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3122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16219.1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企业信息化软件管理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传统的3DE二次开发APP在二次开发功能有更新时,需要手动重新配置二次开发功能数据,才能使更新功能正常使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3DE平台二次开发APP快速部署及共享的方法,具体包括在云端管理服务器中将3DE平台的二次开发APP数据进行隔离,将二次开发APP数据添加到3DE基础环境配置文件中生成3DE云端环境配置文件,设置3DE云端环境配置文件的访问权限;在应用端完成3DE平台基础环境安装和配置后,在3DE目标位置中将3DE基础环境文件路径修改为3DE云端环境配置文件路径,应用端自动读取3DE云端环境配置文件,进行二次开发APP模块数据部署。
-
公开(公告)号:CN11754118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600729.8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10/0631 , G06F30/10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BIM技术领域。为了解决3DE平台的三维设计、管理与生产应用脱节,缺乏三维设计的合规性检查与管理,三维设计来源、依据、有效性及成果目标难以判定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3DE平台的三维正向设计校审管理方法。3DE管理端接收生产系统的信息,对生产任务进行分解、角色分配,坐标建立;3DE设计端与管理端的任务、设校审信息一致联动并同步,初始化模型坐标,进行编码转换、结构树自动创建,生成三维设计任务;在3DE设计端对模型进行自检;校审人员进行校审;模型归档;本发明实现基于3DE多端、全过程的协同与管理,提高3DE三维成果的有效性,质量的可控性,使三维设计合规有效、过程可溯、质量有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76632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3295.4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网络消息总线实现跨设备状态同步控制的系统,本发明涉及同步控制技术领域,利用控制终端发出控制指令,通过网络消息总线广播子系统解析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内容将控制指令转发到同步显示终端的进程控制子系统或者渲染子系统,所述进程控制子系统通过WebSocket消息总线监听控制指令,并利用C++调用windowsAPI对应用程序作出相应控制并显示,所述渲染子系统根据控制指令调用应用程序内部API对应用程序作出相应控制并显示,基于此,本申请通过windowsAPI或者应用程序内部API实现同步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外部控制导致同步控制不及时的问题,本发明适用于同步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16617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959289.8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测绘领域,提出一种基于BIM的多精度三维测绘数据融合方法。针对复杂且较大范围的水电站,在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中各专业对于施工总布置地形要求为:范围大、精度高、模型轻;但通过NURBS曲面生成的地形,范围越大、精度越高,模型越重,这极大的影响了数字化设计效率和运算速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通过对不同精度的地形曲面进行修剪与重新接合,将待测地形区中有建筑结构设计的区域对应的曲面以高精度进行显示,没有建筑结构设计的区域对应的曲面以低精度进行显示,使不同精度的地形曲面显示在同一个NURBS三维地质曲面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模型轻量化,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计算速度,适用于复杂地质区域的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88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34642.7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10/10 , G06Q50/08 ,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BIM可视化的项目施工安全风险源识别方法,涉及工程安全技术领域,按照施工管理维度对历史工程安全风险源进行分类,梳理每类风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等级和控制措施,对每一类风险源赋予包含有施工维度的属性标签,获得施工安全风险源类型库,建立项目施工管理BIM模型,按照施工管理维度进行分割,获得分割后的局部模型;对每一个局部模型,在施工安全风险源类型库中以施工管理维度作为匹配依据自动匹配相应的风险源;将匹配到的风险源以及所述风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等级和控制措施关联至项目施工管理BIM模型,获得可视化风险源的项目施工管理BIM模型,解决了对风险源识别不充分而漏掉风险源的问题,本发明适用于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24466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83649.8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企业信息化软件管理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目前的单机锁多人使用时,需要在多个计算机中都安装软件,操作繁琐,以及单机锁调配存在不及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USB单机锁资源共享的系统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应用服务器搭建虚拟机;步骤2:将单机锁通过USB接口与虚拟机绑定;步骤3:在虚拟机中安装单机锁所要保护的软件,软件获取单机锁的许可信息;并将所述软件的快捷方式发布至控制服务器中;步骤4:客户端访问控制服务器,通过软件的快捷方式打开虚拟机中的软件。通过本发明所述的系统及方法能够避免重复安装软件,提高单机锁的利用效率,进而促进保障企业信息化软件的安全性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475897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00407.1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型创建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Revit和Dynamo的蜗壳模型创建方法,用以提升蜗壳结构模型的建模效率。本发明首先将蜗壳单线图中的蜗壳截面参数输入电子表格;再打开Revit软件,利用Dynamo的节点读取电子表格中的蜗壳截面参数;再根据参数确定各截面圆心位置坐标,再使用节点,通过原点、截面圆心点坐标以及z轴方向上的任意一点,确定蜗壳每个截面所在的平面;再使用节点,根据每个截面半径,在每个截面所在的平面上生成每个截面的截面轮廓;再使用节点,根据截面轮廓生成蜗壳实体模型;使用节点选择Revit中的蜗壳基础模型,并使用节点将生成的蜗壳形状与Revit结构基础模型进行剪切,形成蜗壳模型。本发明适用于蜗壳模型创建。
-
公开(公告)号:CN117349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90982.8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三维设计软件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目前对Part文件实例名称和零件编号的修改只能单个修改,导致项目节点搭建和设计过程中的Part文件更名工作量巨大,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工,并且影响BIM设计工作效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ATIA快速批量重构零件实例名称和编号的方法,基于CATIA软件打项目,进入Knowledge Advisor模块,设置Part零件批量重构程序参数,查找该Product下挂载的所有Part零件,提取Part零件的实例名称和零件编号写入有序空间列表中,定义新的Part零件名称和零件编号,将重新定义的Part零件名称和零件编号与有序空间列表中的数据进行替换,完成零件名称批量重构。
-
公开(公告)号:CN10723515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710493093.X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4D4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收放和连续调节的无人机全景视频采集相机安装结构,属于无人机摄像技术领域,用以解决无人机本体对全景相机上方的局部的拍摄区域造成遮挡的问题。所述安装结构,包括无人机本体和全景相机,在无人机本体下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悬架,所述全景相机设置在两侧的悬架之间;还包括伸缩杆件,并且在全景相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根伸缩杆件,所述伸缩杆件的一端与全景相机铰接,伸缩杆件的另一端与对应侧悬架的中部位置铰接。本发明可实现对全景相机的收放控制,进而可使全景相机在工作状态时离无人机本体较远,以降低无人机本体对全景相机上方拍摄区域的遮挡范围;而在非工作状态时,可将全景相机收回。
-
公开(公告)号:CN10916617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810959289.8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测绘领域,提出一种基于BIM的多精度三维测绘数据融合方法。针对复杂且较大范围的水电站,在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中各专业对于施工总布置地形要求为:范围大、精度高、模型轻;但通过NURBS曲面生成的地形,范围越大、精度越高,模型越重,这极大的影响了数字化设计效率和运算速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通过对不同精度的地形曲面进行修剪与重新接合,将待测地形区中有建筑结构设计的区域对应的曲面以高精度进行显示,没有建筑结构设计的区域对应的曲面以低精度进行显示,使不同精度的地形曲面显示在同一个NURBS三维地质曲面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模型轻量化,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计算速度,适用于复杂地质区域的建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