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03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64383.7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滑坡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与智能调控的滑坡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在金属加固装内部以及滑坡本体的关键位置放置至少一个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滑坡体数据;并在降雨条件下实时获取斜坡体的水成分成像数据;将滑坡体水成分成像数据得出雨水量;基于雨水量自动调节排水渠道和导流渠道的阀门开度;对雨水量进行计算,得到稳定性参数分布;根据稳定性参数分布获取安全系数,通过多个网格单元安全系数获取斜坡体的失稳概率;通过有限元分析优化金属加固桩和加固架的结构设计,进行调整。本发明通过多源数据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与自动控制,提升滑坡体的检测的精度和预警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582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1396.X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能澜沧江上游水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厚覆盖层上面板堆石坝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涉及水利水电技术领域。本发明与之前的防渗结构相比,通过多道防渗墙和防渗墙‑连接板‑趾板防渗结构的柔性连接,使得大坝的防渗结构在发生较大变形时,依旧能够使用;采用新型趾板抗滑装置防止趾板发生大水平位移;还通过预埋监测管内的可替换式孔隙水压力监测设备解决大坝发生大变形后,内部孔隙水压力监测传感器损坏无法更换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4584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314882.2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能转换为重力势能的协同抗滑桩及其布设方法,协同抗滑桩包括:滑移面、滑坡体、抗滑桩本体、第一应变传感器、第二应变传感器、第三应变传感器、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第一区块链网络节点、云服务器、第二区块链网络节点及监测终端。布设方法包括根据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判断边坡的潜在滑移面;通过分析力学及数值模拟对抗滑桩本体及桩间连扳的结构参数进行设计;抗滑桩本体布置于滑坡体中,用桩间连扳将相邻的抗滑桩本体连接。本发明实时监测和评估滑坡体的动态变化,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为结构监测和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对于预防滑坡事故、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16679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14881.8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滑桩及其成型装置,涉及边坡阻滑技术领域,改善抗滑桩伸出地面的部分容易受力变形弯折,而常规抗滑桩不具备防变形的能力,长时间使用时容易发生形变的问题,包括圆筒桩体,所述圆筒桩体内部呈圆形空腔设计,所述圆筒桩体在桩身不同高度、桩前桩后不同位置分别开设有排水孔,所述圆筒桩体内部所开设排水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塑料网格板,所述塑料网格板的外表面包裹有多层涤纶短纤针刺土工布。本发明在使用时,可金属套筒套接在两个相邻的圆筒桩体上,将紧固成型板插入到金属套筒上的卡接块内部,使相邻的两个圆筒桩体连接成型,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结构,减少圆筒桩体伸出地面的部分容易受力变形弯折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49681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24451.0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模拟高位高危滑坡及其链生灾害的自适应性试验平台,包括可调节滑坡体位置的等效滑速测控装置、模拟滑坡河谷、测量设备等。能够真实模拟高位滑坡的入水速度,通过提供滑坡体初速度有效降低滑坡体的高度,提高实验的安全性,可通过滑轨调节滑坡体位置以及改变滑坡体倾角,满足多滑坡体实验简便操作的要求,同时布置测量设备对涌浪进行精确的观测和记录。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3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01031.8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 华能澜沧江上游水电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9B23/40 , G06F30/27 , G06F30/25 , G06F30/28 , G06N3/0985 , G06F18/2431 , G06N20/2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岩土力学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滑坡涌浪物理与数值混合模型构建方法、系统及应用,方法包括根据滑坡涌浪物理模型试验的第一结果,分析滑坡涌浪的滑坡失稳演化运动过程、滑坡入库首浪高度及涌浪传播过程;根据滑坡涌浪数值模型试验的第二结果,进行数值模拟试验;调整滑坡涌浪数值模拟试验中粒子大小以及核函数,使得滑坡涌浪数值模拟试验和滑坡涌浪物理模型试验中的首浪高度,到达对岸高度,涌浪压力分布一致;将调整后的滑坡涌浪数值模型作为获得的滑坡涌浪混合模型。系统包含第一结果获取模块、第二结果获取模块、试验参数调整模块、混合模型获取模块。本发明方便地对不同计算工况进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8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63516.8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上游水电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1M10/0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类函数自适应的滑坡涌浪速度时程确定方法和装置,实施涌浪物理模型试验,通过涌浪物理模型试验获取第一测和第二测点数据集;基于第一测点数据集对各测点位置参数进行标定,得到测点位置参数,依据测点位置参数和第二测点数据集生成浪高‑时间分析数据三维数组;对三维数组按照时程进行分段,拟合获得分段后的浪高多类函数自适应公式;对分段后的浪高多类函数自适应公式进行求导,绘制测点涌浪爬升速度的时程曲线。本发明可高精度、高效率地确定滑坡涌浪速度时程,克服室内试验设备受限时,无法获取涌浪速度的问题,更清晰的认识室内涌浪物理模型试验的涌浪数据特征,高效总结试验涌浪速度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818700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90273.2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上游水电有限公司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减轻涌浪对大坝冲击作用的装置,包括大坝,大坝坡面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浮箱组件,若干浮箱组件沿着大坝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去、且若干浮箱组件之间通过钢绳串联,大坝两岸的底端均设置有用于对钢绳进行引导的导向组件,大坝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对钢绳进行固定的固定板,大坝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对钢绳进行收卷的收卷组件。本发明的主浮箱、副浮箱和副浮箱下接的翼板利用上部浮体结构阻挡波浪的传播或使其破碎,并干扰波浪和破坏波浪内部的水质点运动及翼板的阻尼作用以达到减轻涌浪对大坝冲击作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83054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596016.9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LiDAR点云的边坡等高线生成方法,通过对由LiDAR获取的边坡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改进的渐进加密三角网滤波算法,对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去除非地面点,得到裸露的地面点,并形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滤波后的点云数据提取边坡范围内的水系特征约束区域,剔除水系特征约束区域内的三角网,生成带有特征约束的不规则三角网,并利用三角网顶点高程值内插方法生成等高线。通过本发明,能够快速高效地从带有水系约束区域的LiDAR点云中提取等高线,与传统的等高线提取方法相比,更具科学性、可靠性,节省了大量人工操作,具有效率快和作业精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3054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595247.8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Dynamo的边坡数字孪生体构建及动态更新方法,通过对边坡的多源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边坡工程地质数据库,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构建边坡地表模型,基于地质钻孔数据,采用空间插值算法与可视化编程软件Dynamo,构建边坡数字孪生体,提取边坡开挖轮廓线坐标,利用Dynamo快速建立和动态修改开挖边坡三维模型和支护模型。通过本发明,能够快速构建边坡数字孪生体模型,且能够根据边坡的实际开挖参数动态高效地更新开挖与支护模型,并为工程计算分析提供仿真模型,实现了地质信息在模型上的虚实映射和集成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