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工围堰工程的复合防渗墙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5185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94890.5

    申请日:2016-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9/04 E02D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工围堰工程的复合防渗墙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防渗效果好,建造成本相对较低的用于水工围堰工程的复合防渗墙。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所述复合防渗墙的施工方法。所述的复合防渗墙包括混凝土防渗墙本体、软质有机防渗薄膜和防渗连接结构,位于土石方基础中的所述混凝土防渗墙本体与位于堆填围堰堰体中的所述软质有机防渗薄膜通过所述的防渗连接结构防渗的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的施工方法先浇混凝土导向槽、混凝土防渗墙的浇筑,软质有机防渗过渡薄膜、定支撑架的布置以及后浇混凝土盖冒的浇筑等步骤。

    水工隧洞边墙与底板衬砌施工用模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07010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702841.X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工隧洞边墙与底板衬砌施工用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提供一种制造安装简单,施工方法,能显著提高施工效率的水工隧洞边墙与底板衬砌施工用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的模板系统包括沿隧洞边墙外侧顺序布置的标准模板,还包括边墙与底板交界处的免拆拼装钢板,所述的免拆拼装钢板布置在边墙下部与底板接触部位的钢筋混凝土的外侧。所述施工方法的施工顺序为先进行边墙中的边墙钢筋和底板中的预留底板钢筋的绑扎,然后进行边墙和底板交界处加强钢筋的绑扎,接着根据现场状况裁剪免拆拼装钢板并将其拼装到位,接着在混凝土钢筋的外侧支设边墙中上部位置处的标准模板,最后浇筑完成采用所述模板系统进行边墙施工的工作。

    用于水工围堰工程的复合防渗墙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51857B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10494890.5

    申请日:2016-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工围堰工程的复合防渗墙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防渗效果好,建造成本相对较低的用于水工围堰工程的复合防渗墙。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所述复合防渗墙的施工方法。所述的复合防渗墙包括混凝土防渗墙本体、软质有机防渗薄膜和防渗连接结构,位于土石方基础中的所述混凝土防渗墙本体与位于堆填围堰堰体中的所述软质有机防渗薄膜通过所述的防渗连接结构防渗的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的施工方法先浇混凝土导向槽、混凝土防渗墙的浇筑,软质有机防渗过渡薄膜、定支撑架的布置以及后浇混凝土盖冒的浇筑等步骤。

    用于大坡降、高流速泄水的导流明渠

    公开(公告)号:CN208717869U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21355219.3

    申请日:2018-08-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流明渠,尤其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坡降、高流速泄水的导流明渠,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有效的消除高速下泄水流的下泄能量并保护下游边坡的用于大坡降、高流速泄水的导流明渠。所述的的导流明渠包括导流明渠本体,所述的导流明渠本体沿水流方向布置在上游围堰与下游围堰之间的河床内,所述的导流明渠还包括护坡消力系统,所述的护坡消力系统沿水流方向布置在中下游侧的所述导流明渠本体内;从所述导流明渠本体导出的下泄水流通过所述的护坡消力系统消能和导离下游侧出口处的边坡。

    用于水工围堰工程的复合防渗墙

    公开(公告)号:CN205712147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643113.8

    申请日:2016-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工围堰工程的复合防渗墙,属于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防渗效果好,建造成本相对较低的用于水工围堰工程的复合防渗墙。所述的复合防渗墙包括混凝土防渗墙本体、软质有机防渗薄膜和防渗连接结构,所述的混凝土防渗墙本体位于下部的土石方基础中,所述的软质有机防渗薄膜位于上部的堆填围堰堰体中,所述的防渗连接结构位于所述土石方基础与所述堆填围堰堰体的交接处,所述的混凝土防渗墙本体与所述的软质有机防渗薄膜通过所述的防渗连接结构防渗的连接为一个整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