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带式输送机廊道底面清灰的收集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1875513U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22870125.7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带式输送机廊道底面清灰的收集结构,带式输送机在其运输路径上设置桁架,所述带式输送机与桁架连接,桁架与带式输送机之间铺设有封闭板,所述封闭板在带式输送机的底部设置粉尘集中区,封闭板在桁架上还设置检修通道,所述粉尘集中区与检修通道相邻布置,所述粉尘集中区内设置导向封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带式输送机下方布置具有起伏变化的导向封板,利用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带来的相关振动,以及粉尘自身的重力作用,由此以便对下落的粉尘进行集中清理,从而可以减少带式输送机下方因积灰所产生的荷载,减轻桁架自重,以便于后期运行的便捷管理;同时也兼顾了通廊内部环境的清洁。

    一种适用于带式输送机落料至料仓的下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295230U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23034504.9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带式输送机落料至料仓的下料装置,涉及砂石骨料的下料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带式输送机,所述带式输送机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法兰,所述进料口法兰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转运溜槽,所述进料口法兰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头部支撑平台,所述转运溜槽的顶面开设有上端进料口,所述上端进料口与进料口法兰的底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带式输送机及料仓间增加转运溜槽,进而实现料仓内部的多点进行落料,从而增大了料仓的有效容积,同时调整转运溜槽落料口段为圆弧型,进而能够有效的消减物料下落过程所累积的能量,减少物料与带式输送机头部平台间的打击,合理的保护平台结构。

    一种圆管斜撑连接结构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567490U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23334973.2

    申请日:2023-12-07

    Inventor: 刘镨谦 郭中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管斜撑连接结构,包括立柱和横梁,还包括斜撑圆管和斜撑节点板,斜撑圆管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斜撑节点板插入斜撑圆管的连接槽内,斜撑节点板与斜撑圆管固定连接,斜撑节点板的两侧设有用于封闭斜撑圆管一端开口的封板,封板的正面和侧面分别与斜撑圆管的端面和斜撑节点板正面贴合且固定连接,斜撑节点板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分别与立柱和横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斜撑节点板用于连接立柱、横梁和斜撑圆管,并在斜撑节点板的两侧设有用于封闭斜撑圆管一端开口的封板,实现梁柱节点、斜撑圆管、斜撑节点板和封板的配合,增强了节点承载力。

    一种新型的收口通廊支架顶部做法

    公开(公告)号:CN222362612U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20400211.3

    申请日:2024-03-02

    Inventor: 郭浔 郭中伟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收口通廊支架顶部做法,涉及钢结构通廊支架顶部节点技术领域,距固定支架顶部一定距离同一水平面前后左右分别设置两组横向横梁和两组纵向横梁,平行于胶带机运行方向的两组横向横梁的两端上部分别连接有倾斜的斜柱,两组斜柱顶部与肩梁连接,垂直于胶带机运行方向的两组纵向横梁两端在上部还分别连接有倾斜的斜柱和柱间支撑,本方案通过一种新型的钢结构通廊支架形式,显著降低的结构的钢结构用量,降低了经济成本,同时,减少偏心影响,使斜柱受力更合理,同时基础受力更均匀,增加了支架的稳定性,尤其对于大跨度通廊和超高的钢结构支架来说,有效优化斜柱和基础尺寸,同时安装方便,降低节点数量,提高施工效率。

    一种适用于钢结构的主次梁连接节点

    公开(公告)号:CN222044456U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20400221.7

    申请日:2024-0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钢结构的主次梁连接节点,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H型钢主梁腹板和H型钢次梁腹板,H型钢主梁腹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H型钢主梁翼缘板,H型钢主梁腹板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加劲肋板,H型钢主梁腹板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加劲肋板,第二加劲肋板远离H型钢主梁腹板的一端伸出H型钢主梁翼缘板并与H型钢次梁腹板的顶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高强螺栓设置有18根,为6排3列排布,从而使得该连接节点的抗剪强度大约增加50%,实际承载能力大于传统主次梁连接节点,同时第二加劲肋板的右端伸出并通过高强螺栓与H型钢次梁腹板连接,充当连接板,减少连接板的数量,降低钢构件的用量,减少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