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机制砂中云母含量的湿法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16029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95345.5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机制砂中云母含量的湿法生产工艺,以降低机制砂中云母的含量,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破碎机粉碎原料以得到物料a;对所述物料a进行筛分以得到物料b和物料c;通过螺旋溜槽设备对所述物料b进行云母剔除;通过洗砂设备对分选后的物料b进行洗砂以得到物料d及含砂废水;组合物料d与物料c作为成品砂并进行堆存;通过筛选设备对所述含砂废水进行云母筛除,并通过石粉回收装置得到物料e;堆存物料e。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生产工艺,可有效降低机制砂中云母含量至2%以下,满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一种干法制砂系统及其制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82509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98013.5

    申请日:2021-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法制砂系统及其制砂方法,包括石打石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第一筛选装置、石打铁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和第二筛选装置;所述石打石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用于接收制砂原料库的物料进行破碎,所述第一筛选装置用于筛选石打石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破碎后的物料,所述石打铁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用于破碎第一筛选装置筛选后的物料,所述第二筛选装置用于筛选石打铁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破碎后的物料;采用本方案,能充分利用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石打铁”和“石打石”两种工作模式,降低了单一模式“石打石”产品砂的细度模数,使得产品更接近理想细度模数,且能降低石粉的产生量,降低处理成本。

    一种TBM开挖料洞内制备砂石骨料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1841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04380.7

    申请日:2022-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BM开挖料洞内制备砂石骨料的方法及系统,涉及隧洞施工技术领域;洞内制备砂石骨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隧洞内将TBM开挖料,按照粒径大小筛分成砂料、整形料和破碎料;将所述破碎料破碎后,按照粒径大小筛分成再碎料、粗石料和待整形料;对所述整形料和所述待整形料,进行整形,以产出精分料;将所述精分料按照粒径大小筛分成精砂料、精石料和碎石料;对所述砂料和所述精砂料进行洗砂细砂处理,以产出成品砂,实现了TBM洞挖料的就近加工和使用,避免了洞内物料外运加工并返运的情况发生,简化了施工程序,节约了施工工期,降低了工程成本。洞内制备砂石骨料的系统,用于实现前述的洞内制备砂石骨料的方法。

    一种旋流竖井排水隧洞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452701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410640003.1

    申请日:2014-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流竖井排水隧洞。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沟道坡降较大的排水工程时,不会破坏地表建筑物的竖井式地下排水隧洞,包括至少1个排水隧洞和至少1个旋流竖井,且排水隧洞和旋流竖井交错设置,排水隧洞一端具有进水口、另一端具有出水口,排水隧洞内壁底部为斜坡状,且最低处位于出水口一端,旋流竖井上端侧壁设有可用于连接排水隧洞出水口的竖井进水段、下端侧壁设有可用于连接排水隧洞进水口的竖井出水段,竖井进水段内壁底部为斜坡状,且最低处位于靠近旋流竖井的一端,竖井出水段内壁底部为斜坡状,且最低处位于远离旋流竖井的一端。本发明通过交错设置排水隧洞和旋流竖井,实现全地下结构排水,不会破坏地表建筑物,结构简单,容易施工,且体型光滑连续,运行安全性高。

    一种高品质机制砂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5436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28147.1

    申请日:2022-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品质机制砂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包括将制砂原料进行初步破碎,获得机制砂初级产品;对机制砂初级产品进行筛选,筛选出第一粒径物料、第二粒径物料和第三粒径物料,其中第一粒径大于第二粒径,第二粒径大于第三粒径;将第一粒径物料重新执行第一步;对第二粒径物料进行二次破碎,获得第四粒径物料;将第三粒径物料和第四粒径物料进行水洗,脱水后获得机制砂;本发明通过对制砂原料进行初步破碎,并获得粒径较大的机制砂初级产品,然后将机制砂初级产中的大粒径物理重新返回进行初步破碎,对中粒径物料进行二次破碎,然后在进行水洗获得成品机制砂,可以减少了石粉的产量,也实现了节能减耗。

    一种旋流竖井排水隧洞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52701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40003.1

    申请日:2014-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E02B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流竖井排水隧洞。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沟道坡降较大的排水工程时,不会破坏地表建筑物的竖井式地下排水隧洞,包括至少1个排水隧洞和至少1个旋流竖井,且排水隧洞和旋流竖井交错设置,排水隧洞一端具有进水口、另一端具有出水口,排水隧洞内壁底部为斜坡状,且最低处位于出水口一端,旋流竖井上端侧壁设有可用于连接排水隧洞出水口的竖井进水段、下端侧壁设有可用于连接排水隧洞进水口的竖井出水段,竖井进水段内壁底部为斜坡状,且最低处位于靠近旋流竖井的一端,竖井出水段内壁底部为斜坡状,且最低处位于远离旋流竖井的一端。本发明通过交错设置排水隧洞和旋流竖井,实现全地下结构排水,不会破坏地表建筑物,结构简单,容易施工,且体型光滑连续,运行安全性高。

    一种设备吊装检修结构及地下洞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6477395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20029043.2

    申请日:2022-0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备吊装检修结构及地下洞室结构,该设备吊装检修结构,用于地下洞室的设备吊装,包括:吊装平台以及设置于所述吊装平台上方的至少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包括用于与地下洞室顶部配合的第一支撑结构,用于与地下洞室边墙配合的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吊装平台下方的地下洞室的边墙配合;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相对于所述吊装平台间隔设置,形成用于安装闸门以及启闭机的安装空间,通过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实现闸门或启闭机等重型设备的安装,方便吊装设备的操作。

    用于砂石骨料的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172194U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20635955.X

    申请日:2014-1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用于砂石骨料的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可以广泛应用于需要对砂石骨料进行加热的技术领域,该加热装置主要包括蒸汽排管、外部蒸汽管和外部冷凝管,所述蒸汽排管包括上横排管、竖排管和下横排管,所述竖排管连在上横排管和下横排管之间,所述上横排管与外部蒸汽管相连,所述下横排管与外部冷凝管相连,所述蒸汽排管固定在骨料罐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外部蒸汽管向蒸汽排管中通入热蒸汽,经过换热后,砂石骨料温度得以提升,蒸汽变成冷凝水由冷凝管排出冷凝水,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高,对砂石骨料的加热效果好。

    一种适用于硬岩和卵石的高品质机制砂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910832U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22039607.3

    申请日:2022-08-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硬岩和卵石的高品质机制砂制备装置,包括立轴冲击式破碎机、振动筛、风选系统、棒磨式制砂机、洗砂细砂回收系统和成品库,振动筛的第一输出口与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输入口连通;风选系统的输入口与振动筛的第二输出口连通,风选系统的第二输出口和风选系统的第三输出口均与成品库连通;棒磨式制砂机的输入端与风选系统的第二输出口连通;洗砂细砂回收系统的输入口与棒磨式制砂机的输出口连通,洗砂细砂回收系统的输出口与成品库连通;本实用新型利用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对原料进行初步破碎,再利用了棒磨式制砂机的生产粒度分布均匀、细度模数可调的物料,使得产品的粒度分布和细度模数更接近理想产品。

    一种竖井式地下排水隧洞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212170U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420674038.2

    申请日:2014-1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竖井式地下排水隧洞。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沟道坡降较大的排水工程时,不会破坏地表建筑物的竖井式地下排水隧洞,包括至少1个排水隧洞和至少1个旋流竖井,且排水隧洞和旋流竖井交错设置,排水隧洞一端具有进水口、另一端具有出水口,排水隧洞内壁底部为斜坡状,且最低处位于出水口一端,旋流竖井上端侧壁设有可用于连接排水隧洞出水口的竖井进水段、下端侧壁设有可用于连接排水隧洞进水口的竖井出水段,竖井进水段内壁底部为斜坡状,且最低处位于靠近旋流竖井的一端,竖井出水段内壁底部为斜坡状,且最低处位于远离旋流竖井的一端。本实用新型通过交错设置排水隧洞和旋流竖井,实现全地下结构排水,不会破坏地表建筑物,结构简单,容易施工,且体型光滑连续,运行安全性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