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65829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122141.0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排污口位置影响的中小型河段纳污能力核算方法,首先对计算的中小型河段进行概化作图;根据概化图和污染物排放资料,确定计算河段长度、排污口到河段末端的距离、废污水排放流量和排污口污染物负荷量;确定初始断面的流量和平均流速;根据河流的经验污染物降解系数或经验公式,确定污染物的衰减系数;确定初始断面的污染物浓度和水质目标浓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河段剩余纳污容量计算公式,计算剩余纳污容量;计算河段纳污能力。本发明改进了传统的忽略废污水排放流量和未考虑排污口位置影响的纳污能力计算模型,所得维持河段水环境质量的生态流量和纳污能力的计算结果具有更高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765829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122141.0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排污口位置影响的中小型河段纳污能力核算方法,首先对计算的中小型河段进行概化作图;根据概化图和污染物排放资料,确定计算河段长度、排污口到河段末端的距离、废污水排放流量和排污口污染物负荷量;确定初始断面的流量和平均流速;根据河流的经验污染物降解系数或经验公式,确定污染物的衰减系数;确定初始断面的污染物浓度和水质目标浓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河段剩余纳污容量计算公式,计算剩余纳污容量;计算河段纳污能力。本发明改进了传统的忽略废污水排放流量和未考虑排污口位置影响的纳污能力计算模型,所得维持河段水环境质量的生态流量和纳污能力的计算结果具有更高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76659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0122134.0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调度方案的优化方法,根据生态流量要求,制定初步生态调度方案,并提出生态调度预期效果;根据生态调度方案开展生态调度试验;开展长期生态监测;对入库流量和下泄流量的水文节律进行分析,若水文节律不一致,对生态调度方案进行优化并开展下一轮的生态调度试验直至满足水文节律分析要求,若水文节律一致,则开展下一步的生态调度效果评估;若效果达到预期,可将初步生态调度方案作为最优生态调度方案长期执行,效果未达到预期,需对生态调度方案进行优化。本发明充分考虑了目前生态流量确定和生态调度效果保障的高度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改进水利水电工程传统的生态调度方案确定方式,实现生态调度方案的最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92985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141478.6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丁驰 , 张建富 , 董磊华 , 朱茹莎 , 金欢 , 金弈 , 谭奇林 , 刘飞 , 崔小红 , 谢刚 , 朱旭洁 , 胥娟 , 尤世界 , 裴姝钊 , 于源 , 李庆祥 , 刘宇衡 , 张桂炜 , 魏佳明 , 郑潇怡 , 李天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电催化处理含油废水的PTFE‑TiSO‑Ti三元亲水/疏油穿透式膜电极及制备方法,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PTFE‑TiSO‑Ti三元亲水/疏油穿透式膜电极,为钛网经过亚氧化钛和聚四氟乙烯修饰的三元复合膜电极,表现出亲水性和水下超疏油性,空气中水接触角为42.9°,水下油接触角为125.8°。本发明提出的高效电催化处理含油废水的PTFE‑TiSO‑Ti三元亲水/疏油穿透式膜电极,是一种既具有亲水性又具有水下超疏油性的新型电极材料,不仅可以防止油污侵占电极活性位点,维持高效的含油废水处理,同时还能降低油污对电极的污染,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03868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44343.5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崔小红 , 金弈 , 胥娟 , 朱旭洁 , 谢刚 , 谭奇林 , 刘飞 , 丁驰 , 张建富 , 董磊华 , 朱茹莎 , 金欢 , 尤世界 , 裴姝钊 , 于源 , 李庆祥 , 刘宇衡 , 张桂炜 , 魏佳明 , 郑潇怡 , 李天天
IPC: C02F1/40 , C02F1/00 , G06F30/10 , C02F101/32 , G06F113/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卡门涡街驱动的含油废水油聚结‑分离‑防污一体化设备及设计方法,包括进料端、涡街聚结端、惯性判别端、涡街回流端和负/正压惯性分离端;所述涡街聚结端,用于激发流道中流动的含油废水发生卡门涡街效应,在无化学药剂添加的情况下,对含油废水中的油滴进行聚结处理,将含油废水中的不规则分散油滴聚结为规则大油滴,得到聚结处理后的含油废水,并将所述聚结处理后的含油废水输送到所述惯性判别端。本发明可实现微油滴向大油滴的高效转化,以及大油滴的精准回收,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无需添加药剂,安全环保,可适应多种含油废水处理场景,从根本上提高了油水分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27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10200205.3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污染治理装置及治理方法,治理装置,包括一级净化筒和二级净化筒,于一级净化筒的上端设有上端盖;腔室调整机构与上端盖连接,其下端分别伸入一级净化筒和二级净化筒内;一级净化筒的内腔内形成有一级净化腔,二级净化筒的内腔内形成有二级净化腔,于一级净化腔和二级净化腔内分别填充有活性炭球;于所述一级净化筒和二级净化筒的下端分别安装有污水注入机构和下端盖,于下端盖上构造有出水接头;治理方法通过上述治理装置来实现,实现自流式污水净化和强制式污水净化。本发明能够在常压或者高压下进行污水的净化作业,使得净化后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缩短污水净化的流程,提高净化效率。本发明适用于污水治理的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65046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06121.5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生活污水经过提篮格栅溢流进入调节池,通过污水提升泵提升至缺氧池,缺氧池上清液通过溢流口流入好氧池,好氧池上清液通过溢流口流入MBR膜池,MBR膜池中的混合液通过气提装置回流至缺氧池进行反硝化,MBR膜池出水通过自吸泵提升至沉淀池,进沉淀池前添加除磷药剂,沉淀池上清液进入清水池,进清水池前添加消毒剂后达标排放/回用,并设置MBR膜清洗单元。在调节池、好氧池、MBR膜池、沉淀池通过鼓风机进行曝气。好氧池和沉淀池的剩余污泥排放至污泥池。本发明能够有效处理小型生活污水,使污水处理后能达标回用或排放,精简设备,占地面积小,节省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环保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2766594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122142.5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态习性的河流鱼类栖息地适宜面积的计算方法,首先对研究区域的鱼类资源现状和鱼类栖息地现状进行调查,确定栖息地的范围和目标鱼类;根据目标鱼类生态习性和栖息地重要生境特点,选择水深、流速、底质作为鱼类栖息地适宜面积的计算指标;采用实验或专家法,建立目标鱼类与每种关键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并构建针对每种关键环境因子的单因子适宜性函数;采用算术平均值法构建鱼类栖息地适宜性综合指数;利用鱼类栖息地适宜性综合指数计算不同流量情况下的鱼类栖息地适宜面积,并得出鱼类栖息地最大适宜面积和对应的生态流量。本发明在单因子适宜性函数的基础上,利用算术平均值法计算,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7910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84689.9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A01K61/10 , B08B9/087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鱼苗发生损伤的增殖放流用缓冲设备,涉及鱼苗增殖放流技术领域,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部件,主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部件,主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放流部件,缓冲部件的底部与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缓冲部件,鱼苗从运载车厢内部通过外接投放管道或者放流槽,放置于缓冲外壳的顶部,从而将车厢中的鱼苗通过放流槽或者管道,进入到缓冲外壳中,同时鱼苗以及跟随鱼苗进行放流出的水流,对螺旋叶的冲击,同时使得进入到缓冲外壳中的鱼苗能够通过螺旋叶的弧度,进行滑入到主体的内腔中,避免了直接倾倒鱼苗造成的冲击和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971143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59454.1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8/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鱼类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头部管道,所述头部管道的外侧设置有扩充管,所述扩充管远离头部管道的一侧设置有尾部管道,所述扩充管的两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收纳管。通过将箱体与目标水域提前进行连通即可使鱼群提前适应目标水域,达到过水的效果,大幅提高鱼群的存活能力,同时本通道整体封闭无光,当承载鱼群的箱体与目标水域连通后本通道的单一路径也极大地提高了过鱼效率,且通过往复进行多段调整,自动完成对不同种类鱼群的释放,避免目前现有的通道大小固定,大体积鱼群与小体积鱼群同时释放导致小体积鱼群存活困难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