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盐套管管道及应用其的熔融盐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1212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10974896.6

    申请日:2019-10-14

    Abstract: 本发明是熔融盐套管管道及应用其的熔融盐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熔融盐套管管道包含外管和置于该外管内的内管,且外管与内管同轴设置或轴向平行设置,内管内输送热熔盐,内管与外管之间输送冷熔盐,内外管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导向支架组,熔融盐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太阳能岛内应用上述熔融盐套管管道,向碟式吸热器提供冷熔融盐同时回收热熔融盐,本发明在碟式发电系统中利用冷热套管技术,热熔融盐在内层管道内流动,冷熔融盐在外层和内层管道之间流动,高温管道的辐射和对流散热被冷熔融盐介质所吸收,并未对外散热,有效的减少了系统对外的热损失,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

    槽式太阳能集热管热损失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29045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71886.8

    申请日:2015-05-26

    Abstract: 本发明的槽式太阳能集热管热损失测试系统,包含集热管,其内包含金属吸热管和置于其内的加热管,还包含连接集热管两端的导热油循环回路,可输送导热油于金属吸热管和加热器之间,所述加热器表面设第一温度传感器,金属吸热管表面设至少一个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模块和数据采集存储模块相连,通过设置导热油循环回路和均匀分布的复数温度传感器,可使集热管内传热均匀且可提高测试集热管热损失的精确度。

    线性菲涅尔式太阳能与有机朗肯循环联合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610161U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20332263.2

    申请日:2015-05-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线性菲涅尔式太阳能与有机朗肯循环联合发电系统,其包含相互联接的线性菲涅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及有机朗肯循环联合发电系统;其中,该线性菲涅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具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内工质为导热油,第一管道连接吸热装置;该有机朗肯循环联合发电系统具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连接热使用设备;该线性菲涅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第一管道及有机朗肯循环联合发电系统的第二管道与导热油换热器相连接,实现换热。与纯菲涅尔式相比,省去汽水分离系统,使得集热系统更为简洁;常规岛部分发电效率提高,集热场部分投资减小;与其他有机朗肯循环(ORC)联合发电系统相比,由菲涅尔式太阳能集热场取代了燃烧加热系统,更加环保。

    熔融盐套管管道及包括其的熔融盐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949003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1724420.9

    申请日:2019-1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熔融盐套管管道及包括其的熔融盐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熔融盐套管管道包含外管和置于该外管内的内管,且外管与内管同轴设置或轴向平行设置,内管内输送热熔盐,内管与外管之间输送冷熔盐,内外管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导向支架组,熔融盐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太阳能岛内包括上述熔融盐套管管道,向碟式吸热器提供冷熔融盐同时回收热熔融盐,本实用新型在碟式发电系统中利用冷热套管技术,热熔融盐在内层管道内流动,冷熔融盐在外层和内层管道之间流动,高温管道的辐射和对流散热被冷熔融盐介质所吸收,并未对外散热,有效的减少了系统对外的热损失,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槽式太阳能集热管热损失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594914U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20347525.2

    申请日:2015-05-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槽式太阳能集热管热损失测试系统,包含集热管,其内包含金属吸热管和置于其内的加热管,还包含连接集热管两端的导热油循环回路,可输送导热油于金属吸热管和加热器之间,所述加热器表面设第一温度传感器,金属吸热管表面设至少一个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模块和数据采集存储模块相连,通过设置导热油循环回路和均匀分布的复数温度传感器,可使集热管内传热均匀且可提高测试集热管热损失的精确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