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4706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33594.8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CO2捕集的成型净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物料包括基材、聚异丁烯、润滑剂、抗氧剂、水溶性造孔剂;所述基材包括季铵基阴离子型离子交换树脂、聚合物载体;先将聚合物载体形成熔融状态,加入聚异丁烯进行熔融共混接枝,然后加入季铵基阴离子型离子交换树脂和润滑剂继续混炼均匀,最后加入抗氧剂和水溶性造孔剂继续混炼均匀,出胶料;将胶料成型得到膜片;将膜片置于加热水中浸泡,形成多孔膜片;将多孔膜片浸于碳酸盐溶液中进行碱洗处理,重复多次即得到空气CO2捕集的成型净化材料。本发明通过热物理化学方法得到的净化成型材料在低二氧化碳分压中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吸附动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29343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93343.7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锅炉效率的氨气加热系统,其包括燃烧锅炉,设置于燃烧锅炉中的氨气燃烧器,与燃烧锅炉的烟气出口连通设置的空气预热器,以及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与空气预热器连通设置的除尘器、脱硫吸收塔和烟囱;还包括至少一组烟气冷却器、闭式循环的热媒水系统以及氨气供给系统;若干烟气冷却器连通设置于烟囱的上游,且用于为热媒水系统供热;氨气供给系统中供给的氨气经热媒水系统加热后进入所述氨气燃烧器中燃烧。本发明考虑到氨气具有危险性,为避免氨气的泄漏,本发明设置了热媒水循环系统作为能量传递的媒介,避免了氨气管道与烟气直接接触可能引起的管道腐蚀及磨损问题,从而避免了氨气泄漏的问题,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1001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607999.X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锅炉低温受热面的烟风氨换热系统,包括锅炉,设置于锅炉中的氨燃烧器,设置于锅炉烟气出口的省煤器,依次与省煤器连通设置的SCR脱硝反应器、空气预热器和烟风氨换热系统;氨气经烟风氨换热系统升温后供入氨燃烧器中;空气经烟风氨换热系统和/或空气预热器加热后供入锅炉中;烟气经烟风氨换热系统降温后进行后续排放处理。本发明用锅炉排放的烟气加热氨气和空气,将原本排放的烟气热量转移至氨气和空气,通过氨气在锅炉内的燃烧将原本浪费的能量进行回收,以及通过空气将烟气的部分能量带回锅炉中,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降低了氨气及燃煤等燃料的消耗量并减少了烟气中的污染物及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降低了电厂的运行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222437954U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21066532.0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升锅炉效率的烟氨换热系统,该换热系统包括:燃烧锅炉,设置于燃烧锅炉中的氨气燃烧器,与燃烧锅炉烟气出口连通设置的空气预热器,以及依次与空气预热器连通设置的除尘器、脱硫吸收塔和烟囱;还包括氨气供给系统和至少一个烟气冷却器;烟气冷却器连通设置于烟囱的上游;氨气供给系统中供给的氨气经烟气冷却器预热后进入所述氨气燃烧器中。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这种提升锅炉效率的烟气‑氨气换热系统,能够改善锅炉燃烧、提高锅炉效率、提升锅炉性能,适合于掺氨或纯氨燃烧锅炉。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烟氨换热系统,可以使得燃烧锅炉的排烟温度降低,提升锅炉效率,提升锅炉性能,达到减少氨气及燃煤的消耗,节省燃料成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22437953U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21038376.7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升锅炉效率的氨气加热系统,包括燃烧锅炉,设置于燃烧锅炉中的氨气燃烧器,与燃烧锅炉烟气出口连通的空气预热器,及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与空气预热器连通的除尘器、脱硫吸收塔和烟囱;还包括至少一组烟气冷却器、闭式循环的热媒水系统以及氨气供给系统;若干烟气冷却器连通设置于烟囱的上游,且用于为热媒水系统供热;氨气供给系统中供给的氨气经热媒水系统加热后进入所述氨气燃烧器中燃烧。本实用新型考虑到氨气具有危险性,为避免氨气的泄漏,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热媒水循环系统作为能量传递的媒介,避免了氨气管道与烟气直接接触可能引起的管道腐蚀及磨损问题,从而避免了氨气泄漏的问题,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