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8747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74609.9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IPC: E02B9/06 , E02B8/06 ,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窄缝突扩式消力池和设计方法,包括:与有压隧洞出口处的控制闸门下游连接的抛物线反弧斜坡段渠道,抛物线反弧斜坡段渠道与消力池体、下游无压隧洞依次连接,在抛物线反弧斜波段渠道中部设置窄缝,窄缝包括:渠道的两侧侧壁向内逐渐倾斜的收缩段,收缩段出口处渠道的两侧侧壁之间的距离急剧增加,形成突扩段。本发明利用高速出流在窄缝收缩段产生急流冲击波,由窄缝激起的高速射流在消力池内垂向、纵向和横向充分拉伸、扩散、掺气,消力池中形成空间水跃,淹没射流和空间水跃在消力池中相互交汇、混合,水舌三面旋滚、卷吸掺气,消能率远高于传统底流消力池,能够满足引水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32691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74251.X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位和流量大变幅的输水隧洞分层控制结构和方法,包括:上游一侧底部与上游有压隧洞连接的竖井,竖井下游一侧底部设有一个下层闸门,中部并排设有两个上层闸门,下层闸门下游设窄缝突扩抛物线反弧缓坡流道,上层闸门下游设抛物线反弧陡斜坡接跌坎流道,窄缝突扩抛物线反弧缓坡流道和抛物线反弧陡斜坡接跌坎流道在下游消力池汇合,消力池与下游无压隧洞连接。本发明利用分层控制结构使水位和流量变化适应性更强,避免了闸门长期小开度运行可能产生的闸门振动等不利现象,无论是下层取水建筑物的窄缝突扩式消力池,还是上层取水建筑物的跌坎底流消力池,均具有无雾化、底板脉动压强小、出池水流平稳等优点,能够保证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808747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374609.9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IPC: E02B9/06 , E02B8/06 ,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窄缝突扩式消力池和设计方法,包括:与有压隧洞出口处的控制闸门下游连接的抛物线反弧斜坡段渠道,抛物线反弧斜坡段渠道与消力池体、下游无压隧洞依次连接,在抛物线反弧斜波段渠道中部设置窄缝,窄缝包括:渠道的两侧侧壁向内逐渐倾斜的收缩段,收缩段出口处渠道的两侧侧壁之间的距离急剧增加,形成突扩段。本发明利用高速出流在窄缝收缩段产生急流冲击波,由窄缝激起的高速射流在消力池内垂向、纵向和横向充分拉伸、扩散、掺气,消力池中形成空间水跃,淹没射流和空间水跃在消力池中相互交汇、混合,水舌三面旋滚、卷吸掺气,消能率远高于传统底流消力池,能够满足引水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7203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303367.X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7/12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空气阀气体温度变化和安装高度的水力瞬变计算方法,包括:建立流入和流出空气阀的质量流量与阀内压强的函数关系;气体压强、体积与输水管道水压的函数关系;迭代计算。本发明提出了新的空气阀进排气基本方程,将空气阀、及配套检修阀和连接管用一个具有自动进排气功能的调压室等效,提出了新的空气阀水力瞬变数学模型及其求解算法。与现有空气阀水力瞬变数学模型相比,在不考虑空气阀高度的条件下,新模型计算的最大水压更大,而负压也更低,这意味着以现有模型计算结果作为设计依据存在安全风险。考虑空气阀高度后,计算的输水管最大水压减小,但是负压也更加严重,因为等效调压室内水体对进排气有阻止延缓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2691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374251.X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位和流量大变幅的输水隧洞分层控制结构和方法,包括:上游一侧底部与上游有压隧洞连接的竖井,竖井下游一侧底部设有一个下层闸门,中部并排设有两个上层闸门,下层闸门下游设窄缝突扩抛物线反弧缓坡流道,上层闸门下游设抛物线反弧陡斜坡接跌坎流道,窄缝突扩抛物线反弧缓坡流道和抛物线反弧陡斜坡接跌坎流道在下游消力池汇合,消力池与下游无压隧洞连接。本发明利用分层控制结构使水位和流量变化适应性更强,避免了闸门长期小开度运行可能产生的闸门振动等不利现象,无论是下层取水建筑物的窄缝突扩式消力池,还是上层取水建筑物的跌坎底流消力池,均具有无雾化、底板脉动压强小、出池水流平稳等优点,能够保证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21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81628.1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113/08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3/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击补气式压力罐水力瞬变仿真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管内气温与气压的函数关系,从而导出新的空气阀进排气基本方程,提出了新的空气阀水力瞬变数学模型及其求解算法,过程为: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水力瞬变分析的过程;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过程。本发明利用基于等熵流动的气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管内气温与气压的函数关系,从而导出新的空气阀进排气基本方程,考虑空气阀安装方式空气阀‑检修阀‑连接管结构尺寸的作用,提出了新的空气阀水力瞬变数学模型及模拟仿真方法。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完善了现有瞬变模拟的条件,使模型仿真更加准确,验证表明所述方法进行的仿真更加接近实验数据,为压力罐的设计提供了更加准确的设计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982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40269.1
申请日:2023-01-1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10 , G06F30/2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泵房流道内波浪共振的设计方法,包括:收集资料;计算入射波长;计算吸水室波浪共振长度;判断波浪共振条件;预防措施。本发明给出了流道吸水室波浪共振长度S的定义:入射波浪传播到吸水室直立胸墙处发生反射,当反射波遇到流道内胸墙再次反射时,波浪传播所形成“闭合回路”的总长度即为吸水室波浪共振长度S。提出了流道吸水室发生波浪共振的判据:设计波长L与吸水室波浪共振长度S相等或相近,即L/S≈1.0时,吸水室发生波浪共振,波高出现极大值。该判据的建立为预判泵房流道平面几何尺度设计的合理性,以及预防流道吸水室波浪共振措施的科学设计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35565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07149.2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厂循环冷却水防水锤系统及方法和设计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引水明渠、前池、水泵、供水管、凝汽器、排水管、虹吸井、排水明渠,供水管上设有驼峰管,驼峰管顶端设有竖管,竖管顶端敞开与大气连通。本发明利用驼峰管和竖管所构成的防水锤设施,均为尺寸固定的构筑物,没有任何运动件,运行可靠,无需过多的日常维护即能够正常运行多时。本发明提出的驼峰点+竖管水锤防护方案和设计方法,同时起到了调压塔、空气阀、虹吸中断器、泄压阀的作用。与调压塔方案相比,不存在占地面积大、建设费用高、需配套阀门等问题。与空气阀方案相比,不存在阀门排气过快、发生弥合水锤的隐患,进排气效率是空气阀防护方案的数倍至数十倍。
-
公开(公告)号:CN112541275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11516480.9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期河湖与大气热交换线性化模型构建方法,包括:计算太阳辐射净热通量;计算河湖长波辐射的热通量;计算长波大气逆辐射到河面的热通量;计算蒸发‑冷却的热通量;计算空气对流的热通量;计算河湖表面日平均净热通量;构建线性河湖与大气热交换模型;构建研究地区的线性热交换模型。本发明建立适用于冰封河湖与大气的非线性热交换模型,包括太阳辐射、长波辐射、蒸发‑冷却和对流,发现冰封河湖表面温度接近河面上1.5m高测得的气温,包括雪盖和裸露冰盖表面,将河湖与大气的非线性热交换模型线性化的方法,提出了基于气象站历史日平均天气资料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解决了热交换系数的取值相差悬殊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81577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0730438.0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资料区河床与水体热传导通量的计算方法,包括:拟合年际气温变化、计算无量纲的气温值和水温值、计算河床热含量、计算不同时间热含量差、计算河床热传导通量,以及建立气温与河床热传导通量关系曲线。本发明不需要测量或计算河床不同深度土体的温度,根据气温过程就能够评估无资料区的河床热传导通量,并且计算准确、高效;同时本发明提供了水温与气温的关系曲线以及河床热传导通量与气温的关系曲线,能够有效预估不同时间水温或河床热传导通量的变化过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