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2867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49130.4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3/06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一种海上吸力式桶型基础累计变形与频率演化多弹簧计算方法及系统,属于海上风机数值仿真计算技术领域。该方法建立了吸力桶结构‑土相互作用的多弹簧计算模型,并将其嵌入海上风机吸力桶基础模型,用于开展复杂环境荷载下整体结构的变形和频率演化计算。首先在MATLAB中建立了吸力桶结构‑土相互作用的多弹簧模型,然后将其与COMSOL中建立的海上风机模块相耦合。在COMSOL中根据输入的环境荷载计算吸力桶结构位移数据并输出到MATLAB,然后在MATLAB中计算结构‑土相互作用力数据,再传输到COMSOL进行交互迭代。本发明建立了质点‑塔筒‑基础的简化海上风机模型,用于开展风、浪、流联合荷载下海上吸力式桶型基础整体结构变形、自振频率演化的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458015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0126513.1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浮式风电结构的浮体基础局部应力时域耦合分析方法,适用于深远海浮式风力发电领域。针对浮式风电结构的浮体基础局部应力耦合时域计算问题,本发明通过建立多体分析模型获取浮式风电结构的耦合运动状态,再通过波面时程与运动状态重演,结合时域势流求解实现浮体基础波浪分布荷载计算,通过荷载映射与控制方程求解得到浮体基础的局部时域应力;随后,通过对时域应力进行概率统计分析与傅里叶分析,结合随机信号重构与衍生方法,实现局部应力批量随机繁衍,进而通过极值分析方法与疲劳损伤分析理论完成结构的局部极限强度校核与局部疲劳强度校核。
-
公开(公告)号:CN1193702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919585.6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锚柔性支架式海上漂浮式光伏浮体平台,包括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所述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之间连接设置斜立柱,形成浮体框架结构,并在所述浮体框架结构上设置浮体;所述上部框架包括分别设置外部的边梁,以及设置在内部的呈“井”字形的内部框架梁,所述上部框架上设置有钢绞线;所述的钢绞线两端设置固定槽架和加强槽架。本发明浮体平台结构整体为空间框架结构,通过斜立柱周围包裹浮体结构,以使得在相同条件下减少用钢量,且有助于增加水线面面接,使得浮体平台结构的稳性更好,具有更好的抗风浪性能;本发明浮体平台由刚性框架和柔性钢绞线组成,可有效的降低浮体平台钢结构工程量,降低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644319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68148.2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种抗冰自爬升漂浮式海上光伏结构,包括漂浮式结构单元,以及布置在所述漂浮式结构单元上方的光伏阵列;所述漂浮式结构单元包括漂浮式基础和桁架结构,以及将所述漂浮式结构单元与海底泥面之间柔性连接的锚泊系统;所述桁架结构底部设置支脚部分,且所述支脚部分与所述漂浮式基础上部连接,使所述漂浮式基础围设而成的外部形成抗冰空间,所述漂浮式基础顶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其潜入海内的底部横截面面积;本发明提供的漂浮式海上光伏结构,具有在恶劣海况下抗风浪、抗冰能力强的特点,同时具备坐底能力,以适用于浅水潮差大易坐滩海域,在提高结构可靠性的同时保证结构运动稳定性,并进一步降低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85586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56599.1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锚固于岩基海床的张紧式风机基础及布置方法,所述张紧式风机基础包括锚固系统、锚泊缆、半潜式模块、风机塔筒以及风电机组;所述锚固系统的上端连接锚泊缆,所述锚固系统的下端锚固于海床上;所述锚泊缆的上端连接半潜式模块;所述半潜式模块用于调节自身浮力以预张紧锚泊缆;所述半潜式模块的顶部依次布置风机塔筒以及布置于风机塔筒顶部的风电机组。本发明所提供的锚固于岩基海床的张紧式风机基础结构为半顺应半刚性,浮力与自重、锚链预张力达到平衡,较大的预张力使基础结构横摇、纵摇和垂荡运动幅度较小,正常工况下风机塔筒几乎保持垂直状态,提高了发电效率,减少了动态电缆长度,并可在此基础上配置更大功率的风电机组。
-
公开(公告)号:CN1184151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95996.6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活动式运维船靠泊加网箱养殖系统及其施工方法。适用于海上风电技术领域。技术方案包括风机单桩基础、活动式橡胶圈、网箱和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框架在海床上围绕风机单桩基础设置,数层活动式橡胶圈套在风机单桩基础的不同高度,相邻活动式橡胶圈套之间、最下层的活动式橡胶圈与混凝土框架之间分别设有网箱;数层活动式橡胶圈的内侧通过橡胶圈内侧支撑梁相互连接,外侧通过橡胶圈外侧支撑梁相互连接,网箱为柔性伸缩结构,活动式橡胶圈、网箱、橡胶圈外侧支撑梁和橡胶圈内侧支撑梁形成漂浮式系统,漂浮式系统沿风机单桩基础上下移动,底部通过网箱连接混凝土框架固定在海床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9920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70997.3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框架与PE浮体组合的海上光伏结构,包括浮式平台和安装在其上的光伏板,所述浮式平台通过系泊系统设置于海面上;所述浮式平台包括为所述光伏板提供连接的上部钢框架,以及与所述上部钢框架固定连接的下部钢框架,所述下部钢框架的框架管上凸出设置连接件,并在所述框架管上设置可拆装的PE浮体,所述PE浮体与所述连接件卡接连接。本发明通过钢框架与PE浮体组合构成浮式平台结构形式,由钢框架提供主要承力作用,并配合PE浮体及其内的聚氨酯泡沫,能够提供足够的浮力所需,从而使得整体重量降低,减小了浮式平台运输与安装的难度,同时减少单个浮式平台用钢量,降低整体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85586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0556599.1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锚固于岩基海床的张紧式风机基础及布置方法,所述张紧式风机基础包括锚固系统、锚泊缆、半潜式模块、风机塔筒以及风电机组;所述锚固系统的上端连接锚泊缆,所述锚固系统的下端锚固于海床上;所述锚泊缆的上端连接半潜式模块;所述半潜式模块用于调节自身浮力以预张紧锚泊缆;所述半潜式模块的顶部依次布置风机塔筒以及布置于风机塔筒顶部的风电机组。本发明所提供的锚固于岩基海床的张紧式风机基础结构为半顺应半刚性,浮力与自重、锚链预张力达到平衡,较大的预张力使基础结构横摇、纵摇和垂荡运动幅度较小,正常工况下风机塔筒几乎保持垂直状态,提高了发电效率,减少了动态电缆长度,并可在此基础上配置更大功率的风电机组。
-
公开(公告)号:CN11776364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479555.4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3/0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漂浮平台主尺寸设计方法,将主尺寸设计流程分为了1)确定基准模型;2)开展主尺寸参数敏感性分析,确定设计初始范围;3)开展完整稳性校核,缩小设计范围;4)开展RAO分析,确定最终平台的主尺寸、质量和水动力参数。利用参数化建模方法,高效建立半潜平台结构和水动力模型,大大提高了建模效率和设计周期。基于势流理论方法计算平台水动力载荷,解决了传统简化方法计算精度不足的难题,可合理用于大型半潜式平台设计。本设计流程可以广泛应用于浮式风机不同半潜平台构型,适用性好,使用范围广,对我国半潜式风机安全、经济性部署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19866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105284.X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深水自稳性抗浪型漂浮式光伏浮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适用于海上光伏发电领域,特别是用开敞外海场区域的海上漂浮式发电领域。本发明中浮体平台采用混凝土垂荡板降低平台重心,使重心位置位于浮心之下,形成自稳性状态。同时,用以降低重心的混凝土垂荡板可提供足够的附加阻尼,减小平台横纵摇幅值。保证在高海况下的平台稳定性。同时,本发明选取了适用于本发明中结构的布置方式及模块化施工方式,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