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7119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02909.4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样制样装置,包括圆筒状的制样桶、固定支架和压土机构;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撑柱、与支撑柱顶部连接的顶板,以及与支撑柱底部连接底板;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制样桶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压土机构为与所述制样桶的内腔形状匹配的圆柱状,压土机构的顶部设有用于防止压土机构完全进入制样桶的限位板。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更好的保证土样整体均匀性、完整性以及紧实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3042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86208.X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溶质运移耦合试验装置及方法。所述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所述试验箱通过机架支撑,所述机架上设有试验台,所述试验台位于试验箱的下方;所述试验箱内部设有试验桶,所述试验桶的上端封盖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第一输水组件;所述试验桶下端封盖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输水组件;所述机架上设有竖向贯通的滑道,所述滑道内滑动设有滑框,所述滑框的顶部设有传力杆,所述滑框的底部设有能使滑框向下运动的砝码,所述滑框向下位移使传力杆与上盖接触并向上盖施压。本发明能实时记录土体内部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及沉降演化进程,并且能实时捕捉不同位置处溶质浓度变化及分布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08695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728989.9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领域,其公开了适用于软硬相间层状岩体现场原地大面积变形试验方法。通过大型承压板在露天现场开展软硬相间层状岩体原地大面积变形试验的方法,以获取软硬相间层状岩体变形模量;同时该试验方法适用于在待测试岩体的现场进行原地测试,可以获取这类软弱相间岩体组合状态下的原地综合变形模量,其测试获取的最软‑软‑中硬‑硬岩多个层位的变形模量更加符合实际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3219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22392.0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体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模拟三面节理分布岩石主应力循环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试样加工;步骤二,将混凝土试样放置于承载支架上;步骤三,加载装置A加载压力#imgabs0#、加载装置B加载压力#imgabs1#、加载装置C加载压力#imgabs2#,并且使#imgabs3#;加载装置A加载#imgabs4#至#imgabs5#,稳定后恢复#imgabs6#;调换加载装置A和加载装置B的位置,然后加载装置A加载#imgabs7#至#imgabs8#,稳定后恢复#imgabs9#;调换加载装置A和加载装置C的位置,然后加载装置A加载#imgabs10#至#imgabs11#,混凝土试样达到屈服点前降低σ,稳定后恢复#imgabs12#;步骤四,递增#imgabs13#并重复步骤三直到混凝土试样被破坏;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试样不同方向应力进行变化加载,保证了试验加载过程中的一致性及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989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34913.4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下洞室分层开挖物理模型链式填充装置及其设计方法,包括填充块体单元,数个所述填充块体单元在各开挖层沿开挖深度方向依次拼接,所述填充块体单元包括中心块体和围绕所述中心块体四周并与所述中心块体活动连接的外围块体,所述中心块体与所述外围块体组装形成所述填充块体单元,以使在抽拉首个所述填充块体单元的中心块体时,带动所述外围块体整体拉出,同步带动沿开挖深度方向的各所述填充块体单元呈链式连接状态拉出;本申请可用于试验模拟地下洞室群多期分层的开挖方式对围岩安全性的影响等问题,得到开挖扰动较小的围岩安全性监测数据,更进一步准确分析围岩破坏机理及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842820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343484.3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7 , G06N3/08 , G06F111/10 , G06F111/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构建样本数据集,每个样本数据包括输入量和输出量,输入量为高边坡岩体及软弱结构面参数样本,输出量为参数样本下的动力稳定性安全系数;通过建立岩体边坡数值模型,开展动力强度折减分析,计算每一组参数样本所对应的动力稳定性安全系数,形成用于安全系数计算模型训练的数据集,进而构建安全系数计算模型,采用数据集对安全系数计算模型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得到的目标计算模型计算出每个所述岩体参数向量的动力稳定性安全系数;根据每个所述岩体参数向量的动力稳定性安全系数计算出边坡的动力失稳概率。本发明解决了采用强度折减法和MCS法相结合导致运算量非常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4350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48333.X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围岩抗拉强度巴西劈裂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包括筒体、贯穿筒体顶部的压杆、以及设置在筒体内的上压板、下支撑板和胶套,筒体上分别设有围压入口和围压出口;所述压杆可沿筒体高度方向移动,压杆的下端部通过上部压头与上压板相连,上压板与下支撑板相对设置;所述上压板的底部和下支撑板的顶部均为与待测岩石试样外径相匹配的弧面,上压板底部设有劈裂刀头;所述胶套的两端分别与上部压头和下支撑板相连,胶套与上压板和下支撑板之间形成密闭环空。本发明的裂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对待测岩石试样施加围压模拟高地应力条件下洞室环境,同时实现试样的精准定位,从而测量出不同围压条件岩石的抗拉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404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96576.4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破碎岩体原状试样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对获取的现场断层破碎岩体进行切割和打磨,形成多个圆饼;根据现场断层破碎岩体的力学性质选择制作模具的材料,并制作模具;模具为顶部开口、底部封闭的中空圆柱体;模具的内径与圆饼的直径相等,模具的外径等于标准圆柱试样的直径,模具的高度等于标准圆柱试样的高度;将所有圆饼层叠置于模具内,且在圆饼与圆饼之间、圆饼与模具之间填充粘结剂;对内置有圆饼的模具进行养护,使粘结剂充分硬化且确保模具与圆饼一体化,得到破碎岩体原状试样。本发明制备出的试样保证了破碎岩石的原始结构和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8695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1728989.9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领域,其公开了适用于软硬相间层状岩体现场原地大面积变形试验方法。通过大型承压板在露天现场开展软硬相间层状岩体原地大面积变形试验的方法,以获取软硬相间层状岩体变形模量;同时该试验方法适用于在待测试岩体的现场进行原地测试,可以获取这类软弱相间岩体组合状态下的原地综合变形模量,其测试获取的最软‑软‑中硬‑硬岩多个层位的变形模量更加符合实际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72767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41799.9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拱坝泄洪消能结构,包括坝身,在坝身上设置有溢流表孔和泄洪中孔,在大坝的下游设置有水垫塘及二道坝,溢流表孔包括边墙及设置在两个边墙之间的底板,底板的末端位于边墙尾端的内侧,溢流表孔的出口末端设置有位于溢流表孔内部的第一消能工,泄洪中孔的出口末端设置有第二消能工;水垫塘的上游侧设置有抬高区域,抬高区域的水平长度不超过溢流表孔水舌的落点位置;抬高区域的高度不超过二道坝坝高的一半,抬高区域与二道坝之间形成深水区。本发明利用异形水垫塘避免了因表中孔水舌集中入水而造成的水垫塘底板冲击动水压强过大的问题,坝体下游侧可保留更为完整的抗力体,增强了坝体稳定性的同时减小了工程投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