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BM掘进时围岩应力变化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22985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246961.2

    申请日:2010-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TBM掘进时围岩应力变化测量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TBM掘进时围岩应力变化测量方法,测量TBM开挖洞段围岩中某点的三维应力变化,判断围岩损伤范围,优化支护设计,保证洞室整体稳定和工作人员安全。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TBM掘进时围岩应力变化测量方法,步骤如下,a、确定空心包体应力计的埋设位置和测点数量;b、挖辅助洞或利用已有洞室向TBM待开挖洞段钻孔并埋设空心包体应力计;c、TBM掘进,监测并记录空心包体应力计的应变变化;d、确定测量段岩石的弹性模量、泊松比;e、列方程,Eεk=Ak1σx+Ak2σy+Ak3σz+Ak4τxy+Ak5τyz+Ak6τzx,求解地应力的六个分量σx、σy、σz、τxy、τyz、τxz,本发明主要用于隧洞等施工期的支护优化设计和洞室整体稳定性评价。

    漏斗式集渣坑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19968B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0910096924.5

    申请日:2009-0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漏斗式集渣坑。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集渣率,彻底防止渣石再次启动,并优化清渣方案的漏斗式集渣坑。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漏斗式集渣坑,具有引水隧洞、集渣坑,集渣坑设置在引水隧洞的末端,其特点是,所述集渣坑的旁侧布置一条交通隧道,集渣坑的上游处设有斜坡道与引水隧洞底部平顺连接,集渣坑的底部下游处连接溜渣斜井,溜渣斜井平接清渣平洞,清渣平洞的出口端连接一条清渣通道。本发明可用于长引水地下发电隧洞工程。

    漏斗式集渣坑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19968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910096924.5

    申请日:2009-0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漏斗式集渣坑。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集渣率,彻底防止渣石再次启动,并优化清渣方案的漏斗式集渣坑。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漏斗式集渣坑,具有引水隧洞、集渣坑,集渣坑设置在引水隧洞的末端,其特点是,所述集渣坑的旁侧布置一条交通隧道,集渣坑的上游处设有斜坡道与引水隧洞底部平顺连接,集渣坑的底部下游处连接溜渣斜井,溜渣斜井平接清渣平洞,清渣平洞的出口端连接一条清渣通道。本发明可用于长引水地下发电隧洞工程。

    一种大断面隧洞在富水洞段开挖逆坡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96962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62591.9

    申请日:2011-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断面隧洞在富水洞段开挖逆坡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序自流排放地下涌水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a、首先进行上台阶开挖,形成上台阶开挖洞段;b、下坡开挖,形成上台阶降坡洞段;c、设置积水仓;d、在积水仓中安装水泵和抽水管;e、按照临时顺坡对富水洞段进行上台阶开挖;f、待富水洞段上台阶开挖完成并在与隧洞下游侧落底开挖掌子面贯通后,按照隧洞设计纵坡反向进行下台阶落底开挖。本发明适用于水利水电、交通、矿山等地下工程在地下涌水丰富洞段的施工。

    应力解除爆破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70967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810061514.2

    申请日:2008-0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力解除爆破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极强岩爆、强岩爆条件下适用的应力解除爆破法,能够有效降低或解除岩体应力集中区的能量水平,以解决深埋隧洞(隧道、巷道)掘进过程中岩爆引起的施工安全问题,从而保证掘进的进度。应力解除爆破法其步骤包括:a、在掌子面上钻爆破孔,其孔径与开挖爆破孔孔径一致;b、在爆破孔内装药;c、装药完成后起爆。本发明可用于各种水利水电工程、交通、矿山等地下工程和深埋隧洞的开挖工程中。

    一种TBM掘进时围岩应力变化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22985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46961.2

    申请日:2010-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TBM掘进时围岩应力变化测量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TBM掘进时围岩应力变化测量方法,测量TBM开挖洞段围岩中某点的三维应力变化,判断围岩损伤范围,优化支护设计,保证洞室整体稳定和工作人员安全。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TBM掘进时围岩应力变化测量方法,步骤如下,a、确定空心包体应力计的埋设位置和测点数量;b、挖辅助洞或利用已有洞室向TBM待开挖洞段钻孔并埋设空心包体应力计;c、TBM掘进,监测并记录空心包体应力计的应变变化;d、确定测量段岩石的弹性模量、泊松比;e、列方程,Eεk=Ak1σx+Ak2σy+Ak3σz+Ak4τxy+Ak5τyz+Ak6τzx,求解地应力的六个分量σx、σy、σz、τxy、τyz、τxz,本发明主要用于隧洞等施工期的支护优化设计和洞室整体稳定性评价。

    深部岩样初始损伤分布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2704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96610.5

    申请日:2010-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部岩样初始损伤分布测定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可行的深部岩样初始损伤分布测定方法,以获得岩样初始损伤的分布情况,进而合理地确定岩样的加载方式和加载方向。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加工岩样;安装声波检测探头和声发射探头;对岩样进行单轴加载试验;确定岩样的启裂强度;综合分析岩样的三向声波速度和声发射事件的分布,最终确定岩样中初始损伤的分布。本发明适用于为深埋水利水电工程、交通、矿山等地下工程服务的岩石力学试验。

    大块石护坦消能防冲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73693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110368776.5

    申请日:2011-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块石护坦消能防冲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块石护坦消能防冲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保护河床不受冲刷,达到消能防冲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大块石护坦消能防冲结构,包括建造于闸坝基础上的混凝土闸坝,该闸坝下游侧浇筑混凝土护坦,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护坦下游侧沿水流方向依次铺设一级大块石护坦和二级大块石护坦;所述一级大块石护坦中底层块石均分为三个部分,顶层块石均分为四个部分,且各部分均沿河道宽度方向并排布置;所述二级大块石护坦均分为三个部分,且各部分沿河道宽度方向并排布置。本发明适用于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特别是山区低水头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应力解除爆破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70967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810061514.2

    申请日:2008-0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力解除爆破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极强岩爆、强岩爆条件下适用的应力解除爆破法,能够有效降低或解除岩体应力集中区的能量水平,以解决深埋隧洞(隧道、巷道)掘进过程中岩爆引起的施工安全问题,从而保证掘进的进度。应力解除爆破法其步骤包括:a.在掌子面上钻爆破孔,其孔径与开挖爆破孔孔径一致;b.在爆破孔内装药;c.装药完成后起爆。本发明可用于各种水利水电工程、交通、矿山等地下工程和深埋隧洞的开挖工程中。

    深埋地下洞室极强或强或中等岩爆洞段的围岩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70667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810061515.7

    申请日:2008-0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埋地下洞室极强或强或中等岩爆洞段的围岩支护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加强围岩的抗冲击能力,在震动波的冲击下仍然保持良好稳定状态的深埋地下洞室极强或强或中等岩爆洞段的围岩支护方法。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针对极强、强、中等三种岩爆洞段分别提供了同一发明构思下的、技术方案在具体参数上略有不同的围岩支护方法。技术方案基本步骤是:1)在边顶拱280°范围内喷涂含硅粉的钢纤维混凝土;2)在边顶拱280°范围内布置螺纹钢锚杆或锚索;3)在边顶拱280°范围内挂钢丝网,然后再喷混凝土;4)在边顶拱280°范围内布置锥杆。本发明可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交通、矿山等地下工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