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6611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59351.6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25 , G06Q50/26 , G06F16/245 , G06F1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科学与信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水环境监测方法,包括:采集水环境特征数据和相应的监测指标数据;将特征数据转化成统一的格式,并按照类型顺序进行排列;确定至少一个监测维度,依次检测所述特征数据中是否存在相应的监测指标;每确定一个所述监测指标存在时,将当前所有存在监测指标和各监测指标对应的数值组成一个监测维度;分别建立各所述监测维度和相应水环境数据的对应关系;在相应的数据库中存储水环境数据标识;检索时,将检索条件转化成多个监测维度,根据监测维度提取相应数据库中的全部水环境数据标识。本发明可以提高水环境监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10804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15479.3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16C20/30 , G16C20/20 , G16C20/70 , G06F18/2135 , G06Q50/26 , G06F18/27 , G06F18/15 , G06F18/2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测量与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的土壤电动条件获取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土壤理化性质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收集土壤样本并测量土壤理化性质,包括含水率、有机质含量和重金属含量;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基于土壤理化性质数据建立土壤电动条件预测模型,所述模型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块和土壤电动响应预测模块;模型训练和验证模块,用于使用土壤样本数据对所述土壤电动条件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并验证模型准确性以获取训练好的土壤电动条件预测模型;电动条件获取模块,用于将待测土壤样本的理化性质数据输入所述训练好的土壤电动条件预测模型以获取土壤的电动条件。本发明可以提高土壤电动条件预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81601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15929.0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有限单元法的材料本构模型,属于人工智能和材料本构模型技术领域,包括根据土石坝材料试件大小建立有限元模型,输入压缩试验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有限元计算,提取模型真实应力、应变及其增量数据,组成数据集;采用深度学习对数据集进行学习,输出深度学习模型参数;根据深度学习模型参数,编写材料本构子程序,构建基于深度学习与有限单元法的土石坝材料本构模型,本发明土石坝材料本构模型构建方法,使用的深度神经网络能够无限逼近任意连续函数,因此能够用于对复杂非线性土石坝材料本构模型的构建,且深度神经网络本构模型仅基于试验数据,没有作出任何假设,模型不受应力应变曲线形状的影响,模型更客观。
-
公开(公告)号:CN11188160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010615929.0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土石坝材料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属于人工智能和材料本构模型技术领域,包括根据土石坝材料试件大小建立有限元模型,输入压缩试验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有限元计算,提取模型真实应力、应变及其增量数据,组成数据集;采用深度学习对数据集进行学习,输出深度学习模型参数;根据深度学习模型参数,编写材料本构子程序,构建基于深度学习与有限单元法的土石坝材料本构模型,本发明土石坝材料本构模型构建方法,使用的深度神经网络能够无限逼近任意连续函数,能够用于对复杂非线性土石坝材料本构模型的构建,且深度神经网络本构模型仅基于试验数据,没有作出任何假设,模型不受应力应变曲线形状的影响,模型更客观。
-
公开(公告)号:CN11230213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691420.1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雨水综合控制方法,包括:雨水收集模块,用于收集雨水;控水消污模块,用于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排水模块,用于存储、转移收集的雨水或经过滤的雨水;用水模块,对排水模块或控水消污模块来水进行使用。雨水经过植物根系、土壤等的净化后,通过开口盲管收集到雨水管渠内。雨水管渠将收集到的净化的雨水存储起来,或者直接对景观水进行补给、进行绿化灌溉。可以将超过城市需求的雨水存储起来,转移到有需要的地方,减少或减轻雨水过多带来的洪涝灾害。可以对洁净度不同的雨水分类存放,分类使用,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6611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59351.6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25 , G06Q50/26 , G06F16/245 , G06F1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科学与信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水环境监测方法,包括:采集水环境特征数据和相应的监测指标数据;将特征数据转化成统一的格式,并按照类型顺序进行排列;确定至少一个监测维度,依次检测所述特征数据中是否存在相应的监测指标;每确定一个所述监测指标存在时,将当前所有存在监测指标和各监测指标对应的数值组成一个监测维度;分别建立各所述监测维度和相应水环境数据的对应关系;在相应的数据库中存储水环境数据标识;检索时,将检索条件转化成多个监测维度,根据监测维度提取相应数据库中的全部水环境数据标识。本发明可以提高水环境监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210766240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1144634.9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型城市道路结构,属于道路技术领域,包括行车道、人行道和路缘,行车道包括从下向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地基层、第一垫层、第一碎石层、第一透水混凝土层和透水沥青层,人行道分布在行车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路缘设置于行车道与人行道之间,路缘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导流槽,第二部分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导流槽,第二部分设置在第一部分的上端,第二部分的靠近行车道的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进水孔,第一进水孔处设有第一格栅滤网,人行道的上表面与路缘的上端齐平,第一部分的底部设有排水孔。其设计合理,建造方便,提高了雨水的生态利用率和雨水径流污染的有效调控,还避免路面积水。
-
公开(公告)号:CN210439415U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21145018.5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露营园地的海绵透水系统,该海绵透水系统设置在公共道路与排水渠之间的露营园地之内;由公共道路至排水渠之间依序设置LID措施:植草沟、生物滞留带、绿色屋顶、透水铺装带A、植被缓冲带、雨水湿地、下沉绿地、透水铺装带B、生态塘。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整体构思的思维来对某一露营园地进行结构改造,在不同的地方设置不同的LID结构,经改进后的整体系统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缺陷,可以同时满足诸多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0439439U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21140498.6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具体涉及居住用地雨水的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屋面水收集池、地面水收集池、沉降池、蓄水池和市政水管,屋面水收集池、地面水收集池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沉降池连接,沉降池的出水口通过第二管道与蓄水池连接,蓄水池的溢流口连接市政水管;能够对居住用地的雨水进行收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06023668U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21087006.8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S2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校正支架基础的光伏支架,包括支架立柱及设置在支架立柱上的斜梁;所述支架立柱上端通过螺栓设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件通过螺栓连接L型连接件,L型连接件的竖臂上通过螺栓固定斜梁,斜梁的每个壁面上开设数个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转动连接件及斜梁设置可调孔的方式,克服支架基础测量及施工误差的不利影响,由于测量及施工误差发生偏移,导致支架立柱随之发生偏移时,通过转动连接件,调整螺栓连接通孔,实现支架立柱与斜梁按设计要求连接,有效的解决了支架基础测量及施工误差问题,适用于复杂地形区域的光伏电站,提高支架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及美观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