发电板,下舱体底部还连接有锚链。通过载物平台释放晃动时产生的能量,可以保障所述承载平台主要受到竖直方向上的力而基本保持竖直,为承载平台上安置的测试设备提供稳定的测量条件。

    一种自锚式多边形光伏支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42186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219207.2

    申请日:2022-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锚式多边形光伏支架系统,包括支撑系统和多个自锚式多边形支架单元,所述的多个自锚式多边形支架单元相互拼接,形成类矩形阵列结构,所述的多边形支架单元设在支撑系统上端。本发明通过自锚式多边形单元拼接,其跨度大。支撑系统为可调节的支撑杆。可调节支撑杆下端固定在所需位置,且支撑杆足够高,可调节高度,使得自锚式多边形单元下部空间大,适应农光互补、林光互补、牧光互补和渔光互补等光伏复合项目应用场景对光伏组件下越来越大的可利用空间要求。

    一种用于大功率风电机组的可置换预应力锚索风机基础

    公开(公告)号:CN106121931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758990.4

    申请日:2016-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8 Y02P7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大功率风电机组的可置换预应力锚索风机基础,包括风机塔架和混凝土空心基础,所述混凝土空心基础的中间为通孔,混凝土空心基础的最下端为梯台状的孔,所述的风机塔架下端固定在混凝土空心基础内,所述的风机塔架宽与混凝土空心基础最下端的梯台状的孔;所述风机塔架下端与混凝土空心基础底部梯台斜面之间通过多根预应力锚索连接。本发明中的混凝土空心基础与塔架采用预应力锚索连接,采用混凝土空心基础能在预应力锚索失效的条件下进行更换。该基础结构型式施工简单方便,结构受力更合理,若预应力锚索失效,能快速进行更换,解决了当前采用预应力锚栓失效时无法更换的难题,且造价更加低廉。

    海上漂浮光伏支撑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2601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538814.6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漂浮光伏支撑系统,包括多个支撑模组,每个支撑模组包括多个浮体模块、锚固装置和加载装置;多个浮体模块呈阵列排布,相邻浮体模块之间柔性连接;锚固装置和加载装置在多个浮体模块的行向和/或列向间隔设置;每个加载装置设置在对应浮体模块上;每个锚固装置固定设置在海床上,并与位于其上方的浮体模块柔性连接。本发明的海上漂浮光伏支撑系统可以适应风浪潮大变形,防扭转、抗倾覆及抗拔作用较显著,不会发生漂移或碰撞,整体系统稳定,安全性好,且布置易规模化,结构简单轻便易施工,便于预制和安装,减少海上作业,可有效减少工程投资。

    钢绞线锚固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6081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46085.2

    申请日:2023-0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绞线锚固装置,包括端立柱、具有弧形侧边的两块撑板和角度调整单元;端立柱的侧表面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所在平面与第二通孔所在平面平行;两块撑板平行设置于第一通孔的两侧,且每块撑板的板面与端立柱的轴线平行;角度调整单元与两块撑板的弧形侧边连接,用于调整并固定依次穿过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角度调整单元的钢绞线的角度,使钢绞线呈直线状态。本发明的钢绞线锚固装置,可适应山地支架钢绞线不同仰角、俯角,在任何地形下钢绞线不与端立柱接触,减少钢绞线断丝;通过角度调整单元有利于提高钢绞线内部张拉力传递的完整性,可优化结构整体受力,提高钢绞线的耐用性。

    一种自适应柔性光伏支架及其端部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83371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726126.8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柔性光伏支架及其端部支撑结构,其中端部支撑结构包括滑动连接件、滑块和锚具;滑动连接件的一侧表面为内凹的半圆形;滑块为一端呈半圆形的圆柱体,滑块半圆形的端部设置于滑动连接件内凹的表面内;滑动连接件上开设有垂向的长条形孔,滑块上开设有轴向的通孔;用于承载光伏组件的柔性索的一端依次穿过长条形孔和通孔后,将锚具套设于柔性索上,并顶紧滑块呈平面的端部。光伏支架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固定结构和至少两根柔性索;每组固定结构的上端均固定设置有上述端部支撑结构;柔性索的两端穿过两组固定结构上的端部支撑结构。本发明能够适应复杂地形下的变坡度和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保证了支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