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4113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62546.9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福建福州闽投海上风电汇流站有限公司
IPC: H02J3/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产权海风集中送出联接变压器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联接变压器是否发生单台故障情况以及发生单台故障情况后其余联接变压器是否发生过载情况;根据其余联接变压器的过载比例动态降低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在固定时间内,若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降低至设定安全值,则停止降低功率,若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未降低至设定安全值,则经过延时强制切除对应产权业主的风机集电线路直至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低于设定安全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4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55826.1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福建福州闽投海上风电汇流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电集电线路快速合环方法及系统,应用于主变压器数量大于等于二的海上换流站或升压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于任意两台主变压器,对每一主变压器设定电压判别逻辑和频率判别逻辑;所述电压判别逻辑用于判别主变压器的电压互感器是否过压或欠压并输出相应电压判别结果,所述频率判别逻辑用于判别主变压器风机侧集电线路母线频率是否超过限值并输出相应频率判别结果;设定两主变压器间的合环逻辑,所述合环逻辑获取两主变压器的断路器状态以及电流互感器状态,同时根据相应电压判别结果和相应频率判别结果输出两主变压器风机侧集电线路母线之间的连接分段断路器的合闸命令及对应主变压器风机侧断路器跳闸命令。
-
公开(公告)号:CN1193411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62544.X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福建福州闽投海上风电汇流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远海风电场的风储联合一次调频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电网的扰动频率超过调频死区时,采集深远海风电场陆上联接变压器的网侧有功功率初始值、深远海风电场的风电机组备用容量初始值以及深远海风电场储能的运行功率初始值;计算当前扰动频率下的深远海风电场总体有功功率变化需求值;计算深远海风电场的风电机组的一次调频有功功率变化需求值以及深远海风电场储能的一次调频有功功率变化需求值;根据深远海风电场的总体有功功率变化需求值、风电机组的一次调频有功功率变化需求值以及储能的一次调频有功功率变化需求值进行一次调频。
-
公开(公告)号:CN1197654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50367.X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DRU‑LFAC系统以及风电机组构网型控制、黑启动控制方法,包括:海上风电场为永磁直驱全功率风电机组,低频交流电通过低频侧子系统送至岸上背靠背变流器;岸上背靠背变流器将低频交流电变频至高频交流电并送入岸上电网;岸上背靠背变流器包括十二脉波的二极管整流单元及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滤波器用于无功补偿。DRU‑LFAC系统具有有功‑电压的耦合特性及无功‑频率耦合特性。本发明解决了目前DRU‑LFAC系统低频侧功率特性与传统电力系统不同且未能得到有效分析的问题,目前传统的风电机组控制策略不适用于DRU‑LFAC系统的问题,以及由于DRU单向导通特性而使得海上风电场无法通过常规流程启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7130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010347853.8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直工程中用启动回路,特别是一种柔直工程换流变压器阀侧带双断路器的交流侧启动回路,在换流变压器与阀厅之间串接阀侧断路器和双接地隔离开关,在原启动并联回路中的启动电阻支路上串接水平隔离开关,由此实现了相同电气参数的双断路器接线,确保及时有效切断直流短路电流,避免故障扩大化;正常运行时,启动回路断路器不再带启动电阻运行,解决了启动电阻运行隐患的问题;另外,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双断路器之间设置双接地隔离开关,提供了对应的隔离断点,能够有效兼顾两边断路器及对应换流变压器或阀侧桥臂的检修,大大提高了检修安全性,保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8153946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711314060.0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漳州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舱线缆清单的计算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标准接线的预制舱线缆清单自动导出方法,步骤包括:1)制定预制舱内设备的组柜方案,2)通过对预制舱内屏柜进行类型和线缆归属划分,建立标准接线模板库,3)对实际工程中的屏柜进行属性设定,实际工程以屏柜类型为索引,参照标准接线模板库,并根据工程规模将间隔编号实例化,即可完成线缆清册的自动开列,4)设置舱内两两柜间长度,从而确定柜间的线缆长度;形成完整的线缆清册。本发明优点在于:简单高效,满足工程建设中线缆提前采购的需要,显著提升设计效率,准确率高,速度快,灵活实用;减少人为因素误差,解决了模块化智能变电站中预制光电缆余长不可控、线缆通道拥挤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8124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10502.0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质监测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式水质监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撑立柱、底座、浮力基座和监测组件,所述支撑立柱底部与所述底座顶部相固定,所述底座与河床相固定,所述支撑立柱贯穿所述浮力基座并与所述浮力基座滑动连接,所述监测组件与所述浮力基座相连接,所述支撑立柱侧壁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与导向杆顶部相固定,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浮力基座并与所述浮力基座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底部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浮力基座底部与所述螺套顶部相抵接,其使用水的浮力调节水质监测组件的位置,无需使用机械装置,调节更为快速。
-
公开(公告)号:CN1183964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93859.4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海底电缆工程建设的等级评价体系,等级评价体系的每个技术要素按照严重程度与处理的复杂程度分成六个等级,六个等级从轻到严重程度分别赋值;收集待建设的海底电缆工程技术要素,对照等级评价体系进行赋值,结合权重进行求和得到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进行评级,等级越高推荐程度越低;本发明将海底电缆工程外部复杂的环境因素,量化、详细和直观地表示出来,并进行综合的等级评价,从而体现对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的推荐程度。在是否建设或建设时序方面提供指引,降低工程在设计或施工阶段因遭遇颠覆性因素而无法实施的可能性或风险,并为海底电缆工程的规划提供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0970118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811576950.3
申请日:2018-12-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柔性直流换流变的消防控制启动技术,特别是一种基于三取二模式的新型柔性直流换流变消防灭火系统,包括两套感温电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换流变的阀侧升高座、网侧升高座、套管根部三个位置的感温电缆布线和缠绕;还有三套三套火焰探测器,在高位布置一套和在低于换流变的隔声屏障处水平对角分布两套;还有消防逻辑控制系统,三套火焰探测器采用“或”逻辑作为1个报警出口,然后再与2套感温电缆温度报警按照“三取二”的逻辑原则出口,与换流变网侧断路器跳闸动作一起触发启动消防装置灭火。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即防止误动又防止拒动、增加防护控制全面性、保障柔性直流换流站可靠、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54007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97207.2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流站阀厅监测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三维模型坐标定位的换流站阀厅移动式智能巡检方法,其要点在于,提供了后台服务器和移动巡检装置,将阀厅建筑及设备的三维立体模型作为移动巡检装置的输入,将阀厅及设备的三维坐标作为移动巡检装置移动的定位依据;在阀厅及设备的三维坐标体系的基础上,移动巡检装置利用自身运动计数与定位计算,以与设备保持安全电气距离为约束,实现移动巡检装置对阀厅整体环境和目标设备的自动巡检测温。优点在于:无轨式三维定位,经济方便,移动测温响应速度快、定点精度高,精确考虑到电气安全距离的约束条件,充分利用安全裕度空间获取最佳视角,运行可靠性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