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881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50366.X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7 , G06Q50/2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治理产业的综合效益评估方法、装置及服务器,涉及效益评估的技术领域,包括:根据预设的环境治理产业数据集合和评价指标集合,提取待评估数据集合,其中,评价指标集合包括:一级指标集合和各项一级指标包含的二级指标集合;通过预设熵值法赋权模型对一级指标集合和待评估数据集合进行比重计算处理,确定各项一级指标对应的权重比例,并通过预设熵值法赋权模型对二级指标集合和待评估数据集合进行经济效益计算处理,确定各项一级指标对应的产业综合效益;利用各项一级指标对应的权重比例和产业综合效益,确定目标综合效益评估结果。本发明可以显著提升环境治理产业综合效益评估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41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00423.4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C5/04 , E01C11/22 , E03B3/02 , E03F3/04 , E03F3/06 , E03F5/04 , E03F5/10 , E03F5/14 , E03F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设施及改造施工方法。包括道路,道路至少包括混凝土面层,混凝土面层上设置有若干横向和纵向延伸的导流槽,导流槽截面呈倒梯形,导流槽内填充有碎石,混凝土面层上设置有透水砖;道路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下凹绿地,下凹绿地的表面高度低于道路的表面高度,道路与下凹绿地的交界处,或道路边缘排布有收边透水砖。针对传统海绵城市路面存在应用缺陷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仅对原有道路面层改造即可实施,改造成本低,且维护成本低,充分结合了乡村环境,不阻隔地表水循环过程,保证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8698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613239.X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水生态处理系统及其在航道保护中的应用,涉及生态航道技术领域。所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近岸生态区、航道运行区和生态缓冲区;其中,所述近岸生态区位于航道两侧,所述生态缓冲区设置于近岸生态区和航道运行区之间,所述生态缓冲区主要由沿航道设置的多层生态岛链组成。上述水生态处理系统通过在航道运行区两侧设置由多层生态岛链组成的生态缓冲区,为植物和水生动物群落提供栖息场所,进而形成了完整的水生态多样性保护系统,有效阻隔陆域人类行为及水域行船影响,实现对航道生态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同时也有效削弱了航道、滨岸的生产生活活动对近岸水生态空间的相互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11427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875166.7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26 , G06Q5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域水利风景区的调查评估方法。适用于县/市级行政区进行全域水利风景区的规划管理。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方法:S1、参照水利风景资源分类体系,从研究区域中筛选符合条件的水利风景资源单体;S2、按步骤S1筛选出若干水利风景资源单体,统计研究区域内各类型单体的数量及其占全研究区域的比例;S3、对河道水系和水库指定范围内具有明确空间实体依托、分布相对集中的水利风景资源单体组合进行串联,形成水利风景资源综合体;S4、按水利风景资源评价等级表对研究区域内各水利风景资源综合体进行评分评级;S5、根据研究区域内各水利风景资源综合体评分,筛选出作为研究区域内水利风景区规划重点内容的水利风景资源综合体。
-
公开(公告)号:CN222648670U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20031233.7
申请日:2024-01-0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浪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水质净化功能的农田消浪缓冲带。包括石砌挡墙、湿地缓冲带、排水沟和滨水护岸;所述石砌挡墙位于农田靠近水体一侧,所述滨水护岸与水体相邻,所述湿地缓冲带位于所述滨水护岸和石砌挡墙之间,所述排水沟位于所述湿地缓冲带靠近所述滨水护岸一侧;所述湿地缓冲带的表面设置有水生作物层。针对传统消浪缓冲带存在缺陷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运用排水沟的“蓄水截污”,缓冲带植物的“生态消纳”两种手段,防止污染进入河流等水体,污染水体;另一方面湿地缓冲带可作为生物栖息地,构建生态驳岸,并实现防洪抗涝。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