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8066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02012.0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规划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运行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求解预先构建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运行优化模型,得到优化结果;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得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运行优化方案;其中,所述优化结果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交流线路传输功率、直流线路注入功率、储能设备充放电功率、变电站节点注入功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充分利用了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调控能力,在实现溢出光伏功率消纳的同时提高配电网的运行表现。
-
公开(公告)号:CN11601481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723853.9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系统优化配置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低压交直流配电台区日前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包括:在各预先构建的配电台区仿真场景中求解预先构建的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得到各预先构建的配电台区仿真场景对应的优化结果;在所述各预先构建的配电台区仿真场景对应的优化结果中选取满足约束条件的优化结果作为配电台区的日前优化调度方案;其中,所述优化结果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配电台区的各节点电压和各节点有功功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优化调度问题中充分考虑这些不确定性因素,避免了确定性规划中由于源荷不确定性造成的电压越限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708398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754736.8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 H02M7/483 , H02M7/5387 , H02M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配电网用多端变比可调直流变压器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多端变比可调直流变压器的结构复杂、体积重量的技术问题。包括:多个低压侧MMC、交流变压器和高压侧MMC;所述高压侧MMC的直流侧接入高压侧直流电网,所述高压侧MMC的交流侧连接交流变压器,各低压侧MMC的交流侧并联后连接交流变压器,各低压侧MMC的直流侧分别连接各直流电网,其中,各低压侧MMC与交流变压器之间均接有一等效电感。该方案结构简单、节省了交流变压器数量,减少装置体积,并且由于其变比调节能力,当直流电网电压等级发生改变时,只需调整相应的控制策略而无需更换交流变压器,灵活性高,可降低运行及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501233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310298059.9
申请日:2013-07-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于鹏飞 , 喻强 , 陈伟 , 任杰 , 黄治 , 吴军民 , 张刚 , 黄辉 , 黄在朝 , 张增华 , 王向群 , 李春龙 , 孙晓艳 , 王鹤 , 于海 , 虞跃 , 姚启桂 , 邓辉 , 吴鹏 , 王玮 , 沈文 , 侯功 , 陶静 , 刘川 , 陈磊 , 张辉 , 于然 , 金燊 , 赵宏昊 , 孟凡博 , 陈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系统中用户侧接口的映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无源光网络(PON)板卡实例化,并上报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管理系统;b:启动PON板卡上的PON端口实例化,并上报EPON管理系统;c:EPON管理系统问询每个实例化PON端口下挂的光网络单元(ONU),并启动ONU的实例化;d:EPON管理系统问询每个实例化ONU的用户侧接口(UNI)信息,启动UNI的实例化,并进行UNI的初始化映射。通过本发明的方法,缩短了EPON系统UNI实例化时间,实现了EPON系统中UNI实例化与EPON系统中板卡实例化和无源光网络(PON)端口实例化的兼容,提高了EPON系统中关于UNI配置管理的完备性、一致性、兼容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07767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49650.3
申请日:2015-10-09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Inventor: 高强 , 汪洋 , 滕玲 , 常宁 , 姜元昆 , 张军 , 闫忠平 , 马跃 , 邢宁哲 , 李信 , 张辉 , 连纪文 , 林福国 , 周晓东 , 刘刚 , 周晟 , 李舒婷 , 陈希 , 卢锟 , 葛红武 , 胡昌军 , 汪建华 , 冯宝 , 李伯中 , 李伟华 , 夏小萌 , 白夫文 , 唐佳 , 王颖
IPC: H04L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TP主时钟与从时钟之间频率同步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频率同步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确定每次PTP主时钟与PTP从时钟之间的时钟偏差的测量值;根据时钟偏差的测量值进行卡尔曼滤波方法计算,确定每次PTP主时钟与PTP从时钟之间的时钟偏差的估计值;根据第k次时钟偏差的估计值与第k-1次时钟偏差的估计值确定第k次PTP从时钟相对于PTP主时钟的频率偏移;通过数模转换器件将第k次PTP从时钟相对于PTP主时钟的频率偏移转化为电压信号输出到PTP从时钟压控晶振的电压控制端,以使得PTP从时钟压控晶振输出频率信号给PTP从时钟作为基准频率,进行与PTP主时钟的频率同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PTP主时钟与从时钟之间频率同步不够精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270841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110201765.8
申请日:2011-07-19
Applicant: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1/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对直流偏磁抑制装置的定位系统,包括变压器、测控装置、远动通信装置和电能管理系统,变压器中性点和地之间串联有中性点隔离刀,变压器、测控装置和远动通信装置串联为一当地子系统,分布在各地的子系统再与所述电能管理系统通过电力通信网连接。本发明在变压器中性点串联直流电流互感器,在能量管理系统中嵌入优化配置计算模块。变压器产生直流分量时,变压器中性点隔离刀的开关状态和直流电流互感器所测得的直流分量传给电能管理系统的优化配置计算模块,计算得出直流偏磁抑制装置的安装位置。本发明准确找出直流偏磁抑制装置的安装位置,减小变压器中性点之间电流的相互影响,确保了工程可用性,给电网的稳定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1710738A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10241803.5
申请日:2009-12-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 Y02E40/72 , Y02E60/723 , Y02E60/7838 , Y04S10/12 , Y04S10/16 , Y04S4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发电厂子站的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包括若干下位机、主上位机、备用上位机、后台机、远动通信装置、电厂分散控制系统DCS、机组自动电压调节器AVR、上位机和下位机进行双向通信的局部控制总线CAN网络、上位机和后台机之间通信的网络通讯通道、上位机和主站之间通信的电力数据网。该方案充分考虑发电厂的实际现场情况,具有适用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31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70599.9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6 , H02J3/38 , H02J3/48 , H02J3/50 , H02J3/36 , H02J3/14 , G16B20/00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10/0635
Abstract: 一种交直流分层协同消纳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消纳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不确定性因素和预先构建的预测误差概率模型进行概率潮流计算,得到节点电压的偏移量和支路传输功率的概率密度函数;基于节点电压的偏移量和支路传输功率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交直流配电网功率互补性评估;基于节点电压的偏移量和支路传输功率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交直流网络间功率变化影响分析得到支路功率灵敏度;基于评估结果、支路功率灵敏度确定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消纳方案。本发明进行了交直流配电网功率互补性评估,分析了交直流配电网功率的时空耦合机理,从而为交直流改造互联提供参考;而且还提出了交直流网络间功率变化影响分析,实现精确快速的配电网优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30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25684.3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管控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交直流配电网区域分层能量管理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具体按功能划分采用两层优化控制结构,第一层为就地控制层,第二层为集群控制层。该控制方法可实现多个电网群直流互联后的直流电压平衡、能量分配、分布式能源的充分利用以及提升电网经济效益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181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062777.6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直流配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电源接入中低压配电网方案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构建了上层规划模型和下层规划模型,并基于上层规划模型和下层规划模型的迭代计算生成最优的分布式电源接入中低压配电网方案,该方案可以提高配电网的传输容量并实现交流线路与直流线路之间灵活的功率转移,可以缓解因光伏功率溢出带来的电压越限,功率返送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