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2930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642737.7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6Q30/018 ,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污降碳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模型耦合的减污降碳分析方法,本发明综合运用LEAP模型和GAINS模型两种不同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预测分析模型,提供了一种更加科学、合理、全面的减污降碳分析方法,为制定基于未来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治理决策提供科学、合理、全面的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7787571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206462.2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8/22 , G06F18/27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大气治理的碳排放测算方法及系统,具体涉及碳排放领域,通过动态调整更新速度,根据单位区域之间的空间距离计算精准实时的空间权重矩阵,能够适应地理空间关系的变化,提高了空间权重矩阵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合莫兰指数,在构建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的相似性度量值时更全面考虑空间相关性,挖掘邻域单位区域的相似性特征,有助于精确测量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的关联程度。综合运用地理加权回归和空间权重矩阵方法,考虑地理空间影响,更贴近实际情况。引入空间权重有助于反映地理邻近性对碳排放与大气污染物关系的影响,提高了模型的解释能力,更准确描述空间异质性,使模型更具对碳排放与大气污染物之间协同效应的可解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29307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42737.7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6Q30/018 ,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污降碳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模型耦合的减污降碳分析方法,本发明综合运用LEAP模型和GAINS模型两种不同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预测分析模型,提供了一种更加科学、合理、全面的减污降碳分析方法,为制定基于未来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治理决策提供科学、合理、全面的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7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410102768.3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减污降碳的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方法,涉及减污降碳能源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整个能源系统进行深入分析,确定能源系统的多目标优化目标;根据系统需求和优化结果,确定超级电容器的配置位置,其次,确定超级电容器的容量。本发明通过智能感知和分析超级电容器的动态点性能信息、热力学特征信息,实现对超级电容器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通过设定运行效益系数的阈值,及时发现超级电容器运行异常,并通过预警系统进行通知,有助于防止电能质量下降,对于敏感设备和系统,这意味着更加稳定的电力供应,降低了设备故障、误差或不正常运行的风险,提高了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748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02768.3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减污降碳的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方法,涉及减污降碳能源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整个能源系统进行深入分析,确定能源系统的多目标优化目标;根据系统需求和优化结果,确定超级电容器的配置位置,其次,确定超级电容器的容量。本发明通过智能感知和分析超级电容器的动态点性能信息、热力学特征信息,实现对超级电容器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通过设定运行效益系数的阈值,及时发现超级电容器运行异常,并通过预警系统进行通知,有助于防止电能质量下降,对于敏感设备和系统,这意味着更加稳定的电力供应,降低了设备故障、误差或不正常运行的风险,提高了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8757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206462.2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8/22 , G06F18/27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大气治理的碳排放测算方法及系统,具体涉及碳排放领域,通过动态调整更新速度,根据单位区域之间的空间距离计算精准实时的空间权重矩阵,能够适应地理空间关系的变化,提高了空间权重矩阵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合莫兰指数,在构建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的相似性度量值时更全面考虑空间相关性,挖掘邻域单位区域的相似性特征,有助于精确测量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的关联程度。综合运用地理加权回归和空间权重矩阵方法,考虑地理空间影响,更贴近实际情况。引入空间权重有助于反映地理邻近性对碳排放与大气污染物关系的影响,提高了模型的解释能力,更准确描述空间异质性,使模型更具对碳排放与大气污染物之间协同效应的可解释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098525U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21681857.0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外采样管固定装置,包括:支架,其用于封挡放置在房屋的采样口位置处;固定管,其固设在支架上,固定管用于延伸入所述采样口内部,固定管具有供所述采样管穿入的底部开口和供所述采样管穿出的顶部开口,固定管上设有用于将采样管固定在所述固定管中的固定结构;以及弹性密封膜盖,其密封遮挡固定管的顶部开口,弹性密封膜盖上设有弹性箍紧口以供采样管穿刺通过进而形成弹性箍紧口,所述弹性箍紧口用于箍套在所述采样管外周面上。固定管固定在支架上,由固定管固定采样管,可以将采样管固定在支架上,并利用弹性密封膜盖实现采样管和固定管之间的有效密封。整个固定装置操作简单,密封固定性好,环境适应性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