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气候变化影响模式下的水循环多要素变化归因解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400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0974446.8

    申请日:2024-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气候变化影响模式下的水循环多要素变化归因解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整理研究区数据;步骤2、确定水循环要素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及分区;步骤3、分离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直接引起的各响应模式区水循环要素变化;步骤4、分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因素直接引起的各响应模式区下垫面变化及各影响因素的贡献;步骤5、分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链式传递引起的各响应模式区水循环要素变化及各影响因素的贡献。本发明所述方法充分考虑了水循环要素变化的区域异质性,将传统径流深变化归因扩展到水循环多要素变化归因,并将传统的影响分析分为直接和链式传递的影响分析,分析更全面、适用性强,易于推广。

    一种用于山洪沟流域的区域可能最大降雨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70955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01996.4

    申请日:2023-0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山洪沟流域的区域可能最大降雨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研究区水文气象资料和场次降雨洪水资料;步骤2、确定场次降雨不同历时最大降雨量空间分布;步骤3、确定暴雨相似区;步骤4、确定暴雨相似区可能最大降雨量;步骤5、确定暴雨相似区可能最大降雨时程分布。本发明所述方法充分利用各地已有的水文气象等资料,增加了短历时降雨样本容量,保证了流域上下游分析成果的一致性,避免了主观选取典型大暴雨导致的不确定性;并且充分考虑了山丘区复杂地形变化对区域降雨连续空间分布的影响,适用性强,准确度高,可供山洪灾害防御部门选择,以支撑极端暴雨场景下山洪灾害防御风险决策制定和预案编制等工作。

    一种基于降雨预报信息的洪水过程及其类型预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2121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891514.5

    申请日:2022-07-27

    Inventor: 翟晓燕 张永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降雨预报信息的洪水过程及其类型预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整理流域属性和实测场次降雨洪水资料;步骤2、确定降雨特征指标、洪水特征指标、流域属性间的定量关系;步骤3、确定预报时刻所处洪水场次的阶段;步骤4、确定预报洪水场次的峰型和洪水历时;步骤5、洪水类型预报;步骤6、洪水过程预报。本发明构建了雨洪特性和流域属性之间的定量关系,根据任意指定的预报时刻和预报降雨确定了预报洪水场次的开始时间、洪水历时、峰型、类型和过程线等信息,为流域洪水快速预报和洪水管理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

    多气候变化影响模式下的水循环多要素变化归因解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400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74446.8

    申请日:2024-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气候变化影响模式下的水循环多要素变化归因解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整理研究区数据;步骤2、确定水循环要素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及分区;步骤3、分离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直接引起的各响应模式区水循环要素变化;步骤4、分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因素直接引起的各响应模式区下垫面变化及各影响因素的贡献;步骤5、分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链式传递引起的各响应模式区水循环要素变化及各影响因素的贡献。本发明所述方法充分考虑了水循环要素变化的区域异质性,将传统径流深变化归因扩展到水循环多要素变化归因,并将传统的影响分析分为直接和链式传递的影响分析,分析更全面、适用性强,易于推广。

    一种用于小流域非线性产汇流时空变源机理的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2219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762950.7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小流域非线性产汇流时空变源机理的表征方法,涉及水文模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径流小区降雨径流过程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影响径流变化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土壤下渗能力随时间变化关系、土壤对降雨的最大响应深度和产流时间,以及径流小区的地表下渗、径流及土壤含水量变化,进行模拟分析,获取小流域产流机制与地貌特征的时空对应关系,并通过分析土壤基质吸力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关系,考虑瞬时入渗率与雨强、土壤含水量与储水能力相结合的机制,对小流域非线性产汇流的时空变源机理进行表征;本发明实现了对于小流域非线性产汇流时空边缘机理的表征,为小流域非线性产汇流的后续计算提供了技术依据。

    基于地理空间识别的河道过流能力分析方法、系统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983529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730379.2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河道风险分析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基于地理空间识别的河道过流能力分析方法、系统及设备。该方案包括通过无人机进行河道两岸村落房屋拍摄,形成房屋建筑类型和结构形式;获得每个房屋高程、水平距离和建筑物综合距离;根据每个房屋建筑类型、结构形式和综合距离,计算每个村落房屋综合易损指数;根据河道断面、淤积面积及河道渠化系数计算行洪指数;根据卫星遥感图像数据提取下游河道束窄系数与河道坡度变化系数,计算滞洪指数;提取滩地面积和人口聚集区面积,计算极端洪水上涨速率;计算河道综合过流能力指数。该方案通过河道两岸沿河村落房屋的综合易损特征,并结合行洪能力、滞洪能力和极端洪水上涨速率,获取河道过流能力指数。

    一种控制堤基管涌发展的防渗短墙模拟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09187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471099.5

    申请日:2020-12-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控制堤基管涌发展的防渗短墙模拟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属于堤基渗流控制的领域,包括砂槽箱、上游水位控制系统以及监测试验过程的数据采集系统,砂槽箱内设置有将砂槽箱分隔为上游进水室和砂样装填室两部分的第一渗滤组件;砂槽箱的顶端利用可拆卸的盖板封闭,盖板上位于砂样装填室内的底面上开设有贯穿盖板的管涌孔,第一渗滤组件和管涌孔之间的位置设置有防渗短墙,防渗短墙设计有多种贯入度和位置;砂槽箱的侧板、盖板均为无色透明材质制成。本申请能够对堤基管涌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进行直观地观察,并能够对不同贯入度和位置的防渗短墙情况下不同的控制管涌发展的过程进行直观观察,并和无防渗短墙情况下的管涌破坏情况进行对比。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无资料地区水文模型参数区域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40873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106649.4

    申请日:2019-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无资料地区水文模型参数区域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数据准备;步骤2、获取有资料流域水文模型参数集;步骤3、流域特征属性主成分提取;步骤4、构建机器学习决策树算法数据集;步骤5、构建决策树,生成最优决策树;步骤6、根据决策树分类规则,获得流域最优分类规则;步骤7、无资料流域参数获取。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无资料地区水文模型参数区域化方法,该参数区域化方法不仅客观性强而且能够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快速准确的为无资料流域寻找参证流域、获得模型参数,为无资料地区水文预报提供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