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毫米波卫星的通感一体化目标定位和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109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90619.5

    申请日:2024-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毫米波卫星的通感一体化目标定位和识别方法,涉及卫星通信领域,尤其是涉及毫米波中的E频段的星间通信系统,适应于卫星之间大容量高速通信和卫星目标识别和感知。具体过程包括:链路建立前,预制天线的指向角度,指向目标星对连续信号进行搜索;将方位和俯仰两路误差信号正交为单路和差信号,进行相应的相位调制得到中频信号;对中频信号进行检测,并解调出方位俯仰角误差电压,同时对带内信号的进行判定,实现对目标的定位和识别,然后根据目标的定位和识别结果调整天线的指向角度。本发明将形态学滤波方法应用到自适应门限的确定中,可动态跟踪宽带通道内噪声功率的时频变化。

    一种基于LSTM和接入策略的卫星接入流量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802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00533.9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STM和接入策略的卫星接入流量预测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某地面覆盖区域卫星接入流量视作时间序列数据,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进行下一时刻流量预测。此外,通过对地面终端对卫星接入策略进行分析,即对于地面流量接入哪颗卫星进行分析,将地面流量分配到对应卫星上去,从而有效解决卫星流量预测问题。本发明针对卫星对地运动周期性不明显或周期性太长造成的预测准确度低或预测复杂度高等问题,通过先对地面固定区域进行有效预测,再利用卫星运动和卫星流量接入特点,将地面流量分配到卫星节点中去,从而实现简单准确高效预测。

    一种适用于通感一体化的小型化射频前端电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31406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0916470.7

    申请日:2022-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通感一体化的小型化射频前端电路结构,属于无线通信与雷达探测一体化技术领域。该电路结构包括I/O接口、匹配电路、共振隧穿二极管、电感、环形器、电阻、第一偏置器和第二偏置器;馈入第一偏置器的直流信号使共振隧穿二极管工作在负阻区域,调制信号对共振隧穿二极管产生的射频信号进行调制,形成射频调制信号并通过I/O接口辐射;馈入第二偏置器的直流信号使共振隧穿二极管工作在非线性区,对由I/O接口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探测。本发明采用收发一体的形式,简化系统的电路结构,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小型化、结构简单、低成本、低功耗的特点。

    一种适用于通感一体化的小型化射频前端电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31406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16470.7

    申请日:2022-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通感一体化的小型化射频前端电路结构,属于无线通信与雷达探测一体化技术领域。该电路结构包括I/O接口、匹配电路、共振隧穿二极管、电感、环形器、电阻、第一偏置器和第二偏置器;馈入第一偏置器的直流信号使共振隧穿二极管工作在负阻区域,调制信号对共振隧穿二极管产生的射频信号进行调制,形成射频调制信号并通过I/O接口辐射;馈入第二偏置器的直流信号使共振隧穿二极管工作在非线性区,对由I/O接口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探测。本发明采用收发一体的形式,简化系统的电路结构,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小型化、结构简单、低成本、低功耗的特点。

    一种一体化集成太赫兹辐射源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4896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69665.8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集成太赫兹辐射源,属于太赫兹射频技术领域,该太赫兹辐射源包括:地层、衬底层、集电极层、钝化层、馈电层、反射层、低K介质层、辐射层、电阻、共振隧穿二极管、金属化过孔I和金属化过孔II;辐射源核心器件采用共振隧穿二极管,共振隧穿二极管属于负阻器件,其本征电容和辐射层的等效电感形成振荡电路,产生太赫兹信号,太赫兹信号通过金属化过孔1作为辐射层太赫兹信号馈源,太赫兹信号通过辐射层辐射到自由空间。本发明采用全单片一体化集成的方式实现,并采用共振隧穿二极管作为辐射源的核心器件,提高了辐射源的集成度和稳定性,减小了体积,降低了复杂性,具有强阵列扩展性。

    基于固态电子学的太赫兹无本振相干接收无线通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7918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20007.1

    申请日:2023-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固态电子学的太赫兹无本振相干接收无线通信系统,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系统由发射端和无本振接收端构成,其中,发射端包括太赫兹混频器、太赫兹放大器、太赫兹双工网络、太赫兹双频发射天线、太赫兹不等分功分网络以及本振信号;无本振接收端包括太赫兹混频器、太赫兹放大器、太赫兹双工网络、太赫兹双频接收天线、增益控制单元。利用太赫兹双工器实现频率隔离,利用太赫兹双频天线实现空间隔离,从而同时实现对本振和太赫兹射频信号的发射/接收,最终实现无本振的接收端。本发明在接收端采用无本振的形式实现相干接收解调,降低了通信系统复杂度,改善了系统的性能,具有低成本和低功耗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