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7818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228576.3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16C20/30 , G06F119/14 , G06F111/08 , G06F119/02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能量原理的地下工程围岩变形量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地下工程建设基本信息;基于地下工程建设基本信息,确定开挖区域周围岩体的弹性应变能、裂隙拓展发育的耗散能和因开挖而聚集的弹性应变能;基于弹性应变能、裂隙拓展发育的耗散能和因开挖而聚集的弹性应变能,确定开挖过程中驱动围岩变形的变形能;基于开挖过程中驱动围岩变形的变形能和开挖区域不同部位表面力的大小,预测出开挖区域不同位置的围岩变形量。本发明从能量原理角度出发对地下工程围岩变形量进行预测,基于岩体力学性质进行理论分析,获得地下工程围岩变形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14148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22340.X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底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的造浪机及工作方法,包括底部支座,底部支座顶面设置有竖向设置的滑轨,滑轨滑动连接有造浪水箱,造浪水箱的顶部箱壁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摆臂上的滑块铰接,滑块与设置在摆臂上的调幅驱动件连接,调幅驱动件能够驱动滑块沿摆臂轴线方向运动,摆臂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安装在固定设置的顶部支座上,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摆臂的转动,摆臂的转动能够通过连杆带动造浪水箱沿滑轨运动,造浪水箱顶部箱壁面积大于顶部箱壁面积,其一侧的侧部箱壁与水平面呈锐角设置,本发明的造浪机能够制造不同类型波浪,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486151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76864.5
申请日:2022-04-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波致荷载作用下近海海床沉积物变形蠕动模拟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建立近海海底斜坡无网格离散的SPH粒子模型,对海水粒子与坡体沉积物粒子分别赋予物理力学参数;建立可准确模拟循环波致荷载作用的SPH造波方法以及可表征海床沉积物变形蠕动的本构方程;构建SPH框架下波浪作用与海床沉积物变形蠕动的流固耦合关系,最终实现波致荷载作用下近海海床沉积物变形蠕动的SPH模拟,有效判定波致荷载作用下海床沉积物的临界变形,以及确定波致荷载作用下近海海床滑坡的致滑时机。本发明使得海波水动力条件直接作用在海床沉积物上,可直观揭示海床沉积物的力学响应特征,同时构建海床沉积物变形与波浪作用形式的互馈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188622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10191258.X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山东大学(齐河)新材料与智能装备研究院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工程围岩危石垮塌模拟用平台、模拟系统及方法,包括四个竖直布置的反力墙,多个反力墙围合形成方形的反力空间,所述反力墙的下端开口处安装有底座;每个反力墙靠近反力空间的一侧设置有一列水平布置的应力加载板,所述反力空间的上方设置有反力梁;反力梁、应力加载板与底座围合形成加载空间,所述加载空间用于放置待测试的围岩模拟块;所述应力加载板能够沿反力墙的法线方向水平运动,所述反力梁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以此完成围岩模拟块的加载;所述应力加载板与反力梁分别通过直线运动单元驱动以实现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76339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35249.0
申请日:2023-10-31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30/12 , G06F111/18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隧道施工全过程仿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实时获取隧道施工的全过程施工信息,将实时获取的全过程施工信息按照类别分类,并对分类后的数据信息进行预处理,存储至云端相应的数据库;根据每一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搭建隧道施工全过程模拟模型,并根据每一数据库中实时更新的数据信息,更新隧道施工全过程模拟模型;基于更新的隧道施工全过程模拟模型,分析各施工数据信息的变化情况,对隧道施工全过程模拟模型进行动态优化,预测施工隧道的下一状态,评估施工质量。本发明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持续构建并优化隧道施工全过程动态孪生模型,实现对隧道施工全过程的管控,保障隧道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5378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84108.X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 山东大学
IPC: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8/243 , G06F9/50 , G06N20/00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关联规则与机器学习的盾构纠偏参数推荐方法及系统,属于盾构纠偏参数推荐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所需盾构施工纠偏段数据并基于获取的数据构建盾构纠偏数据集;对盾构纠偏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盾构纠偏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离散化处理,获得盾构纠偏过程中掘进数据区间与每一环的纠偏量区间;从获得的掘进数据区间与每一环的纠偏量区间筛选出满足设定的最小置信度阈值的关联规则;对每个盾构纠偏量区间进行等分划分并将数据排列组合,输入盾构轴线纠偏模型,并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选择距离真实值最小的一组输入操作数据作为本环纠偏推荐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35580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70515.8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盾构隧道主被动源联合地质探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主动源地震波反射信号和被动源声波反射信号;根据主动源地震波反射信号,采用纵横波联合成像原理,得到主动源地质探测成像结果;根据被动源声波反射信号,采用融合空间自相关与半波长模型的频散提取‑横波速度反演方法,得到被动源地质探测成像结果;以主动源地质探测成像结果为主,被动源地质探测成像结果为辅,结合二者间的自适应调节系数,得到待测区域的不良地质风险等级。引入能量强、频带宽的盾构掘进震动噪声作为被动探测源,提高探测深度和分辨率,为地质准确成像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75722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84711.1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F17/103 ,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压感知的海底隧道排水隔断墙结构,包括纵向排水沟(2),其内设置一组排水隔断墙(3),排水隔断墙(3)将纵向排水沟(2)划分为不同的隔断区间(2a);纵向排水沟(2)内设有一组水压感知泄水阀(4),泄水阀以控压阀门(41)为主体部件,每个控压阀门(41)与其对应的泄水管道相连,管道的另一端通过泄水孔(5)穿过隧道(1)的衬砌结构(11)伸入注浆层(12)内,当注浆层(12)的水压达到水压感知范围时,对应的控压阀门(41)打开,水体进入纵向排水沟(2)内,卸掉主体结构周围超量水压。本发明的优点是优化隧道防排水结构,及时释放结构圈层水压力,并保证隧道工程的结构稳定与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60373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30911.3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力‑热‑化多场耦合的多轴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有腐蚀性液体环境模拟的问题,具有实现腐蚀性液体环境模拟、试验温度准确控制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水‑力‑热‑化多场耦合的多轴试验装置,包括框架,框架内部中空设置;试样加载仓,试样加载仓内设置试样,试样加载仓顶部设置进水孔,底部设置排水孔;荷载加载机构,通过框架支撑,荷载加载机构包括多个施力部件,各施力部件分别通过加载板作用于试样加载仓的多个方向,部分加载板设置加热部件;混合加压机构,混合加压机构位于框架内侧,混合加压机构与试样加载仓顶部的进水孔可连通,混合加压机构位于竖向施力部件的上方。
-
公开(公告)号:CN115520569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0957183.0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监测设备的旋转升降存储装置及工作方法,包括上表面倾斜布置,内部空间用于保存监测设备的存储仓;传动单元,包括位于存储仓内部且并列布置的两组传动杆,两组传动杆中长传动杆的圆周侧上部通过传动链条连接短传动杆的圆周侧下部,传动链条上可拆卸连接至少一组用于放置监测设备的仪器搭载平台;驱动单元,包括与驱动电机连接的驱动杆,驱动杆垂直布置且与长传动杆的圆周侧下部啮合,通过驱动单元经传动链条带动仪器搭载平台切换所需的监测设备。监测设备跟随被链条带动的在仪器搭载平台,在存储仓内部运动切换,形成“流水式”的切换模式,间接的提高了隧道监测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