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98936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010443428.9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9K17/40 , B09C1/08 , B09C1/10 , C12N1/20 , C12N1/16 , C12N1/38 , C12N11/14 , C05G3/80 , C12R1/11 , C12R1/125 , C12R1/385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剂激活固化的技术方法,得到复合土壤改良剂,所述菌剂为不同菌种形成的复合菌液,所述菌液浸泡在生物基固体材料中进行负载固化,浸泡的同时或之后添加激活剂。本发明提供的菌剂乳化激活技术方法,半焦碳与复合菌液共同用于土壤修复,添加适当比例的激活剂,形成半焦碳过程安全、环保,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提高了微生物的活性和植物性碳源的资源化利用率,提高了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和土壤修复效率,能够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长效去除,而且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条件可控,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567401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010351038.9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地下水情况的快速检测方法和应用,所述快速检测方法包括通过对垃圾填埋场特定区域的地下水进行荧光检测,利用特定荧光区域中特定激发/发射波长处荧光强度的比值确定地下水是否被污染。本发明提供的快速检测方法建立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地下水中的有机物在荧光光谱区的特征荧光光谱区和荧光强度及其规律特征,可以实现便携荧光检测仪在现场对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地下水情况的快速检测。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具有快速检测、无需化学试剂且操作简单、检测灵敏度高、成本较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69893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0444396.4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腐殖酸‑蚯蚓‑半焦碳土壤改良的方法,包括向土壤中添加复合土壤改良剂,所述复合土壤改良剂包括半焦碳、腐殖酸和蚯蚓粪,形成半焦碳过程安全、环保,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提高了植物源碳源的资源化利用率,所述半焦碳用复合菌液进行浸泡,提高了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提高了土壤的肥力,而且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32091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12107.7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一种基于硅化零价铁活化过硫酸盐的水体修复方法:以硅化微米零价铁为催化活化剂,过硫酸盐为氧化剂进行有机废水的处理,所述催化活化剂与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0.5‑3。本发明在待处理的污染中加入硅化零价铁和过硫酸盐,进行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去除,硅化零价铁其表面富含硅烷醇基团(≡Si‑OH)。本方法可以解决传统活化过硫酸盐体系中铁基材料易失活、亚铁离子后期释放不足的问题,且修复效率高,环境友好,适用于多种有机污染废水和地下水的处理与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3698938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010444403.0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9K17/40 , B09C1/08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腐殖酸‑蚯蚓‑半焦碳土壤改良剂以及用其改良土壤的技术方法,包括向土壤中添加复合土壤改良剂,所述复合土壤改良剂包括半焦碳、腐殖酸和蚯蚓粪,形成半焦碳过程安全、环保,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提高了植物源碳源的资源化利用率,加速了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提高了土壤的肥力,而且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65769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0398460.X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元统计和受体模型的流域分区污染源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研究区划分为多个控制单元;步骤2,将多个控制单元进行分组,以将研究区分为多个子区;步骤3,获取每个子区中的污染源;步骤4,获得每个子区中污染源的贡献率。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多元统计和受体模型的流域分区污染源识别方法,步骤简单,综合考虑流域、陆域和污染源的影响,能够对主要污染因子及其贡献率进行高效、全面解析,确定优控行业,为水质改善和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1362050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778687.1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14
Abstract: 一种无动力快速增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包括厌氧单元和增氧好氧单元,增氧好氧单元包括重力曝气系统和好氧反应系统,重力曝气系统包括可倾覆水斗、活塞组件、吸气管、导气管和曝气头,厌氧单元排出的污水从可倾覆水斗上方排入可倾覆水斗内,可倾覆水斗、吸气管、导气管分别与活塞组件连接,曝气头与导气管连接,曝气头位于好氧反应系统内,在可倾覆水斗内的储水量达到预设水量之前,挤压活塞排出空气,当可倾覆水斗内的储水量达到预设水量后倾覆排出储存的污水,活塞回位。该装置曝气速度快且气体与污水接触时间大幅度延长,曝气效率明显提高,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23959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37905.X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数值模拟的地下水污染源空间综合识别方法,步骤一、边界概化;步骤二、插值获得初始水头和底板标高;步骤三、确定源汇项;步骤四、进行含水层渗透系数系数分区;步骤五、建立了地下水流模型;步骤六、进行模型校准;步骤七、反演地下水流迹线;步骤八、在空间上识别地下水确切的污染源。本发明通过模拟软件的应用,可更具代表性的表征,与地下水污染源有关的地下水流的流动,利于针对性区域化研究地下水污染来源;本发明通过追踪地下水水流迹线,逆向研究存在地下水污染的地下水的流动迹线,可精准视化的进行溯源工作;通过地下流水迹线的划分与地面上污染源类型、土地类型以及地质条件等情景进行空间上的精准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127296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10104662.9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位素和测年相结合的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源解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测定区域的环境特征设置监测采样点与背景值采样点;(2)应用同位素测年法对地下水年龄进行监测,结合氮氧稳定双同位素溯源法,研究区土地利用及污染源信息对地下水硝酸盐源进行的定性识别与定量解析。本发明创新性地将地下水测年与同位素溯源方法结合,实现了污染源的快速、精准识别,同位素方法具有受水环境因子浓度变化影响较小的优点,同时通过测定地下水平均滞留时间,与污染源形成时间相比对,追溯可能造成潜在污染的行业类别,实现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快速、准确溯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27296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04662.9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位素和测年相结合的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源解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测定区域的环境特征设置监测采样点与背景值采样点;(2)应用同位素测年法对地下水年龄进行监测,结合氮氧稳定双同位素溯源法,研究区土地利用及污染源信息对地下水硝酸盐源进行的定性识别与定量解析。本发明创新性地将地下水测年与同位素溯源方法结合,实现了污染源的快速、精准识别,同位素方法具有受水环境因子浓度变化影响较小的优点,同时通过测定地下水平均滞留时间,与污染源形成时间相比对,追溯可能造成潜在污染的行业类别,实现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快速、准确溯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