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管式流体均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758248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20848.4

    申请日:2016-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管式流体均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筒体,在筒体内部的上端紧固连接一底部开口的收集盘;在收集盘下方设置有一上端敞口下端封闭的集液筒;集液筒的下部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水平布置的支管,每一支管的一端与集液筒连通,每一支管的另一端与筒体紧固连接;在集液筒的外部设置至少一圈贯穿且连通每一支管的环管;环管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均流孔。本发明由于在筒体内部的上端紧固连接一收集盘,在收集盘下方设置有一上端敞口、下端封闭的集液筒,因此外界流体进入筒体内后,气相流体通过收集盘后自然均压并向下扩散流动,液相流体自由下落进入集液筒内,流体气液相均布通道相对独立,对含气率大的流体具有较好均布效果。

    一种大型绕管式换热器双层中心筒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225549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03553.X

    申请日:2016-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绕管式换热管换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绕管式换热器双层中心筒结构,包括芯体、筒体、管箱、支座和吊耳,所述芯体包括第一层中心筒和第二层中心筒,所述第一层中心筒的两端焊接管板,所述第一层中心筒上设置有若干层一级换热管;所述第一层中心筒上均匀焊接有若干垂直于第一中心筒中心线的筋板;所述第二层中心筒设置在最外层的一级换热管外部,所述第二层中心筒与筋板焊接,所述第二层中心筒的另一端也焊接有均匀垂直焊接在第一层中心筒上的筋板,所述第二层中心筒上也设置有若干层换热管。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大型绕管式换热器芯体固定问题的大型绕管式换热器双层中心筒结构。

    一种圆盘式流体均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65247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610220672.2

    申请日:2016-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盘式流体均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竖直设置筒体,在筒体内部设置一隔离筒,隔离筒的下部外壁上设置有一与筒体内壁紧固连接的环板;环板上开设有多个均流孔;在隔离筒的顶部紧固连接一挡板,在隔离筒靠近挡板一端的筒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在环板上方的隔离筒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与筒体内壁紧固连接的侧挡板。本发明由于在隔离筒的下部外壁上设置有一与筒体连接的环板,在隔离筒的顶部连接一挡板,在隔离筒的筒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因此外界气液相流体进入筒体内后,气相流体可通过通气孔流入到隔离筒中向下扩散流动,液相流体自由下落流入到隔离筒与筒体内壁之间的空间中,使流体气液相均布通道相对独立,对含气率小的流体具有较好均布效果。

    同一流路中变水力直径的微通道扁管缠绕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3712486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00518.1

    申请日:2013-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一流路中变水力直径的微通道扁管缠绕式换热器。微通道扁管缠绕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换热器本体的壳体内设有若干微通道扁管,微通道扁管以设于壳体内的中心筒为中心缠绕式盘旋;微通道扁管的两端开口分别与设于壳体底部的进口管和设于壳体顶部的出口管相连接;每条微通道扁管的腔体内设有若干微通道流路;每层微通道扁管内的每条微通道扁管连接至少一条集流管,集流管为两端封闭的管路;微通道流路与集流管相连通,设于集流管两侧的微通道流路的数量、孔径和/或横截面的形状不等。本发明可以在流体从气相向液相转变过程中所流经管道的水力直径不断降低,达到既降低前期气管段内气体的流阻,又增强了后期液管段内液体的换热效果。

    一种圆盘式流体均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6524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20672.2

    申请日:2016-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盘式流体均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竖直设置筒体,在筒体内部设置一隔离筒,隔离筒的下部外壁上设置有一与筒体内壁紧固连接的环板;环板上开设有多个均流孔;在隔离筒的顶部紧固连接一挡板,在隔离筒靠近挡板一端的筒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在环板上方的隔离筒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与筒体内壁紧固连接的侧挡板。本发明由于在隔离筒的下部外壁上设置有一与筒体连接的环板,在隔离筒的顶部连接一挡板,在隔离筒的筒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因此外界气液相流体进入筒体内后,气相流体可通过通气孔流入到隔离筒中向下扩散流动,液相流体自由下落流入到隔离筒与筒体内壁之间的空间中,使流体气液相均布通道相对独立,对含气率小的流体具有较好均布效果。

    多级串联气液均流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15114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457967.2

    申请日:2014-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串联气液均流器。它主要包括芯筒、内部分离器、圆盘、喷淋多孔板、分流管、隔板,所述内部分离器固定在芯筒内部,所述圆盘在芯筒内部,分离器下方,所述喷淋多孔板和隔板交替固定在芯筒外部,所述多孔板设有开口,所述隔板有缠绕管束穿过,所述分流管均匀贯穿于喷淋多孔板上,分流管设有条缝和溢流口,它主要用于工业中大型绕管式换热器中多级气液分流器串联的中间级。本发明多级串联气液均流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气液两相分布不均匀导致绕管式换热器的工作效率低、能耗大、寿命短和单级气液均流器的局限性等问题。

    单级气液均流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86897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00280.0

    申请日:2013-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级气液均流器。所述均流器包括芯筒,芯筒的侧壁上设有至少1个气液两相进口和至少1个气相出口,且气液两相进口与气相出口为相对设置;芯筒内设有一折流板,且折流板设于气液两相进口和气相出口之间;芯筒的腔体内设有一圆盘,圆盘沿芯筒的径向方向布置;沿芯筒外壁的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个喷淋多孔板,喷淋多孔板包括中空板,中空板内设有若干个分流管,分流管上设有缝隙,所述分流管沿中空板的高度方向布置,且分流管的高度不小于所述中空板的高度;圆盘的底部与喷淋多孔板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本发明利用芯筒作为气液分离器,节省空间且避免现场安装。气液两相流体的均匀分配,提高了绕管式换热器的工作效率并降低了压降,起到节能的作用。

    同一流路中变水力直径的微通道扁管缠绕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3712486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310700518.1

    申请日:2013-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一流路中变水力直径的微通道扁管缠绕式换热器。微通道扁管缠绕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换热器本体的壳体内设有若干微通道扁管,微通道扁管以设于壳体内的中心筒为中心缠绕式盘旋;微通道扁管的两端开口分别与设于壳体底部的进口管和设于壳体顶部的出口管相连接;每条微通道扁管的腔体内设有若干微通道流路;每层微通道扁管内的每条微通道扁管连接至少一条集流管,集流管为两端封闭的管路;微通道流路与集流管相连通,设于集流管两侧的微通道流路的数量、孔径和/或横截面的形状不等。本发明可以在流体从气相向液相转变过程中所流经管道的水力直径不断降低,达到既降低前期气管段内气体的流阻,又增强了后期液管段内液体的换热效果。

    单级气液均流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86897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400280.0

    申请日:2013-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级气液均流器。所述均流器包括芯筒,芯筒的侧壁上设有至少1个气液两相进口和至少1个气相出口,且气液两相进口与气相出口为相对设置;芯筒内设有一折流板,且折流板设于气液两相进口和气相出口之间;芯筒的腔体内设有一圆盘,圆盘沿芯筒的径向方向布置;沿芯筒外壁的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个喷淋多孔板,喷淋多孔板包括中空板,中空板内设有若干个分流管,分流管上设有缝隙,所述分流管沿中空板的高度方向布置,且分流管的高度不小于所述中空板的高度;圆盘的底部与喷淋多孔板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本发明利用芯筒作为气液分离器,节省空间且避免现场安装。气液两相流体的均匀分配,提高了绕管式换热器的工作效率并降低了压降,起到节能的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