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45678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65078.7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关见朝 , 曹文洪 , 戴春胜 , 方春明 , 毛继新 , 鲁文 , 于宁 , 刘春晶 , 刘磊 , 温州 , 刘卉芳 , 祁伟 , 倪晋 , 曹越 , 郭佳乐 , 宋佳丽 , 张磊 , 王大宇 , 段逆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模型糙率的率定方法,首先按河道平面的特性划定糙率分区,并为各分区内的糙率赋初值;选定要率定糙率的当前流量和与之相应的河段出口水位;以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开展水动力计算;确定各监测点水位的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判断水位误差是否足够小;根据水深确定过水区域,以各监测点水位误差插值估算过水区域内各网格点的水位误差;根据过水区域内各网格点的水位误差,以二分法调整过水区域网格点的糙率值;进一步判断是否已率定完所有待率定流量;若是,则完成糙率率定,并保存糙率率定结果。该方法能减少迭代试算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克服现有技术流程不清、条件苛刻、难于应用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145678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710365078.7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关见朝 , 曹文洪 , 戴春胜 , 方春明 , 毛继新 , 鲁文 , 于宁 , 刘春晶 , 刘磊 , 温州 , 刘卉芳 , 祁伟 , 倪晋 , 曹越 , 郭佳乐 , 宋佳丽 , 张磊 , 王大宇 , 段逆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模型糙率的率定方法,首先按河道平面的特性划定糙率分区,并为各分区内的糙率赋初值;选定要率定糙率的当前流量和与之相应的河段出口水位;以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开展水动力计算;确定各监测点水位的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判断水位误差是否足够小;根据水深确定过水区域,以各监测点水位误差插值估算过水区域内各网格点的水位误差;根据过水区域内各网格点的水位误差,以二分法调整过水区域网格点的糙率值;进一步判断是否已率定完所有待率定流量;若是,则完成糙率率定,并保存糙率率定结果。该方法能减少迭代试算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克服现有技术流程不清、条件苛刻、难于应用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271472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1811132396.X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域河网结构的提取及存储方法,首先对流域栅格流向数据进行首次遍历,获取并存储与每个栅格单元直接相连的上下游紧邻栅格信息;在确定流域出口栅格之后,自下而上对栅格流向数据进行第二次遍历,向上游逐层定位当前处理层内各个栅格的上游紧邻栅格,并在多层分叉树数据结构的下一层存储所有当前处理层内栅格的上游紧邻栅格;当多层分叉树所有层内的栅格全部判断完毕后,完成流域河网结构的提取及存储。该方法可直接根据栅格流向确定各个栅格在河网中的上下游关系,进而通过高效的栅格遍历获取流域单流向河网的水流路径,并以分层多叉树存储河网结构,提高数据提取效率和利用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71472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132396.X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域河网结构的提取及存储方法,首先对流域栅格流向数据进行首次遍历,获取并存储与每个栅格单元直接相连的上下游紧邻栅格信息;在确定流域出口栅格之后,自下而上对栅格流向数据进行第二次遍历,向上游逐层定位当前处理层内各个栅格的上游紧邻栅格,并在多层分叉树数据结构的下一层存储所有当前处理层内栅格的上游紧邻栅格;当多层分叉树所有层内的栅格全部判断完毕后,完成流域河网结构的提取及存储。该方法可直接根据栅格流向确定各个栅格在河网中的上下游关系,进而通过高效的栅格遍历获取流域单流向河网的水流路径,并以分层多叉树存储河网结构,提高数据提取效率和利用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3287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16872.3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9/50 , G06F9/448 , G06F21/62 , G06F21/60 , G06F16/172 , G06F16/188 , H04L9/40 , H04L9/06 , G06F1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平台调用超算平台水沙数学模型的接口方法,属于水沙仿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检查工程方案,步骤2读取加密计算参数,步骤3构建计算任务,步骤4加载解密文件系统,步骤5调用计算模型,步骤6检查计算步骤,步骤7提取下载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在无人值守的条件下完成对部署在超算平台上的水沙数学模型实现跨平台调用、计算、结果提取的全流程工作,打通前端服务器上数据库与超算平台的数据接口,大大提升了水沙仿真分析工作的效率和灵活性,并有效降低了由于人工误操作带来的资源浪费,同时在不修改计算模型的前提下,规避输入参数中的敏感数据在超算节点明文落盘带来的信息泄露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380640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011148339.8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春晶 , 曹文洪 , 刘磊 , 胡健 , 刘飞 , 谷蕾蕾 , 鲁婧 , 耿旭 , 董占地 , 朱毕生 , 解刚 , 王玉海 , 张磊 , 王大宇 , 赵慧明 , 张凌峰 , 陈月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潮流模型试验水泵组合选择方法,包括S1获取模拟区域的边界设定区域所有水泵的额定流量;S2对水泵由小至大排序;S3计算水泵由小至大的累加流量;S4计算Qj<Q需<Qj+1中j;S5、判断j是否大于1;S6、若j≤1时,记录序号j,进入步骤S12;S7、若j>1,判断Q需‑Qj是否小于等于q1,若Q需‑Qj≤q1,进入步骤S8,若Q需‑Qj>q1,进入步骤S9;S8、记录序号2~j,进入步骤S12;S9、记录序号j+1;S10、判断Q需‑qj+1是否小于等于q1,若小于等于,进入步骤S12,否则进入步骤S11;S11、令Q需′=Q需‑qj+1,将Q需′作为新的Q需,进入步骤S4,直至进入S12为止;S12、所记录的序号只有0或1时,序号为1的水泵为所需水泵组合;所记录序号为其他组合时,所有已记录序(56)对比文件陈晓纪等.混合个体选择机制的多目标进化算法. 软件学报.2019,第30卷(第12期),3651-3664.杨德明;吴建华;李雪转;刘亚明;高洁;刘春烨.基于动态规划法的多泥沙水源泵站优化调度研究.人民长江.2017,(第07期),96-99.张雷;张辰源.泵站启泵组合的优化选择.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第02期),111-113.
-
公开(公告)号:CN116840112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13763.7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沙颗粒絮凝沉降的观测设备及观测方法,所述设备由絮凝生成器和观测仓主体组成,观测仓主体为多腔式长方体,通过纵向隔板将观测仓主体分隔为腔体A、腔体B和腔体C;腔体A为絮凝观测室、顶部开设分离口,絮凝生成器下端开口与分离口相连通,在腔体A分离口之下设有泥沙絮凝体过渡区,泥沙絮凝体过渡区是由若干弯折段连通形成的窄通道,腔体A与照相机相对一侧的内壁上设有黑色背景幕布;在腔体B的侧壁外设有不透光板,不透光板中部开设透光缝,不透光板的上端面低于泥沙絮凝体过渡区底部出口。利用本发明所述设备可实现非接触式泥沙絮凝体的采集,原位观测获得泥沙颗粒絮凝体形态/粒径大小、絮凝体静水沉降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8862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18414.X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库区区间来沙量的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库区区间分区及数据收集、计算各片区代表站控制区域还原输沙模数、建立降雨与输沙模数的经验关系、计算水文站未控区域输沙模数,以及计算支流来沙量。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基于已知支流水文测站的输沙量以及雨量站的降雨量数据,计算水文站控制流域的还原输沙模数以及未控区域的输沙模数,从而合理定量计算完整库区区间支流来沙量。在库区区间支流缺乏可覆盖完整支流汇流区域实测数据情况下,实现库区区间来沙量的合理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7451383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710908322.X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初始床沙级配的率定方法,包括:步骤S1、按床面特性划定床沙级配分区,并计算各分区内各级配未知网格点的初始床沙级配率定起始值;步骤S2、计算各网格点冲淤厚度计算值;步骤S3、计算各网格点冲淤厚度预测值与已知冲淤厚度实测值之间的误差;步骤S4、判断误差绝对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精度阈值;若是,则转入步骤S6;若否,则转入步骤S5;步骤S5、根据误差的符号,以二分法调整相应网格点的初始床沙级配的取值,并转入步骤S2;步骤S6、完成床沙级配率定,保存床沙级配率定结果。该方法在保证河道平面二维水沙模型初始床沙级配取值合理的同时,提高平面二维水沙模型床沙级配的率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1600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652229.7
申请日:2017-08-02
Applicant: 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蒲维维 , 石雪峰 , 关见朝 , 曹文洪 , 方春明 , 毛继新 , 温州 , 宋平 , 钱湛 , 刘卉芳 , 王大宇 , 张磊 , 刘建刚 , 郭佳乐 , 曹越 , 乐茂华 , 马子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团停留时长计算方法,包括:将气团的空间坐标投影至平面,再以气团的中心为原点对平面进行等分,获得等分后的若干区域;将气团轨迹线上每个轨迹点的坐标转换为相对于原点的极坐标,继而确定各轨迹点所处的区域;根据轨迹点时序,判断时序相邻的两轨迹点是否在同一区域内;若否,则通过插值算法计算气团运行过程在各区域的停留时间;若是,则根据时序相邻的两轨迹点的读取间隔时间计算相应区域内气团轨迹停留时间。该方法,计算耗时短,可显著提高气团运行过程评估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