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12509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010297942.2
申请日:2010-09-28
Applicant: 浙江华东工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 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S13/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质结构面产状的雷达探测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该方法可提高探地雷达地质超前预报或地质雷达探测的准确性和精度,避免因使用视走向或视倾角而出现较大的偏差。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针对探测目标结构面布置至少两条雷达测线,用探地雷达沿该测线进行测试,将测试获得的数据分析处理后进行时深转换形成雷达图像,找出同一地质结构面的各雷达反射波同相轴,根据上述测线的方位、间距及各桩号测点所探测的反射界面深度,求解结构面的方程,进而根据结构面的真实产状确定结构面的空间位置。本发明可用于隧洞(道)地质超前预报和地质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012509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297942.2
申请日:2010-09-28
Applicant: 浙江华东工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 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S13/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质结构面产状的雷达探测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该方法可提高探地雷达地质超前预报或地质雷达探测的准确性和精度,避免因使用视走向或视倾角而出现较大的偏差。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针对探测目标结构面布置至少两条雷达测线,用探地雷达沿该测线进行测试,将测试获得的数据分析处理后进行时深转换形成雷达图像,找出同一地质结构面的各雷达反射波同相轴,根据上述测线的方位、间距及各桩号测点所探测的反射界面深度,求解结构面的方程,进而根据结构面的真实产状确定结构面的空间位置。本发明可用于隧洞(道)地质超前预报和地质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012463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297934.8
申请日:2010-09-28
Applicant: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 浙江华东工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层相对介电常数现场测定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旨在通过现场直接测定原位地层的电磁波速度和相对介电常数,将实测电磁波速度和相对介电常数直接用于雷达探测的时深转换和图象分析,以避免因使用地层岩样测定参数或估算数值所带来的误差或错误。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采用直达波法、宽角反射法或窄角反射法实地测量地层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再根据公式εr=c2/v2推算地层的相对介电常数。本发明可用于隧道或隧洞地质超前预报和地质雷达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201722695U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20049519.6
申请日:2010-01-15
Applicant: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 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型支护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生态型支护结构,用以解决该边坡的边坡支护和边坡面生态环境改善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生态型支护结构,具有需支护的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的底部堆有土石填料,该土石填料内分层布置土工格栅形成主支护体;所述主支护体外包连续的种植袋,所述的种植袋呈阶梯状分布,进而形成若干个退台。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道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矿山领域的松散体或半胶结体边坡的支挡处理、绿化,以及工程建设领域当空间狭小时候的基础处理、绿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150428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62470.6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质信息的地下洞室自动建模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地质信息的地下洞室自动建模方法,解决地下洞室、勘探孔洞地质信息量大、多重地质分段建模繁琐、人机交互式建模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步骤如下:1、对象分类及属性定义A,再为已分类的地质对象定义属性字段,然后都输出到对象分类及属性定义配置E中;2、几何参数输入B,对具体的地下洞室、勘探孔洞进行基线参数定义B1和截面参数定义B2;3、多重地质分段数据输入C,根据E,按照勘探孔洞或地下洞室揭露的不同分类的地质体进行有产状地质界面分段C1和无产状地质界面分段C2;4、参数化自动建模D。本发明适用于水利水电、交通等工程实践。
-
公开(公告)号:CN101603424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0910100646.6
申请日:2009-07-13
Applicant: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IPC: E21B4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埋岩石套钻无损取样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主要适用于应力水平和岩石损伤强度矛盾不突出情况下的深埋岩石套钻无损取样法,以解决深埋工程岩石取样过程中的扰动问题,避免芯样损伤。技术方案是:a、在现场选定需要取样的位置,利用大尺寸的钻孔取出直径大于实际试样直径的岩芯A,钻孔直径为130mm-235mm,钻孔深度大于1倍洞径10m-20m;b、在获取现场岩芯A后,将其剪断,并将长度超过1倍洞径以上部分的岩芯固定采用常规设备进行套钻,以获取岩芯B,钻孔直径为46mm-91mm,取芯长度为92mm-182mm。本发明可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交通、矿山等地下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02980453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34332.9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横向结构面结构性强岩爆区应力卸载注水钻爆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横向结构面结构性强岩爆区应力卸载注水钻爆法,以降低或消除岩爆能量的方式达到控制岩爆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a、在开挖面上钻设一组均匀且对称布置的爆破孔,包括顶孔、中上孔、中孔、底孔和侧孔;b、每10分钟用清水清洗一次开挖面;期间向各爆破孔内注水,每次注水2分钟;c、顶孔底部0.8-1.2m深度范围装药,中上孔、中孔和底孔全程装药,侧孔底部0.8-1.0m深度范围装药;d、爆破中孔和底孔,然后爆破其余孔;e、依次重复步骤a、b、c、d,直到开挖面完全穿过整个横向结构面。本发明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交通、矿山等地下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02565307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15023.0
申请日:2012-01-18
Applicant: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变温加速溶蚀的试验仪器及其试验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变压变温加速溶蚀的试验仪器及其试验方法,实时掌握钙离子的溶蚀变化规律,为补强支护提供较有效的科学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耐酸耐压容器,以及尾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耐酸耐压容器内对称布置两块围压板,形成密闭围压仓,各围压板远离试样一侧依次连接传力杆Ⅰ和围压伺服器;试样安放好后形成轴压仓,该轴压仓内布置一块透水垫片,该透水垫片远离试样一侧依次连接传力杆Ⅱ和轴压伺服器;围压仓和轴压仓分别通过玻璃导管连接玻璃容器,且玻璃导管上分别安装有高压泵、温控仪和单向阀;轴压仓上设有压力表。本发明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交通、矿山等地下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01975089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297931.4
申请日:2010-09-28
Applicant: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 浙江华东工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探地雷达首波相位法预报地下水的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该方法可在隧道(洞)施工开挖过程中,提前预报掌子面前方的地下水,以便及早采取防范与处理措施,确保施工安全,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先在隧洞施工掌子面布置U型雷达测线,再用探地雷达沿该测线进行测试,将测试获得的数据处理后进行时深转换形成雷达图像,找出雷达图像中的强雷达反射波同相轴,分析该雷达波形的直达波首波相位和反射波首波相位,若反射波首波相位与直达波首波相位相反,则判断为含水地质构造;若反射波首波相位与直达波首波相位相同,则判断为空腔地质构造。本发明可用于隧道或隧洞施工掌子面前方的地下水超前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101334279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10063472.6
申请日:2008-08-05
Applicant: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地质测绘的数码相机操作平台。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携带和使用方便、场地适应性强的用于地质测绘的数码相机操作平台。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架两端上部通过垂直转轴固定U形相机托盘,支架外侧通过垂直转轴固定弹力钢片,该弹力钢片另一端连接垂直转角控制触头,该垂直转角控制触头穿过支架并顶住相机托盘,并与相机托盘上的弧形垂直转角控制卡槽相配合,所述底座表面制有一圈圆形水平转角控制卡槽,支架底部对称布置两个与水平转角控制卡槽相配合的水平转角控制触头,所述相机托盘后侧边缘处的中心设有一颗穿透的相机固定螺丝。本发明可用于水利、水电、交通、矿山等多个行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