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4925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80700.5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铜绿假单胞菌9#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株铜绿假单胞菌菌株9#,其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1178。本发明公开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9#能够抑制水稻稻曲病菌菌株YY7850的生长,这是铜绿假单胞菌属菌株首次被发现具有拮抗稻曲病菌病原菌的实例,鉴于菌株9#具有抑制水稻稻曲病病原菌的能力,因此,该菌株具有开发成为水稻稻曲病生防菌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24925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480700.5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铜绿假单胞菌9#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株铜绿假单胞菌菌株9#,其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1178。本发明公开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9#能够抑制水稻稻曲病菌菌株YY7850的生长,这是铜绿假单胞菌属菌株首次被发现具有拮抗稻曲病菌病原菌的实例,鉴于菌株9#具有抑制水稻稻曲病病原菌的能力,因此,该菌株具有开发成为水稻稻曲病生防菌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53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489791.9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H16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株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H16,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179。本发明公开的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H16能够抑制水稻稻曲病菌菌株YY7850的生长,这是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首次被发现具有拮抗稻曲病菌病原菌的实例,鉴于菌株H16具有抑制水稻稻曲病病原菌的能力,因此,该菌株具有开发成为水稻稻曲病生防菌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911191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352218.2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02 , G01N30/06 , G01N30/14 , G01N2030/027 , G01N2030/062 , G01N2030/065 , G01N2030/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米中四种真菌毒素的同时提取和净化方法,包括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采用乙腈∶水为1∶1的提取体系,并在提取体系中加入复合型盐析试剂,所述的复合型盐析试剂包括氯化钠、无水硫酸镁、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采用中性氧化铝作为净化剂。本发明操作简便、高效,样品提取和净化简单,可批量测定,检测时间短,检测成本低,样品提取和净化用到的试剂和耗材均为实验室日常常见耗材,需要的有机试剂和有毒试剂少,大大减少了对操作人员和环境的污染,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配置使用可实现稻米中四种毒素的快速、同时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50046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292545.6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1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水稻镉砷积累的突变基因OsABCC1及其应用。调控水稻镉砷积累的突变基因OsABCC1,野生型OsABCC1基因的第十个外显子后第一个碱基发生可变剪切突变,即ATG下游第2261核苷酸处碱基由野生型的G突变为A,使对应的编码核苷酸序列中第1116‑1131个核苷酸缺失,导致突变体在第372‑382个氨基酸发生缺失和改变,并在第383个氨基酸处翻译提前终止,编码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突变体hca1的水稻籽粒中镉砷含量均高于野生型水稻籽粒中的镉砷含量。所述的突变基因OsABCC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的突变基因OsABCC1的应用,使水稻包含所述的突变基因OsABCC1;或使水稻包含所述的突变基因OsABCC1的编码氨基酸。本发明获得的突变体材料hca1的籽粒中镉和砷含量分别增加1倍和5倍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1906117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060411.X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子标记技术鉴定调控水稻镉砷积累等位基因ABCC1基因及应用。该分子标记以日本晴水稻的基因组为参考基因组,第4号染色体的第31511987的位置,由野生型的C突变为T,该SNP分子标记的多态性为C/T;突变体使OsABCC1基因的翻译产物在第372‑382个氨基酸发生缺失和改变,并在第383个氨基酸处翻译提前终止。本发明还提供了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对和检测方法。本发明可减少培育镉砷低积累的工作成本和培育周期,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本发明也可用于高效预测不同水稻品种籽粒的镉砷积累特性和镉砷低积累品种的资源筛选鉴定。
-
公开(公告)号:CN112500460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1292545.6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1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水稻镉砷积累的突变基因OsABCC1及其应用。调控水稻镉砷积累的突变基因OsABCC1,其编码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突变体hca1的水稻籽粒中镉砷含量均高于野生型水稻籽粒中的镉砷含量。所述的突变基因OsABCC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的突变基因OsABCC1的应用,使水稻包含所述的突变基因OsABCC1;或使水稻包含所述的突变基因OsABCC1的氨基酸。本发明获得的突变体材料hca1的籽粒中镉和砷含量分别增加1倍和5倍左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