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热能热水供应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174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47185.7

    申请日:2025-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热能热水供应系统,涉及隧道地热能利用技术领域,包括隧道相变储能混凝土衬砌和若干个淋浴房本体,所述隧道相变储能混凝土衬砌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容纳弯槽,每个所述容纳弯槽的内侧设有一个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连接有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远离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一端连接有冷水源,所述第一换热管通过导热管道与储水箱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储水箱的出水端与所述淋浴房本体相连通,所述储水箱的出水端还连接有饮用水水管。本发明能够将隧道内部高温段的高温地热通过第二换热管和第一换热管传递给储水箱作,从而为高寒地区及时提供洗浴或饮用的热水,同时也对地热进行合理的利用。

    一种新型桩基断桩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053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371973.4

    申请日:2018-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桩基断桩处理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1)对原桩径桩位位置进行测量放样,定出桩基中心轴线及素混凝土边界并进行标识;2)在桩基中心位置素混凝土范围内钻设桩孔,当钻孔至加劲筋位置时,人工采用切割机将加劲筋割除,然后继续钻孔,钻至断桩夹土层部位时,在原有钢筋笼及混凝土保护下人工采用风镐凿除断桩夹土层中的土,继续钻孔直至钻至设计桩底;3)当桩孔重新钻设完毕后,人工清底,并吊放钢筋笼重新进行桩基混凝土浇筑。本发明对于断桩处理速度快、处理费用小、断桩部位处理彻底,且在原有桩基基础上强度进行加强,质量及安全更有所保障。

    一种新型隧道仰拱基底软弱围岩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86198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01090.1

    申请日:2018-0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隧道仰拱基底软弱围岩处理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1)隧道仰拱的开挖及整平:隧道仰拱按照设计图纸尺寸进行开挖并人工平整;2)仰拱初期支护;3)钻孔:在仰拱初期支护面上采用手风钻垂直进行钻孔,并安设Φ50mm钢管,间距1m,梅花形布设,钢管的管壁四中钻注浆孔,注浆孔梅花形布设;4)注浆:钢管打设完成后采用水泥浆进行注浆,当仰拱基底地下水较大时,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注浆,施工时,当每孔注浆压力达到设计注浆压力时,结束注浆;5)钢管水泥浆施工完成后,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正常施工仰拱及仰拱填充。本发明尽可能减少了软弱围岩基础沉降的影响,确保隧道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及隧道运营安全。

    一种风积沙地层隧道提高开挖自身稳定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5731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42214.3

    申请日:2025-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积沙地层隧道提高开挖后自身稳定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所在区域的风积沙进行含水率与粘聚力关系试验,绘制含水率与粘聚力关系曲线,获取提升砂粘聚性力的含水率区间;对隧道掌子面进行含水率测试;当掌子面含水率不在区间内时,在所述掌子面正面打设正面注水孔,在所述掌子面周边钻设周边注水孔;在所述周边注水孔内插入周边注水管,在所述正面注水孔内插入正面注水管;计算每个注水孔的最大注水量,通过所述注水管进行注水;直至所述掌子面含水率到达指导施工的含水率区间内时进行挖掘。本发明无需往地层中加注可以凝结的材料浆液使地层裂隙充填、凝结,提高了粘聚性力、抗剪强度,从而提高地层整体性。

    隧道突涌水视频监测模型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374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74832.7

    申请日:2024-0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隧道突涌水视频监测模型试验系统及方法,涉及隧道突涌水试验技术领域。包括隧道模型和涌水控制系统,隧道模型包括模拟围岩,模拟围岩中部设置有模拟隧道,模拟隧道包括模拟掌子面、模拟侧边和模拟底面,模拟掌子面上设置有输水管,输水管穿过模拟围岩延伸至模拟围岩外部;涌水控制系统包括水箱,水箱用于存储水和泥沙,输水管与水箱相连接,输水管上还设置有阀门和流量表。本发明通过掌子面水管以及泥沙、阀门的控制,模拟隧道涌水点的数目、突涌水的水量以及突涌水的水质,通过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影像更加全面、贴近隧道实际情况,为机器视觉视频监测技术的后期分析提供大量隧道突涌水素材,保障隧道施工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