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6100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01333.9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H04N7/18 , G01H1/00 , G06F18/2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视频微振动监测和传感器的视频振动校准方法,其包括将水工监测结构划分为若干分区视场,设置一级监测点和二级监测点,布置振动传感器;对水工监测结构施加激励信号,获取水工监测结构的视频信息和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时程;根据视频信息,计算所有一级监测点和二级监测点对应的像素点的位移信息,并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谱;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BP神经网络对所有一级监测点对应的像素点进行校准;根据二级监测点的传递函数和频谱,对二级监测点对应的像素点进行校准;采用一级监测点和二级监测点校准前后的视频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采用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对非一级监测点和二级监测点的像素点进行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11482141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36023.1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视频微振动放大校准和实时提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微振动信息;选取敏感点并布置振动传感器;同时获取振动传感器的时程数据和敏感点的视频时程数据;对视频时程数据进行校准并获取校准后的相位信息放大参数;通过校准后的相位信息放大参数对被监测结构的视频时程数据中未设置振动传感器的测点的相位信息进行放大;通过完成基于机器学习的视频微振动放大校准的视频时程数据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采用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对目标对象的视频时程数据进行振动信息实时提取。本发明通过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可以直接对视频的振动信息进行实时提取,便于水工结构运行状态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31360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278635.8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山东高速集团四川乐宜公路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Dark‑Retinex模型的水下混凝土结构表观缺陷检测方法,包括:获取水下混凝土结构的原始图像;利用暗通道去雾算法和Retinex去雾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DR图像;将DR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并且将灰度图的亮度值映射到新值图像;对新值图像进行图像二值化并反转图像,使得二值图中白色像素代表缺陷部位;标记连通域以去除干扰信息;对二值图中白色区域进行表观特征参数进行提取。本发明是一种融合暗通道算法和Retinex算法的图像增强Dark‑Retinex算法,实现了水下混凝土结构表观缺陷的图像恢复和缺陷参数定量评估,提高了水下混凝土结构图像的表观缺陷评估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0784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009460.4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属于水利工程健康检测和水工模型的技术领域,针对实际工程,建立已知物理参数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结合物理模型试验,建立已知损伤结构的确定性仿真模型,构建损伤参数数据底板,结合工程实际,通过正交试验计算结构不同部位、不同深度、不同开度、不同长度条件下的损伤结构模态参数,形成实际工程损伤识别模型库,完成结构损伤识别的数字孪生模型建设,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将实际工程结构与数字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实现对结构损伤的快速、准确识别,有效解决传统无损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识别速度慢,准确率低的问题,提高水利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07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09460.4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属于水利工程健康检测和水工模型的技术领域,针对实际工程,建立已知物理参数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结合物理模型试验,建立已知损伤结构的确定性仿真模型,构建损伤参数数据底板,结合工程实际,通过正交试验计算结构不同部位、不同深度、不同开度、不同长度条件下的损伤结构模态参数,形成实际工程损伤识别模型库,完成结构损伤识别的数字孪生模型建设,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将实际工程结构与数字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实现对结构损伤的快速、准确识别,有效解决传统无损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识别速度慢,准确率低的问题,提高水利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668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280540.X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山东高速集团四川乐宜公路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探地雷达的含水结构内部缺陷识别方法及系统,该述方法包括:获取含水结构的探地雷达图像;基于探地雷达图像获得缺陷目标区域;对缺陷目标区域对应的所述探地雷达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二值图;沿着二值图的y轴方向进行相位求导,若求导结果为正,则赋予新值+1,若求导结果为负,则赋予新值为‑1,否则赋值为0,以获得多个三值相位导数序列;提取前八个相位导数值,以占比最多的序列,作为最终序列;最终序列为[0,‑1,0,1,0,‑1,0,1],则表示缺陷为脱空或空洞;最终序列为[0,1,0,‑1,0,1,0,‑1],则表示缺陷为含水孔洞。本发明实现了探地雷达图像混凝土结构缺陷的位置判断和分类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826100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0401333.9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H04N7/18 , G01H1/00 , G06F18/2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视频微振动监测和传感器的视频振动校准方法,其包括将水工监测结构划分为若干分区视场,设置一级监测点和二级监测点,布置振动传感器;对水工监测结构施加激励信号,获取水工监测结构的视频信息和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时程;根据视频信息,计算所有一级监测点和二级监测点对应的像素点的位移信息,并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谱;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BP神经网络对所有一级监测点对应的像素点进行校准;根据二级监测点的传递函数和频谱,对二级监测点对应的像素点进行校准;采用一级监测点和二级监测点校准前后的视频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采用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对非一级监测点和二级监测点的像素点进行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11637811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44421.8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山东高速集团四川乐宜公路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基深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桩基内振动波的波速平均值;S2:根据振动波的波速平均值,确定桩基的长度;S3:获取不同桩基结构的桩基波形,确定桩基反射时间;S4:根据桩基反射时间,在桩基长度内确定桩基深度。本发明通过获取振动波的波速平均值、桩基的长度以及桩基反射时间,确定桩基深度,克服了桩基深度测量困难的难题。同时,本发明对于不同桩基结构的桩基波形具有很好的辨识能力,对桩基的异常情况能准确区分,对实际工程具有良好的指导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2141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436023.1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视频微振动放大校准和实时提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微振动信息;选取敏感点并布置振动传感器;同时获取振动传感器的时程数据和敏感点的视频时程数据;对视频时程数据进行校准并获取校准后的相位信息放大参数;通过校准后的相位信息放大参数对被监测结构的视频时程数据中未设置振动传感器的测点的相位信息进行放大;通过完成基于机器学习的视频微振动放大校准的视频时程数据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采用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对目标对象的视频时程数据进行振动信息实时提取。本发明通过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可以直接对视频的振动信息进行实时提取,便于水工结构运行状态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221895783U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23510804.X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河北农业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精准检测的带水状态水闸底板脱空灌浆补强装置,涉及混凝土灌浆补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主要为了解决现有修复方法通常需要排空水体进行检测和修复,这种方式存在着施工难度大、耗时长、对环境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伸缩式筒体和吸附件;多个直径不同的伸缩套筒依次套接形成伸缩式筒体;伸缩式筒体内部设置有延伸至伸缩式筒体外部的抽水管道和浇筑管道,抽水管道一端连接抽水泵,另一端设置在混凝土底板上方,浇筑管道一端连接混凝土料斗,另一端在混凝土底板上方。产生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只需将脱空区域部分水抽出,即可实现脱空区域的补强操作,极大的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施工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