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439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61603.1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8/214 , G06F18/2113 , G06F18/1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众包降雨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取降雨观测点的多项降雨数据统计特征,以建立具有数学属性的众包降雨数据集;S2.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对所述众包降雨数据集中的各项降雨数据统计特征进行训练和预处理,以训练得到众包降雨数据质量控制模型;S3.对所述众包降雨数据质量控制模型的性能影响因子进行重要性排序,以校准所述众包降雨数据质量控制模型。上述训练校准得到的众包降雨数据质量控制模型解决了以往众包数据质量判断的主观性,以及无法自动处理大规模数据的难题,为水文众包数据的采集和应用、智慧水利的数据治理等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96670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97931.8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7/0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交互式两阶段区间模糊规划模型的水资源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地区用水综合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以地表水引调水水量约束、地下水引用量约束、回用水供水能力约束、地表水阶段供应能力约束、地下水阶段性供应能力约束、供给阶段性约束和技术及非负约束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模型;根据区间交互式模糊规划算法,通过引入决策变量将优化模型转化为确定性的上限子模型和下限子模型,对上限子模型和下限子模型分别进行求解,得到上限子模型和下限子模型对应的求解结果;根据上限子模型和下限子模型对应的求解结果,确定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749475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246134.3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50/08 , G06Q50/2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级水库群连续溃坝风险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溃口洪水计算、溃坝洪水演进、漫坝风险分析三大模块,从风险量化与预警预防角度,提出了解决梯级水库群连续溃坝洪水形成、演进及其风险分析的技术方法。溃口洪水计算采用宽顶堰公式估算溃口流量过程,采用双曲线模型模拟溃口冲刷侵蚀过程,采用简化的Bishop法计算溃口扩展过程;溃坝洪水演进基于HLL格式的数值差分方法,采用中心格式的有限体积法进行计算;漫坝风险分析采用基于时间微元的方法,逐时段地联立求解水量平衡方程和水库的蓄泄方程。本发明能够快速分析评估流域梯级水库群中的堰塞坝、土石坝、混凝土坝等连续漫顶或溃坝的风险,为提高应急抢险工作效率,快速制定抢险处置方案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446918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610931144.8
申请日:2016-10-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K9/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影像对农田灌域和排域划分的方法,本发明利用ENVI和GIS,并结合Google Earth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最终得到渠道和沟道的识别,并根据两个渠道之间为排水沟的排域,两个沟道之间为渠道的灌域的划分原则,可以得出农田灌域和排域,并对其进行精确划分,为农田的信息化提供了基础支撑,克服了人工识别渠道和沟道耗时费力的缺点,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农田的合理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04452654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54478.6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92 , E02B13/00 , A01B79/02 , A01G22/00 , E02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理念下的灌溉梯田设计,它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包括:(1)增强泥沙拦截效果的梯田田面改进设计;(2)具有节水、面源污染防治、泥沙拦截、种植结构调整四重作用的灌区改进设计;(3)反映梯田农耕景观与新农村风貌的区域景观设计。该项技术从梯田田面到灌区双重拦截泥沙的作用,将梯田灌溉原本增加的河流泥沙完全截流在灌区内;灌区改进可以使灌溉水利用率和农田面源污染物消减率提高到90%以上;综合梯田种植结构与休闲农业,设计出半干旱高原水土流失区的新农村风貌,从田面、灌区、区域三个层次的设计落实生态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03193328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10126610.1
申请日:2013-04-1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生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坝外层采用天然石块提供坝体结构的支撑,内部采用BIO修复球,石块、BIO修复球的混填体积比为3-5:6;所述的BIO修复球的外部为具有大孔支撑外壳,内部包括多孔炉渣以及涂布有能降解COD的复合菌群的活性炭布。本发明以BIO修复球为填料筑成生态坝,提供稳定的菌群和更高的好氧-厌氧处理级数,在高氧区补充了厌氧过程,在低氧取补充了好氧过程,有效提高净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33865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72320.X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区域生境连通性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应用于生态学领域。该方法先取多个第一距离值,并作为目标区域中鸟类的参考生境连通阈值,分别确定对应的目标指数。然后取对数值,并以第一对数值以及第二对数值的对应关系,建立拟合曲线,以获取拟合曲线的拐点对应的第一距离值。进而可基于目标鸟类最大迁徙距离以及拐点对应的第一距离值,确定实际生境连通阈值,基于实际生境连通阈值,即可确定目标区域的生境连通性。本申请通过拟合曲线并取拐点的方式,能够精确找出引起连通性突变的距离突变点,再结合目标鸟类最大迁徙距离,进一步确定出准确的实际生境连通阈值,从而得到准确的连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12036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463147.2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原河网区非汛期水动力条件改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河道闸门控制单元、河道补水控制单元、水动力调控与调度方案计算模块和智能决策云平台,在需要改善水动力的河段两端分别建设河道上断面闸门和河道下断面闸门,从河网水系中建立一段独立水系,以管道形式将水从补水水源入口处补入需要改善水动力的河段上断面一端,所述水动力调控与调度方案计算模块,基于闸孔出流公式来优选水动力调控与调度方案;所述智能决策云平台接收来自水量水质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控制所述河道补水控制单元的补水口闸门启闭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0857096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463825.5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原河网区非汛期水动力条件改善智能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在需要改善水动力的河段两端分别建设河道上、下断面闸门,从河网水系中建立一段独立水系;将水补入需要改善水动力的河段上断面一端;测量河段中的河道流速,以河道流速不低于0.05m/s控制,若满足0.05m/s流速的长流水,则实施补水方案,结合河道下断面闸门出流处流量以及上下游水位差,根据闸孔出流公式计算提闸高度,控制河道下断面闸门抬升;若不满足则实施换水方案,先闭合河道下断面闸门,使补水达到设定上下游水位差之后再开启河道下断面闸门,以0.05m/s流速泄水,待上下游水位相等后再闭合河道下断面闸门并重新开始补水。
-
公开(公告)号:CN104452654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410654478.6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理念下的灌溉梯田布置方法,它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包括:(1)增强泥沙拦截效果的梯田田面改进方法;(2)具有节水、面源污染防治、泥沙拦截、种植结构调整四重作用的梯田灌区改进方法。该项技术从梯田田面到灌区双重拦截泥沙的作用,将梯田灌溉原本增加的河流泥沙完全截流在灌区内;灌区改进可以使灌溉水利用率和农田面源污染物消减率提高到90%以上;综合梯田种植结构与休闲农业,设计出半干旱高原水土流失区的新农村风貌,从田面、灌区、区域三个层次的设计落实生态理念。
-
-
-
-
-
-
-
-
-