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渡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86803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626448.4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渡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渡槽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渡槽流量确定第二渡槽结构尺寸和截面类型;然后计算第一渡槽的承载能力;再根据承载能力确定滑动装置的结构;根据第二渡槽及槽内流水与抗侧装置组成的结构体的基频与第一渡槽横向基频相近确定弹簧参数;然后施工第一渡槽,并在第一渡槽内预埋抗侧装置预埋件和滑动装置预埋件;最后安装滑动装置、第二渡槽和抗侧装置,渡槽运行。采用本方案,地震工况下由于第二渡槽与第一渡槽间为可滑动连接,第二渡槽由于惯性和弹簧的恢复力作用下的运动方向与第一渡槽相反,在计算渡槽地震作用时,第二渡槽及水的质量可以不作为附加质量参与地震力计算,进一步起到减震的作用。

    Ⅴ~Ⅵ级围岩中的隧道边墙初期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6137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45868.4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Ⅴ~Ⅵ级围岩中的隧道边墙初期支护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新建隧道工程中的边墙支护领域的Ⅴ~Ⅵ级围岩中的隧道边墙初期支护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加固后围岩作为承载体,预控隧道超前变形及开挖变形量,提高施工安全性和结构耐久性的Ⅴ~Ⅵ级围岩中的隧道边墙初期支护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对隧道边墙进行小角度超前支护;b、隧道进行开挖;c、隧道初喷砼;d、安装支护钢架;e、复喷砼施工;f、进行大角度超前支护施工;g、进行复喷砼施工。本发明采用的支护方法充分利用了岩土体力学性能,利用加固后的围岩作为承载体,预控隧道超前变形及开挖变形量,提高施工安全性和结构耐久性,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工程投资。

    浅埋偏压倾倒变形散体及强卸荷岩石结构中的隧道开挖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00079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698609.0

    申请日:2014-1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0 E2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浅埋偏压倾倒变形散体及强卸荷岩石结构中的隧道开挖法,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的隧道施工领域的浅埋偏压倾倒变形散体及强卸荷岩石结构中的隧道开挖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临时支护工程量,防止隧道开挖诱发山体滑坡及隧道过大变形的浅埋偏压倾倒变形散体及强卸荷岩石结构中的隧道开挖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将待挖的隧道划分成上台阶、中台阶、下台阶和仰拱;b、开挖上台阶,并进行支护;c、开挖中台阶,并进行支护;d、开挖下台阶,并进行支护;e、开挖仰拱部分,并在进行支护。据围岩的自稳能力选择对应的隧道开挖方式,充分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放坡开挖,减少临时支护。本发明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投资,确保了施工安全。

    Ⅳ~Ⅵ级围岩超挖隧道初期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04012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1393683.6

    申请日:2018-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Ⅳ~Ⅵ级围岩超挖隧道初期支护方法,涉及土木工程领域,解决现有超挖隧道初期支护方法存在脱空及脱壳的现象,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Ⅳ~Ⅵ级围岩超挖隧道初期支护方法,包括:S1.对存在超挖的隧道开挖面进行喷混凝土支护;S2.在隧道内安装并固定拱架,拱架内侧安装钢筋网;S3.在隧道的系统锚杆位置分别径向安装钢花管;S4.在钢花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排气管;S5.安装钢板或钢带;S6.对喷混凝土填密区用混凝土喷填密实;S7.对直接喷混凝土支护区喷混凝土,以钢板/带为外模板喷混凝土;S8.对拱架背后的脱空区进行注浆和/或回填混凝土;S9.施工系统锚杆。

    预支护与永久支护结合的边坡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14954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810958684.4

    申请日:2018-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支护与永久支护结合的边坡支护方法,涉及边坡支护领域,解决现有的边坡支护方法没有充分利用边坡岩土体作为支护体系,导致边坡支护过于保守或支护过弱的问题。本发明解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预支护与永久支护结合的边坡支护方法,先锁口支护,再边坡支护,锁口支护:先测设边坡开口线;然后在边坡开口线外设置锚杆布置点,锚杆布置点分别施工竖向锚杆和水平向锚杆,并进行注浆;再次,布置钢筋网片,布置连接钢筋并形成钢筋框格梁;最后喷砼。边坡支护通过与锁口支护类似的方法,分层开挖、分层支护,最后完成整个边坡的开挖及支护。本发明充分利用岩土体的自身力学性能,主动约束边坡变形,节约成本,施工操作性强,安全风险低。

    隧道初期支护的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3677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610225659.6

    申请日:2016-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初期支护的加固方法,特别是一种应用于软弱破碎围岩地段的隧道初期支护的加固方法。隧道初期支护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采用洞渣快速对初期支护底部两侧进行反压处理;b、在初期支护内侧设置支撑装置进行临时支撑处理;c、对初期支护变形段的隧道拱墙范围内的围岩进行径向加固处理;d、对初期支护进行二次砼衬砌施工。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快速、可操作性强,并节省工程投资的隧道初期支护的加固方法。

    Ⅴ~Ⅵ级围岩中的隧道边墙初期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6137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510545868.4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Ⅴ~Ⅵ级围岩中的隧道边墙初期支护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新建隧道工程中的边墙支护领域的Ⅴ~Ⅵ级围岩中的隧道边墙初期支护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加固后围岩作为承载体,预控隧道超前变形及开挖变形量,提高施工安全性和结构耐久性的Ⅴ~Ⅵ级围岩中的隧道边墙初期支护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对隧道边墙进行小角度超前支护;b、隧道进行开挖;c、隧道初喷砼;d、安装支护钢架;e、复喷砼施工;f、进行大角度超前支护施工;g、进行复喷砼施工。本发明采用的支护方法充分利用了岩土体力学性能,利用加固后的围岩作为承载体,预控隧道超前变形及开挖变形量,提高施工安全性和结构耐久性,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工程投资。

    控制顺向陡倾层状结构岩石隧道边墙超挖的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6141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48197.7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顺向陡倾层状结构岩石隧道边墙超挖的支护方法,特别是一种应用于顺向陡倾层状岩石和节理裂隙较发育岩石条件下的边墙超挖的支护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约束围岩不利变形,预防隧道塌方,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工程投资的控制顺向陡倾层状结构岩石隧道边墙超挖的支护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在隧道两侧边墙部位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向外施工超前水泥砂浆锚杆,对隧道开挖轮廓范围外周边的围岩超前支护;b、对边墙部位开挖施工;c、两侧边墙部位支护;d、依次重复循环进行前述三个步骤直至完成隧道开挖。本发明提高了岩石的承载能力,有效的约束不利变形,预防隧道塌方,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投资。

    隧道底部成拱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63696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450372.9

    申请日:2015-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需要对隧道底部开挖就能够在隧道底部形成仰拱结构的隧道底部成拱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隧道拱、墙开挖并完成初期支护,初期支护包括安装在隧道内的多榀钢架,在与每榀钢架下部相对应的隧道左右两侧墙脚内分别设置一组锁脚锚杆或锁脚导管;b、将各锁脚锚杆或锁脚导管分别与各自相对应的钢架焊接固定;c、按照在同一隧道横截面内注浆深度由中间向两边依次递减的方式对隧道路基顶面以下的岩土体进行多点位注浆,并向每个点位中注入特定量的浆液,使得由浆液加固后的岩土体形成反向拱形结构。本方法不需要对隧道底部开挖,施工操作简便,进度快,安全性高。

    隧道仰拱结合型索道桥桥台

    公开(公告)号:CN11153516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010430079.7

    申请日:2020-0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仰拱结合型索道桥桥台,属于桥梁工程领域。本发明在索道桥的一岸或两岸设置有隧道,隧道底部设置有仰拱,仰拱在其靠近索道桥的一端设置有础材,础材顶部设置有用于铺设主索的索鞍,主索端部跨过索鞍后,以水平方向锚固在仰拱的回填混凝土内。本发明将索道桥的桥台的形式与隧道的仰拱相结合,将索鞍设置在仰拱端头的础材上,将跨过索鞍的主索分批锚固在仰拱的回填混凝土内。所有主索通过索鞍后以水平方向锚固在仰拱内,从而避免锚索转孔施工,减少开挖,减轻对环境的破坏,节约造价及工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