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隧道钻爆法施工风险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7861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84390.1

    申请日:2019-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施工风险分析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隧道钻爆法施工风险分析方法,解决目前难以对现有工程施工过程风险进行全面、动态分析的问题。结合隧道钻爆法施工条件及特点,建立隧道钻爆法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全面考虑工程经验、专家打分以及工程实际三方面数据,建立施工风险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采用数理统计法、AHP法和三角模糊数对以上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模糊计算,并引入乐观-悲观指数对隧道施工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进行动态分析,为隧洞施工风险的全面、客观、动态分析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本发明适用于隧道钻爆法施工风险分析。

    放空洞与引水管结合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560511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620627.5

    申请日:2018-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空洞与引水管结合布置结构,涉及水利工程领域,解决现有水利工程的放空洞与引水管分开布设,存在费用高、工期长和安全风险大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放空洞与引水管结合布置结构,包括放空洞、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放空洞的入口位于进水口塔体,放空洞的出口设置出水口工作闸门室;进水口塔体的边墙内设置第一引水管进水口,第一引水管自进水口延伸至放空洞的底板内,再沿放空洞的走向布置,从出水口工作闸门室的闸墩外侧穿出后连接至引水渠进口;出水口工作闸门室的上游侧设置第二引水管的进水口,第二引水管连接至引水渠进口。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根据水库水位选择运行且预埋于钢筋混凝土中,节省工期和造价。

    隧道开挖超前支护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1008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686740.8

    申请日:2019-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开挖超前支护方法,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注浆小导管技术的基础上,为在地下水发育、软弱破碎围岩洞段开挖施工提供一种技术简单、操作性强、造价低且切实有效的超前支护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隧道开挖超前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注混凝土小导管:在小导管内部灌注混凝土并振动密实,得到注混凝土小导管;S2支撑架支护施工:在隧道内安装并固定支撑架,确定小导管施工孔位,在各个小导管施工孔位钻孔,钻孔方向与隧道方向呈锐角;S3安装注混凝土小导管:将注混凝土小导管从钻孔位置打入或顶入,并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本发明可加固尚未开挖的岩土体,防止掌子面发生塌方,保证施工安全。

    放空洞与引水管结合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56051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1810620627.5

    申请日:2018-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空洞与引水管结合布置结构,涉及水利工程领域,解决现有水利工程的放空洞与引水管分开布设,存在费用高、工期长和安全风险大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放空洞与引水管结合布置结构,包括放空洞、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放空洞的入口位于进水口塔体,放空洞的出口设置出水口工作闸门室;进水口塔体的边墙内设置第一引水管进水口,第一引水管自进水口延伸至放空洞的底板内,再沿放空洞的走向布置,从出水口工作闸门室的闸墩外侧穿出后连接至引水渠进口;出水口工作闸门室的上游侧设置第二引水管的进水口,第二引水管连接至引水渠进口。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根据水库水位选择运行且预埋于钢筋混凝土中,节省工期和造价。

    隧道开挖超前支护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1008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686740.8

    申请日:2019-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开挖超前支护方法,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注浆小导管技术的基础上,为在地下水发育、软弱破碎围岩洞段开挖施工提供一种技术简单、操作性强、造价低且切实有效的超前支护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隧道开挖超前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注混凝土小导管:在小导管内部灌注混凝土并振动密实,得到注混凝土小导管;S2支撑架支护施工:在隧道内安装并固定支撑架,确定小导管施工孔位,在各个小导管施工孔位钻孔,钻孔方向与隧道方向呈锐角;S3安装注混凝土小导管:将注混凝土小导管从钻孔位置打入或顶入,并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本发明可加固尚未开挖的岩土体,防止掌子面发生塌方,保证施工安全。

    临边护栏外侧作业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632128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0682202.4

    申请日:2021-04-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边护栏外侧作业装置,属于施工平台的布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连接支架和作业平台,连接支架为倒置的U形结构,该U形结构的内腔用于容纳临边护栏,连接支架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作业平台固定连接,作业平台位于连接支架的外侧;连接支架上设置有由底座通向作业平台的人行扶梯。实施时,将底座安放到路面上,连接支架悬设于临边护栏的上方,操作人员通过人行扶梯即可到达作业平台,进行临边护栏外侧的保养及修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实施时操作便捷。

    导流洞出口布置结构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629807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1383382.2

    申请日:2021-06-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流洞出口布置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导流洞施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导流洞,导流洞在其出口端设置有出口明洞,并在出口明洞上方设置挡墙和施工道路,挡墙内侧靠边坡设置、外侧为施工道路,出口明洞的两侧采用土石回填形成施工道路的路基。挡墙为混凝土挡墙,采用重力式或锚拉式结构。出口明洞为混凝土结构,出口明洞内部尺寸与导流洞相同。本实用新型的出口明洞上方具有施工道路,不需另外修建桥梁,施工布置方便,节省工程投资。挡墙设置于出口明洞上方,自身结构安全,且有助于增加开挖边坡的稳定性,能拦挡边坡落石,确保导流洞出口运行期安全。

    放空洞与引水管结合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441065U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20938374.1

    申请日:2018-06-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空洞与引水管结合布置结构,涉及水利工程领域,解决现有水利工程的放空洞与引水管分开布设,存在费用高、工期长和安全风险大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放空洞与引水管结合布置结构,包括放空洞、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放空洞的入口位于进水口塔体,放空洞的出口设置出水口工作闸门室;进水口塔体的边墙内设置第一引水管进水口,第一引水管自进水口延伸至放空洞的底板内,再沿放空洞的走向布置,从出水口工作闸门室的闸墩外侧穿出后连接至引水渠进口;出水口工作闸门室的上游侧设置第二引水管的进水口,第二引水管连接至引水渠进口。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根据水库水位选择运行且预埋于钢筋混凝土中,节省工期和造价。(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闸门布置结构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629796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1072358.7

    申请日:2021-05-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闸门布置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坝体,坝体顶部设有表孔,表孔内配合设有闸门,表孔内固定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转轴,转轴设于表孔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上,转轴穿过闸门中部并使得两者铰接;闸门上游侧设有第一止水条、闸门下游侧设有第二止水条,且第一止水条在转轴的一侧沿表孔断面的轮廓线在表孔内壁凸出设置、第二止水条在转轴的另一侧沿表孔断面的轮廓线在表孔内壁凸出设置,闸门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止水条在上游侧与闸门接触配合、第二止水条在下游侧与闸门接触配合;表孔底板在转轴和闸门的配合部设有止水装置;闸门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闸门围绕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为液压装置或拉杆。

    辅助钻孔施工控制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254388U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21201350.9

    申请日:2019-0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钻孔施工控制装置,涉及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解决现有辅助钻孔施工的装置灵活性差,无法根据围岩条件灵活调整超前支护间距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辅助钻孔施工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固定环,支撑架的中部为拱形段,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为立柱;支撑架上固定连接多个固定环,各个固定环且沿支撑架间隔布置。隧洞的软弱破碎围岩洞段采取钢支撑联合超前支护时,将辅助钻孔施工控制装置安装于靠近掌子面的钢支撑翼板外侧并绑扎牢固,再根据选择合适位置的固定环进行钻孔施工。由于钻孔是从固定环进行施工,可确保钻孔位置的准确,且利于钻孔方向控制,为钻孔施工的快捷、质量、安全、灵活性提供了保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