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1020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08875.2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玉环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量化方法,具体为一种基于Unity三维模型轻量化方法,属于BIM数字化设计技术领域,具体需要数模分离、模型轻量化和渲染、数据清洗和整理、软件二次开发和上传智能电厂数字工程平台的过程,模型轻量化和渲染过程采用了重构模型场景的方式,重构模型场景的方式为:首先对BIM模型进行分析和化简,将原始BIM模型名称类别分配到处理子流程中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对BIM模型进行重建场景,并制定策略对BIM模型进行几何图形的化简;采用面分法与线分法结合的方式将工程相关内容分解为多个维度和多个层次;本发明能够减少BIM模型的内存、显存的资源占用,通过高效渲染技术能够减少CPU、GPU的使用率,提高了最终发布程序的并发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91911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13946.1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机组功率调节控制方法。包括机组功率调节主回路、主蒸汽压力监视器、给水流量调节回路和钠流量调节回路;其中,所述机组功率调节主回路、给水流量调节回路和钠流量调节回路通过主蒸汽压力监视器进行协调,给水流量调节回路和钠流量调节回路采用串级控制方法。通过上述控制回路与主蒸汽压力监视器之间的接续协作、交叉呼应的响应机制,完成核电机组堆机侧于响应速度、参数特性等方面的匹配,确保机组的运行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61005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475480.6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能建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功能子组级顺序控制逻辑模块和方法,其中,所述顺序控制逻辑模块包括:指令输入模块,所述指令输入模块用于选择顺序控制的模式、发出控制指令以及接收设备级控制单元的反馈信号;指令处理模块,所述指令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并进行运算以生成相应的指令信号;状态显示模块,所述状态显示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指令信号并显示当前步序所处的状态信息;指令输出模块,所述指令输出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指令信号并控制设备级控制单元启停。本发明能够提高核电厂的自动化水平,减少操作人员的操作次数,从而降低操作失误率,同时可减少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设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29386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81084.5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24D1/06 , F24D18/00 , F24D19/10 , F22B35/18 , F22B37/38 , F22D1/50 , F22G1/00 , G21D1/02 , F01D15/10 , F24D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供热装置,包括蒸汽主管道、发电蒸汽调节阀、主管道压力检测器、供热机构及控制机构。发电蒸汽调节阀连接于所述蒸汽主管道与汽轮机之间,主管道压力检测器设置于所述蒸汽主管道;供热机构连接于所述蒸汽主管道。通过设置上述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供热装置,高温气冷堆核岛产生的高温蒸汽通过蒸汽主管道分别输送至汽轮机发电以及供热机构供热,以实现采用高温气冷堆产生的蒸汽对外供热的目标,满足集中热源需求较大的场景,并替代原始小规模、低效率的环境影响较大的热源点,进一步降低环境污染。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供热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019443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290145.X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再热机组及其再热蒸汽温度异步控制方法。该二次再热机组包括燃烧器、一次再热器、一次再热器侧烟气挡板、二次再热器以及二次再热器侧烟气挡板。该方法通过测量一次再热器与二次再热器的出口蒸汽温度,并在再热器的出口蒸汽温度出现异常且不同时偏高或同时偏低时,同时分别对一次再热器侧和二次再热器侧的烟气挡板进行反向调节;以及在一次再热器和二次再热器的出口蒸汽温度同时偏高或同时偏低时,将一次再热器侧和二次再热器侧的烟气挡板同时闭锁。本发明解决了一次再热器和二次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同时偏高或偏低时烟气挡板无法控制问题,而且可快速修正一次再热器和二次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的不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0856597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1810522104.7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模式的多能互补控制系统和方法,具体地,该多能互补控制系统包括电力系统一级调度系统和内部多能互补二级调度系统;二级调度系统包括多能流能量管理系统、燃气轮发电控制系统、分布式光伏控制系统、分布式风机控制系统、地源热泵控制系统、制冷控制系统、储电系统控制系统、储冷系统控制系统、需求侧负荷预测管理系统以及其他辅助的监视、管理信息系统等;一级调度系统是将二级调度系统看做一个整体来进行调度,根据二级调度系统的供能用能平衡情况对该整体进行综合调度管理。本发明实现多能互补系统安全、经济、高效运行和调度,实现了多种能源形式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0258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12198.X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光伏‑PEM水电解池的制氢综合效率评估方法,该方法对于确保PEM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这种评估可以提前发现潜在问题,预测设备的寿命,并采取适当的维护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系统故障的风险。不仅如此,通过监测和评估光伏‑水电解的综合效率,可以及早发现潜在问题,避免设备故障或性能下降。及时地维护和修复可以延长电解槽的寿命,减少更换设备的频率。有效的健康度评估可降低维护成本,避免停机时间和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881422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32818.3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25B15/02 , C25B9/23 , C25B9/70 , C25B9/65 , C25B1/04 , G06F18/213 , G06F18/2415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荷分配下的多PEM电解槽并发运行的控制方法,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包括通过收集电解槽的运行状态和健康度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健康度模型,预测电解槽的健康度,计算每个电解槽的负荷,根据实时负荷情况和健康度预测结果,制定了负荷分配和电压调整的策略,解决了通过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健康度模型对电解槽健康度进行预测,制定负荷分配下的多电解槽装置的制氢控制策略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现了针对不同电解槽运行状态的动态负荷调整,保证了电解槽设备的稳定运行,为大规模电解槽组运行方案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66310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42150.X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核电站自动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凝结水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含凝结水泵组且每台凝结水泵配置单独变频器,除氧器的入口处设置有液位调节阀;该方法包括检测除氧器的当前液位值,若当前液位值小于第一预定值或大于第二预定值,则计算当前液位值与预定值的差值,将差值送到第一PID控制器进行计算得到第一控制指令并输出到除氧器液位调节阀以调节除氧器的液位,以及计算当前液位调节阀的前、后压力的差值,将差值与预定差值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送入第二PID控制器进行计算得到第二控制指令并输出到变频器以调节对应凝结水泵的频率。本申请可减少节流损失及液位调阀和凝结水泵的频繁动作,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5456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0121052.3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核电常规岛模型审查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模型轻量化模块发送的轻量化模型数据;轻量化模型数据为模型轻量化模块对各设计专业终端发送的三维模型数据进行轻量化处理后得到;根据轻量化模型数据进行自动碰撞检查及设计合理性检查,反馈校核结果至相关的设计专业终端,实现在设计过程中的多专业模型整合、模型轻量化、模型审查和模型移交,对设计模型准确性进行校核和反馈,促进专业设计优化,提高了审查效率,减少现场施工返工情况,节约施工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