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08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72055.1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学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土保持状态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电数字数据处理领域,方法通过对比同一个视角的水土比例变化来计算和预测该视角下该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且本申请利用了水流失和土流失相互影响的特性,即土流失与水流失其中一方需要在另一方先行产生连续变化时,另一方才会随之产生连续变化,此时的水土比值即会发生可以被观测的变化,本申请还添加了预测功能,从而实现了对水土保持比值的预测,使得本申请能够在水土流失真实发生前即可采用防范措施,消除了后续水土保持措施的滞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0400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289965.5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昆明学院 , 云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N3/0442 , G06Q50/08 , G06F18/10 , G06F18/21 , G06F18/243 , G06F18/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道路建设项目碳排放比率韧性分析方法,属于碳排放、机器学习以及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领域,包括:从道路建设项目的历史数据中获取碳排放比率的历史变化趋势,结合实时监测数据,构建碳排放比率的动态变化模型;通过分析碳排放比率与干扰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确定干扰因素对碳排放比率动态变化模型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从修正后的碳排放比率变化趋势中提取关键波动特征,结合预设的阈值,判断碳排放比率的波动是否超出可接受范围;若碳排放比率波动超出预设阈值,则采用自适应滤波算法对数据进行降噪处理,生成降噪后的碳排放比率数据;采用机器学习算法中的随机森林模型,对分段分析结果进行训练,生成碳排放比率的预测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18709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27441.2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湿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填料清洗装置,包括机体、填料进料斗、一级洗料仓、洗料盘、洗料仓阀门、二级洗料仓、清洗循环水箱和清洗出料挡板;机体底部设置有支撑脚;机体顶部设置有填料进料斗;填料进料斗下部连接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底部设置有洗料盘;洗料盘设置在一级洗料仓内;一级洗料仓底部设置有洗料仓阀门;洗料仓阀门为圆锥型结构设置;洗料仓阀门外侧设置有清洗循环水箱;清洗循环水箱顶部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为倾斜设置在一级洗料仓底部外圆;洗料仓阀门底部连接设置有二级洗料仓;二级洗料仓底部设置有清洗出料挡板,解决人工湿地填料快速高效清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0227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09794.0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塘库的规模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通过塘库的点云数据建立塘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根据塘库的在预设时长内的所有降水量数据计算得到地域的有效库容,根据有效库容计算面源污染敏感性,并将面源污染敏感性代入三维有限元模型中进行赋值,通过基于每次面源污染模拟的结果迭代更新上一次面源污染模拟的规模参数,并获取所有面源污染模拟中的面源污染最小值,最后判定与面源污染最小值相对应的规模参数为最佳参数,在三维有限元模型中输出最佳参数以生成塘库的规模布局。本申请通过模型建立并对模型进行反复迭代演算以找到最小面源污染,从而根据迭代演算的结果代入模型中生成塘库布局,使得塘库的规模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024349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656609.7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大水库建设对水温影响机制的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该装置包括水温自动监测站、通信系统和数据监测中心三部分;水温自动监测站包括水温传感器、RTU控制器、通信设备、防水信号电缆,等等;太阳能板通过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与RTU控制器连接;水温传感器通过防水信号电缆与RTU控制器连接;等等。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做到监测水温不受恶劣天气影响,不受水电运行/调度影响,可以持续的、不间断地得到不同深度的水层的温度数值,更不会给科研人员带来人身安全危险,能为该湖库水质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保护、湖库渔业管控等给予技术指导,同时也为湖库生态调度、水电水利工程生态调控、生态农灌等给予重要的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5758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46744.0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景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电数字数据处理领域,方法通过对景观的全时客流量进行区间划分,并在对应的客流量开启对应的功能,不需要人工启闭也不需要根据制定计划启闭,使得景观能够依托于实时客流量进行启闭,为了能够依托于实时客流量本申请还使用了预测技术手段来预测即将到来的客流量或者实时客流量,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水景控制能够较为明显地提升水晶的利用效率,同时也避免了人工启闭带来的主观误差以及失误。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8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26545.5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2 , G06Q50/26 , G06F17/18 ,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农业面源污染产生量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污染监测技术领域,方法针对目前农业用地情况复杂、资料收集难度大、污染负荷计算繁琐等弊端,提出了面源污染产生量的评估方法,通过降水数据、计算区域面积、农业用地农耕数据、溢流污染物浓度检测值等计算得到农业用地的面源污染产生量,同时还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农耕面积与农耕耗材用量的线性回归关系,实现了面源污染产生量的预测功能,同时通过获取农业用地的降水有效负荷来计算超出有效负荷的产生量,并将超出的量定义为农业面源污染产生量,使得本申请的农业面源污染产生量不仅得到量化,同时还能通过计划耕作面积和计划用料即可得到农业面源污染产生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60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59933.5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云南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50/26 , G06T17/0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海绵城市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获取目标城市的特征信息,生成目标城市的城市三维模型;从模型数据库中获取与城市三维模型相匹配的目标海绵城市设计模型,对目标海绵城市设计模型进行仿真测试,得到包含有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运行能力的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输出目标城市的设计方案。通过本申请实施,一方面,能够全方位、直观地展示城市地形、建筑、排水设施等要素,使设计更加精确全面。另一方面,不受限于专家自身经验,可通过仿真测试,在不同降雨条件下评估设计方案的运行能力,确保设计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提升设计效率与降低成本、增强多方协调与决策支持以及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15049302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92755.4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热河谷区生产建设项目生态修复体系的确立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确立生态修复分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目标;确立参照生态系统;确立现状生态系统诊断及评估的内容和方法;确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方案;确立水土保持生态恢复体系及方法;确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工作程序。本发明是基于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构建的一种干热河谷区生产建设项目生态修复体系的确立方法,可通过经济可行的方法,有效改善土壤、水分、微地形等生境条件,恢复与区域原生生态系统及周边环境更加融合的植被群落,有利于增强植被群落的稳定性和自身演替能力,满足项目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同时,实现施工区域的近自然生态恢复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210434079U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21140476.X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具体涉及雨水处理及利用系统;包括自控调蓄池、生态景观水池和建筑物,自控调蓄池通过雨水收集管与屋面雨水管网连接,自控调蓄池通过出水管与生态景观水池连接,生态景观水池周向设置有海绵体,海绵体下部设置有与建筑物连通的管道,并且建筑物顶部设置有光伏太阳能供电设备;本装置用地小、处理效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