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流道渐变圆角段顶板施工的预制模板及其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0547174C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710069301.X

    申请日:2007-0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流道渐变圆角段顶板施工的预制模板及其施工工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流道渐变圆角段顶板施工的预制模板及其施工工艺,其目的是不改变渐变圆角段混凝土流道的形体、尺寸,渐变圆角与直线边平顺连接,不出现错台;圆角渐变范围可布置钢筋,与预制模板和支撑墩联为整体,满足受力和构造要求;施工方便,保证顶板各个部位混凝土密实。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混凝土流道渐变圆角段顶板施工的预制模板,该预制模板呈倒“T”形,其特征在于:在对应于渐变圆角一端,所述预制模板的下翼缘缺省,只留矩形断面。本发明可用于水电站地面厂房尾水管扩散段顶板混凝土的浇注。

    水电站岸边式厂房上游墙的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12846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010146081.8

    申请日:2010-04-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电站岸边式厂房上游墙的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有效降低上游地下水位,防止地下水渗入上游墙结构,保证墙体结构的安全及电站良好的运行环境。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岩石紧靠底部混凝土结构的一面设置一组排水孔,排水孔的出口连接排水盲管网,排水盲管网底层的排水盲管与底部混凝土结构内预埋的厂内排水系统相连接;上部混凝土结构与石渣的接触面涂有防水涂料,且在外墙面上布置排水盲管网,排水盲管网底层的排水盲管与上部混凝土结构内预埋的厂内排水系统相连接。本发明适用于水电站厂房上游地下水的排出。

    混凝土流道渐变圆角段顶板施工的预制模板及其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096846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710069301.X

    申请日:2007-0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流道渐变圆角段顶板施工的预制模板及其施工工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流道渐变圆角段顶板施工的预制模板及其施工工艺,其目的是不改变渐变圆角段混凝土流道的形体、尺寸,渐变圆角与直线边平顺连接,不出现错台;圆角渐变范围可布置钢筋,与预制模板和支撑墩联为整体,满足受力和构造要求;施工方便,保证顶板各个部位混凝土密实。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混凝土流道渐变圆角段顶板施工的预制模板,该预制模板呈倒“T”形,其特征在于:在对应于渐变圆角一端,所述预制模板的下翼缘缺省,只留矩形断面。本发明可用于水电站地面厂房尾水管扩散段顶板混凝土的浇注。

    一种厂房与大坝连接界面结构及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581089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910099197.8

    申请日:2009-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厂房与大坝连接界面结构及施工工艺。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厂房与大坝的连接界面结构能保证独立受力单元之间可以产生相对位移;同时,厂房与大坝之间的连接范围及缝面的处理措施应能够有效改善厂房和大坝的整体稳定和地基础应力,同时保证厂房结构的受力满足要求。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厂房与大坝连接界面结构,具有大体积实体混凝土结构的大坝和多孔洞空间及板梁结构的厂房,在厂坝连接界面的上方、厂房机组与上游挡水闸门之间连有用于引水的压力钢管,其特征在于厂坝连接界面分为按结构缝处理区、插筋区、1号灌浆区和2号灌浆区,所述灌浆区的四周埋设止浆片。本发明适用于采用厂坝连接结构型式的水电站坝后式厂房。

    一种利用外水压的结构缝设计及其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392513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122129.4

    申请日:2008-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外水压的结构缝设计及其施工工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缝设计及施工工艺,通过利用流道结构缝的外水压,在基本不改变结构缝尺寸,不增加造价和条件下,使结构缝与下游河道完全连通,保证缝内水压与河道水位一致。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先浇混凝土内止水片高程以下迎水面竖向布置一排呈“L”形的连通水管,该连通水管的进口端布置在迎水面与河道相通,其拐弯后的出口端与结构缝相通;所述结构缝宽30mm,其内布置支撑木块和与其固定的靠近后浇混凝土一侧的不拆卸模板。本发明可用于水电站厂房、船闸等承受较大内水压力的流道部位结构缝设计与施工。

    一种利用外水压的结构缝设计及其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392513B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810122129.4

    申请日:2008-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外水压的结构缝设计及其施工工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缝设计及施工工艺,通过利用流道结构缝的外水压,在基本不改变结构缝尺寸,不增加造价和条件下,使结构缝与下游河道完全连通,保证缝内水压与河道水位一致。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先浇混凝土内止水片高程以下迎水面竖向布置一排呈“L”形的连通水管,该连通水管的进口端布置在迎水面与河道相通,其拐弯后的出口端与结构缝相通;所述结构缝宽30mm,其内布置支撑木块和与其固定的靠近后浇混凝土一侧的不拆卸模板。本发明可用于水电站厂房、船闸等承受较大内水压力的流道部位结构缝设计与施工。

    水电站岸边式厂房上游墙的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12846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1010146081.8

    申请日:2010-04-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电站岸边式厂房上游墙的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有效降低上游地下水位,防止地下水渗入上游墙结构,保证墙体结构的安全及电站良好的运行环境。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岩石紧靠底部混凝土结构的一面设置一组排水孔,排水孔的出口连接排水盲管网,排水盲管网底层的排水盲管与底部混凝土结构内预埋的厂内排水系统相连接;上部混凝土结构与石渣的接触面涂有防水涂料,且在外墙面上布置排水盲管网,排水盲管网底层的排水盲管与上部混凝土结构内预埋的厂内排水系统相连接。本发明适用于水电站厂房上游地下水的排出。

    一种厂房与大坝连接界面结构及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581089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910099197.8

    申请日:2009-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厂房与大坝连接界面结构及施工工艺。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厂房与大坝的连接界面结构能保证独立受力单元之间可以产生相对位移;同时,厂房与大坝之间的连接范围及缝面的处理措施应能够有效改善厂房和大坝的整体稳定和地基础应力,同时保证厂房结构的受力满足要求。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厂房与大坝连接界面结构,具有大体积实体混凝土结构的大坝和多孔洞空间及板梁结构的厂房,在厂坝连接界面的上方、厂房机组与上游挡水闸门之间连有用于引水的压力钢管,其特征在于厂坝连接界面分为按结构缝处理区、插筋区、1号灌浆区和2号灌浆区,所述灌浆区的四周埋设止浆片。本发明适用于采用厂坝连接结构型式的水电站坝后式厂房。

    水电站岸边式厂房上游墙的排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1649110U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20157983.7

    申请日:2010-04-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电站岸边式厂房上游墙的排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有效降低上游地下水位,防止地下水渗入上游墙结构,保证墙体结构的安全及电站良好的运行环境。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岩石紧靠底部混凝土结构的一面设置一组排水孔,排水孔的出口连接排水盲管网,排水盲管网底层的排水盲管与底部混凝土结构内预埋的厂内排水系统相连接;上部混凝土结构与石渣的接触面涂有防水涂料,且在外墙面上布置排水盲管网,排水盲管网底层的排水盲管与上部混凝土结构内预埋的厂内排水系统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电站厂房上游地下水的排出。

    相邻结构之间的抗振缝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1627271U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1020049972.7

    申请日:2010-0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邻结构之间的抗振缝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隔振效果好、施工操作简单、成本低的相邻结构之间的抗振缝结构,以满足施工期后浇混凝土的立模要求和抗振要求,同时保证面层材料具有一定的刚度并可防止浆液压入缝内。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相邻结构之间的抗振缝结构,具有先浇混凝土和后浇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先浇混凝土和后浇混凝土之间设置填充板,填充板底部固定,顶部覆盖无纺布。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工厂、水电站生产车间与监控、管理用房之间的抗振缝。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