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5029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71115.1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7/16 , G06F17/18 , G06Q10/0639 , G06F18/214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N3/088 ,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电工程岩体渗透性预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与岩体渗透系数K相关性超过阈值的四种岩体渗透性分析指标,分别为:岩体埋深RD、岩芯质量指标RQD、岩芯结构面密度特征FSD和岩体完整性指标RID;构建多个训练样本,对预先构建的渗透性预测分析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完成的渗透性预测分析模型;采用训练完成的渗透性预测分析模型,对岩体渗透系数K进行预测。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电工程岩体渗透性预测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完整的预测分析出各类岩体的渗透性,有效提升水电工程设计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39622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98818.4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中小型抽水蓄能参数化规划选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选址条件;在所述数字化地形图中,信息数字化规划站址;确定下水库库址筛选条件,对多个所述下水库选址点进行筛选,得到满足筛选条件的下水库选址点。本发明的一种大中小型抽水蓄能参数化规划选址的方法,能够将距高比、死水位降幅、水头变幅及发电小时数等选址条件参数化,结合欧布路径算法在地形数据上智选出规划选址,提升效率,减轻定性定量工作量,且可根据允许开挖调节量条件筛选、自主反算筛选可用装机量,采用结合上水库、下水库库址数据及施工条件,进一步筛选出满足条件的库址,可大范围推广中小装机量方案,提升市场化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88704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099897.1
申请日:2017-02-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地质现象空间发育趋势的地质三维建模方法和系统,包括步骤:S1、地质数据输入,具体为输入工程勘察成果数据并确定工程地质三维建模的有效数据;S2、定义模型参数,具体为定义建模地质对象、模型几何属性和模型地质属性参数;S3、构建地质曲面模型,具体为根据所述地质数据和所述模型参数建立单一地质对象的曲面模型;S4、构建综合地质模型,具体为通过对各地质对象的曲面模型进行耦合和相关几何运算构建地质综合模型。本发明提高了工程地质三维建模的准确率和效率,同时能够实现工程地质三维模型与勘察数据的动态关联,可实现地质三维模型的动态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0506916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31920.0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勘探平洞编录的信息化数据采集系统和方法,主要解决勘探平洞编录数据采集的信息化,实现勘探平洞编录的数据采集的标准化、无纸化、信息化。系统包括模块:现场数据采集模块,构造面产状验证模块,平洞编录图绘制模块,构造汇总表模块,地质字典定义模块,数据管理及接口模块。本发明的勘探平洞编录的信息化数据采集系统基于移动终端技术,数据采集后可直接成为内业成果,简化内、外业成果的转换流程,能够极大地提高勘探平洞编录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6241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14376.9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斜井高压管道衬砌型式方案的适宜性评估方法,包括:布置斜井高压管道勘察方案;建立衬砌型式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衬砌型式适宜性评估体系;评估斜井高压管道衬砌型式适宜性。本发明根据钻孔及试验成果数据,设定岩体最小覆盖厚度、内水劈裂压力、最小主应力、水力梯度和围岩类别等5项影响因素作为适宜性评价指标,设定适宜性评价等级,建立主客观组合赋权‑集对分析衬砌型式适宜性评估体系,融合考虑专家经验及地质条件客观数据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提高了高压管道衬砌型式评价敏感度,使钻孔成果对高压管道对应部位的适宜性评价结果相对全面、客观、合理,较准确有效地为高压管道衬砌型式的选取提供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5078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75231.5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岩屑和钻进参数的钻孔崩落检测方法及设备,方法包括:获取邻井历史钻进参数、钻进位置处的岩屑密度和地层评价数据;采用所述邻井历史钻进参数和地层评价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对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智能地层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智能地层识别模型;目标井实时钻进参数和岩屑实时密度输入到训练好的智能地层识别模型,识别到目标井当前钻进深度位置的地层评价数据;建立钻孔崩落检测模型,检测评估目标井是否存在钻孔崩落风险。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岩屑和钻进参数的钻孔崩落检测方法及设备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显著提高了钻孔崩落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有效减少了钻井事故的发生,提高了钻井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7747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76100.8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孪生技术的深孔多源成果一体可视化系统,包括数据输入定义模块、数据关系处理模块和展示成果集成构建模块;展示成果集成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及引擎,自定义构建展示场景和展示的地质勘探数据,通过搜索所述深孔对应的数据结构集合,在展示场景中展示对应的地质勘探数据。本发明能够将多源地质勘探成果,尤其抽水蓄能、常规水电、交通隧洞等工程建设行业必备的深孔勘探成果多方面融合一体可视化,大幅度缓解分析勘探成果的工作量,更加直观分析地质条件,提高勘探成果分析的质量和效率,并能够实现展示成果随着勘探进度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05118091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510531935.7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多精度非均匀地质网格曲面模型方法和系统,该方法能够实现构建多精度的非均匀地质网格曲面,以满足工程地质网格曲面模型对于不同研究区域的不同建模精度需求。该地质曲面网各模型建模方法,更符合工程地质三维建模的实际需求,提高了工程地质三维模型的建模效率和准确率。该方法,包括步骤:S1,建模参数定义,即定义建立地质网格曲面模型的基本参数;S2,确定网格节点,即计算曲面模型的网格节点平面坐标;S3,地质属性插值,即通过插值技术计算网格节点的地质属性值;S4,网格曲面建模,即利用步骤S3中得到的数据建立三维网格曲面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5160708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510532049.6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地质内外业一体化的信息化系统,以工程地质专业作业流程为主线、以专业技术需求为基础,利用信息化新技术,结合移动终端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实现工程地质专业内外业一体化的信息化系统。该系统以工程地质数据库为数据核心,包括工程地质外业数据采集子系统、工程地质数据管理子系统、工程地质数据分析子系统、工程地质三维建模及可视化分析子系统、工程地质CAD绘图子系统、工程地质勘测数据可视化展示子系统,六个子系统。本发明极大地提高工程地质专业内外业的工作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技术手段产生的重复工作量,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656134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106740.8
申请日:2015-03-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波初至读时与时距曲线动态关联的方法和系统,包括步骤:S1,拾取地震波初至读时,具体为,在地震波形数据中识别、拾取地震波初至读时,得到地震波初至读时数据;S2,建立参数文件,具体为,建立分析计算所需的解译参数文件;S3,绘制时距曲线,具体为,根据S2中所建立的解译参数文件绘制时距曲线;S4,数据动态关联分析,在S1得到的地震波初至读时数据和S3绘制的时距曲线之间建立动态联系;具体为:选择时距曲线上的数据点,打开该数据点所在的地震波数据文件,修改地震波初至读时后,及时更新时距曲线。应用于地震分析过程中,有效提高了数据分析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