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16768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919238.X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工程有限公司 ,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IPC: H01L31/18 , H01L31/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塑封光伏组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层叠形成光伏组件:由上而下依次层叠正面封装材料、热处理后的热塑性弹性体、电池串、热处理后的热塑性弹性体、背面封装材料形成光伏组件;S2.形成密闭空间:将侧面封装材料包裹光伏组件侧面,于光伏组件内部形成密闭空间;S3.抽真空:经正面封装材料或背面封装材料上抽气件对光伏组件内部抽真空。本发明便于将光伏组件进行拆解回收、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能耗。本发明适用于光伏组件生产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216768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0919238.X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工程有限公司 ,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IPC: H01L31/18 , H01L31/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塑封光伏组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层叠形成光伏组件:由上而下依次层叠正面封装材料、热处理后的热塑性弹性体、电池串、热处理后的热塑性弹性体、背面封装材料形成光伏组件;S2.形成密闭空间:将侧面封装材料包裹光伏组件侧面,于光伏组件内部形成密闭空间;S3.抽真空:经正面封装材料或背面封装材料上抽气件对光伏组件内部抽真空。本发明便于将光伏组件进行拆解回收、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能耗。本发明适用于光伏组件生产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56630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26512.8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IPC: H02S30/10 , H02S20/30 , F24S25/636 , F24S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方法,属于光伏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安装方法包括:挤压制作边框,使边框背向电池板的外侧面上形成导轨;将连接螺栓穿入滑块上,将多个滑块沿所述导轨滑入,并使各连接螺栓初步对准固定点位;左右滑动滑块,调整连接螺栓的位置,使各连接螺栓穿过固定点位上的螺栓孔,并用紧固螺母预拧紧;利用力矩扳手将所有的锁紧螺母全部拧紧,使各锁紧螺母拧紧力矩一致。本发明由于滑槽及连接螺栓在边框的外侧,避开了光伏组件背面狭小空间,安装操作空间开放自由,安装操作非常方便,提升了光伏组件整体的安装工作效率;固定安装部不会对电池板具有遮挡影响,提升了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从而提升了电池的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03844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779734.X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河北省凤凰谷零碳发展研究院
IPC: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N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及其背面钝化接触结构的制作方法。所述钝化接触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氮气气氛下抽真空并在氮气气氛下升温至预设温度,在N型晶体硅基体背面生长隧穿氧化层;利用炉管内部的预留腔,使硅烷气体在所述隧穿氧化层上制备多晶硅层,然后进行掺杂处理,得到钝化接触结构。本发明提供的钝化接触结构的制作方法,能够有效避免硅基体表面不良氧化层的产生,保障隧穿氧化层的质量,并在在隧穿氧化层上制备厚度均匀的多晶硅层,进而得到质量良好的钝化接触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067635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59760.8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判断黑硅制绒工艺稳定性的方法及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不同时间点完成制绒的黑硅样片,测试反射率;判断反射率是否在预设反射率的范围内,若是,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调整制绒工艺后再进入上一步骤;选取反射率差值在预设反射率差值范围内的黑硅样片,进行镀膜;进行色差分析,若色差在预设色差范围内,则判定制绒工艺在所述不同时间点之间稳定,否则调整制绒工艺后再进入测试反射率步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工艺简单,方便快捷,能够快速反应硅片表面绒面的变化,及时调整制绒工艺,有效降低组件产品色差不良率,降低组件返修率,节约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105706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490710.7
申请日:2017-12-30
Applicant: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IPC: F21S9/03 , F21V23/04 , F21V29/90 , F21V31/00 , F21W111/0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航空障碍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航空障碍灯,包括:灯体底座、灯体、太阳能电池板和控制装置,灯体设置在灯体底座的上方,灯体底座设置在控制装置的上方,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控制装置的一侧;太阳能航空障碍灯还包括光感应传感器、温度感应传感器和加热丝,光感应传感器和温度感应传感器设置在灯体底座上,加热丝设置在灯体内以及太阳能电池板上;控制装置的输入端与光感应传感器和温度感应传感器连接,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加热丝相连。本发明通过检测灯体外部的温度和光线信息,从而控制加热丝对太阳能电池板和灯罩自动加热,以达到除雪的效果,解决太阳能航空障碍灯在积雪的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10570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711490710.7
申请日:2017-12-30
Applicant: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IPC: F21S9/03 , F21V23/04 , F21V29/90 , F21V31/00 , F21W111/0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航空障碍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航空障碍灯,包括:灯体底座、灯体、太阳能电池板和控制装置,灯体设置在灯体底座的上方,灯体底座设置在控制装置的上方,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控制装置的一侧;太阳能航空障碍灯还包括光感应传感器、温度感应传感器和加热丝,光感应传感器和温度感应传感器设置在灯体底座上,加热丝设置在灯体内以及太阳能电池板上;控制装置的输入端与光感应传感器和温度感应传感器连接,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加热丝相连。本发明通过检测灯体外部的温度和光线信息,从而控制加热丝对太阳能电池板和灯罩自动加热,以达到除雪的效果,解决太阳能航空障碍灯在积雪的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5477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361624.1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黑硅制绒片的清洗方法。所述黑硅制绒片通过金属离子诱导的黑硅制绒技术得到;所述清洗方法为:依次用臭氧水溶液、纯水、混合酸溶液、纯水、臭氧水溶液、纯水对硅片进行浸泡处理,然后烘干;所述混合酸溶液由质量浓度为40‑49%的氢氟酸溶液和质量浓度为37‑40%的氟酸盐溶液按2‑10:1的体积比混合而成。本发明的清洗方法可控制绒面的光反射率,提升光电转化效率,最终在经过微修整的绒面表面可形成一层极薄的氧化硅膜,对硅片表面具有显著的清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011824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0752964.7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河北省凤凰谷零碳发展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单晶硅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减少直拉单晶硅内部气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石英坩埚的圆柱周壁内侧涂覆氢氧化钡涂层;装料,抽空至炉内压力为5~15Torr,调节氩气流量为50~60L/min,将单晶炉的加热器功率调节至熔料功率,直至单晶硅原料全部熔化;将加热器功率调节至引晶功率,稳定化后,调节炉内压力至15~20Torr,调节氩气流量至30~40L/min,进行引晶、放肩生长、等径生长和收尾生长。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同时减少石英坩埚表面附着和熔体中的气泡,抑制晶体内部气孔的产生,保证了单晶硅生长的稳定性,使次品率降低25%以上,有利于提升良品率并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146302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1310316.X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IPC: H01L31/048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的敷设方法及光伏组件,属于光伏组件制备技术领域,光伏组件的敷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EVA胶膜两侧分别各裁切两道相互平行的第一裁切缝和第二裁切缝;在光伏玻璃上敷设第一EVA胶膜及若干电池串,使电池串垂直于第一裁切缝和第二裁切缝,使电池串两端的焊带分别依次穿过第一裁切缝和第二裁切缝;将焊带与汇流带连接;依次敷设第二EVA胶膜和背板。本发明一种光伏组件的敷设方法在第一EVA胶膜上裁切第一裁切缝和第二裁切缝,电池串的焊带穿过第一裁切缝和第二裁切缝与汇流带连接,保证电池串位置固定,避免电池串在后续层压工艺中偏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光伏组件的质量,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